崔彦涛,崔彦涛讲师,崔彦涛联系方式,崔彦涛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领袖型讲师】【精通儒释道】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崔彦涛:玉石玉器先行者 玉界演说家教育者崔涛
2017-05-05 2310

 自80年代起,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珠宝玉器行业迅速崛起。然而珠宝玉石的真正价值是多少,却鲜为人知。黄金有价,玉无价,很多珠宝玉器爱好者在选择投资、购买珠宝玉石后不是担心价格昂贵而是担心购买的珠宝玉石是否物有所值,升值空间有多大。因此,正确了解珠宝玉石知识、识辨珠宝玉石的真假优劣在众多投资者、收藏爱好者中就显得越发的重要了。有这样一个人,十余年间,门生、弟子遍布四海,在珠宝玉器行业的投资、收藏爱好者中举足轻重。可以说,他,推动了整个南阳珠宝玉器培训行业的发展,为珠宝玉器从业者的投资经营保驾护航。


  ■策划: 曹滢谨 吴典鸿

  ■采写: 吴典鸿

  ■整理: 李嘉楠

  ■摄影: 韩梦迪

  正文:

  中国的“玉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把玉看做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于勋章的宗教象征意义。玉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被看作是彰显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礼制”社会统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是东方精神文明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玉就像一颗明珠,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是中华民族道德的象征。早在西周的用玉制度中,已经体现出真玉、非真玉的限定。

  经过无数的岁月,玉才走入民间,遍及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珠宝玉器行业空前繁荣。现代玉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构思奇特,这就让很多珠宝玉石行业知识匮乏的消费者不敢下手。因此,正确了解珠宝玉石知识、识辨珠宝玉石的真假和品质优劣,已成为投资玉器的必备知识,玉器培训教育就显得越发的重要了。


  在玉器培训教育业内,玉器人就像是一匹黑马,一路攻城略地,在庞大的玉器培训行业里闯出了一番天地。玉器人自创办以来,结合市场,通过大量的实践,使学员快速掌握各种玉器的鉴别、鉴定、鉴赏方法,具有高度的实用性、高效性。

  在石佛寺中国玉雕大师品牌服务中心,玉器人玉侠崔涛老师,带着几分神秘,走进了人物专访制作室,向我们缓缓阐述了多年的玉石专业教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少年求学时亦难 立根破岩搏取长

  打小说话就结巴的崔涛,常被村里同龄人和同学欺负。一晃,初一学年即将结束,着急的是自己的学习成绩还一直徘徊在倒数,他暗自下定决心,上初二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个好的导师!

  于是,整个暑假崔涛都在调查,很快,他发现学校前十名的同学都在曹发旺老师班里,想到严师出高徒,崔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曹老师。在崔涛的记忆中,曹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对他的整个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时至今日,那句话,成了他一直坚持奋斗的座右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栗。

  很快,机会了,初二第一学期开学时,曹老师让大家去操场搬板凳。他很积极地跑去,来回搬了七八趟,大汗淋漓。当搬完最后一趟时,曹老师一脸悦色,对他说:“小伙子,能吃苦,长大后必有出息”。这句充满鼓励的话,更加坚定了崔涛想尽一切办法留在曹老师班里学习的决心。

  到曹老师的班级后,崔涛自觉学习基础不好又结巴,怕被发现;时常挨打,几次被学校通报后,他怕被曹老师踢出,晚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半夜从床上起来写了个纸条:曹老师您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师,教学质量好,对学生亲切。我非常想到您的班级学习,但我学习比较差,经常被同学侮辱、殴打,如果到了您的班级,可能就没有人欺负我了,请您留下我,不要赶我走。如果您赶我走了,我就不上学了!


  第二天,天一亮,他候在曹老师家门口,曹老师一开门,他就冲进屋里,对着曹老师跪了下去,曹老师惊讶万分,赶紧把他扶起来:“到底怎么了?孩子,有啥事我们好好说”。崔涛毕恭毕敬地把纸条递过去,虽然只是寥寥几句话,但每一句都是肺腑之言。

  看完后,曹老师来回踱步,前后思虑了一会儿,心平气稳道:“我教了这么多学生,你是第一个懂得选择老师的,结巴你不要怕,完全可以治好!只要你每天高声读书,就可以改掉。学习不好,只要你勤奋,只要你愿意付出,你就会有很大进步。我跟学校申请一下,说你是我亲戚,留在我的班里吧,孩子!”

  那次之后,崔涛像换了个人,学习积极性更强。每天早晨四点钟第一个起床,大声朗读,学校领导知道了后,把教学楼钥匙交给他,方便他学习。那一年,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他用骄人的成绩为自己赢得了大家的关注和认可。从此,再也没人欺负他了。

  看着自己的学生一天天进步,曹老师打心里喜欢这个学生。有一天,曹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长大后,至少要做一个骑马敢打仗,拿笔写文章,上台能演讲,下海会经商的人”。从那以后,一个想法在崔涛的心里萌生发芽:我能不能把曹老师的想法,变成我自己的梦想?

  很不幸的是,在崔涛初二临近毕业的时候,曹老师因病去世,没想到,师徒间,最后的一句话,竟成为师徒两阴阳相隔最后的一份记忆。曹老师的离去,对崔涛的打击非常大,以至于到了初三,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曹老师的离世,让崔涛产生了弃学的念头上,日渐颓废的他,最后终于离开学校到少林寺练武。


  到了少林寺,崔涛一夜又回到了解放前,每天仍是以挨打开头。一脚踏入少林寺,刚开始练散打,打不过人家,天天挨打,崔涛心里很是憋屈,感觉自己上少林寺受虐,真是花钱找挨打。渐渐地,他再也忍受不了每日这样的无处还击,主动找到教练,央求道:“教练,怎么样才能不挨打?我从小都挨打,有什么绝招吗?教我两招!”教练看着这个质朴的孩子,突然觉得好笑,告诉他: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别人进攻你,你总是想着后退,后退就得挨打!”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后来,每次实战前,他在心里反复地琢磨教练那句话。他开始主动出击,一击即中,第一次出手不凡,一下子甚至把人家鼻子打出血了。从那之后,他突破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变得更加勤奋,一天要比别人多做1000个俯卧撑,高标准要求自己,通过练武术,他,找到了自信!通过上少林寺,他找回了心里的那个强大的自己。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