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涛,贾春涛讲师,贾春涛联系方式,贾春涛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贾春涛:乐观:帮助我们快乐的方式
2016-01-20 61126
现代社会,快乐成为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尽管,在科技落后的时代里,快乐是过剩品,而如今,它却成为了奢侈品。大量的信息和资料都在督促着我们学会乐观学会快乐,不断地有各路专家教我们如果保持我们的正面情绪,杀死我们的负面情绪。然而,我们必须完全快乐吗?一点儿负面情绪都没有就是好的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肯定的,事实上,我们应该倾听内心的声音,了解我们的情绪,我们要和我们的情绪和解,要拥抱它们,而不是抵抗和排斥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快乐起来。学会乐观学会快乐,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命题,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问:乐观主义是什么
  
  答:乐观是思维方式,就是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乐观也是行动。面对不确定的局面,乐观者认为事情一定能有比较好的结局,并会为此努力。乐观主义是现实的,具体来说,比如周末的时候我计划和家人去郊游,如果我持有正常的、好的乐观主义态度,我应该准备水、一些必备的食物、给车加油,并了解一下天气情况;如果我傻乎乎地盲目乐观,没有现实的态度,一心认为没问题,不准备水和食物,不给车加油,也不打听天气,那我们很可能困在半路。
  
  问:乐观主义有好坏吗?
  
  答:所谓乐观主义的好坏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认知疗法的先驱提摩西•贝克认为,2/3的积极思想加上1/3的消极思想,就构成了良好的情绪状态。积极和消极的比例是66:33,即乐观的比重稍微大一点。消极的情绪是必不可少的,它保护我们,使我们保持现实的态度。那些积极和消极的比例为50:50的人就没有好的心情,可能会有点悲观、多疑、犹豫,不敢采取行动。我们应当知道,越是不行动,越是容易悲观;而行动则可以让我们发展乐观精神,即便我们此前已经是乐观的人。
  
  问:乐观可能是天生的吗? 
 
  答:目前没有任何研究结果表明乐观精神与基因或家族遗传有关,也就从一个侧面否认了乐观的“天生”性。不过,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某些思路,这门科学主要探讨在可观察到的外在行为和机体的内分泌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大脑中的某些神经递质——类似大脑荷尔蒙,在有悲观倾向的人身上分泌不足,而血清素在抑郁症患者体内分泌紊乱。我们可以假设,乐观心态能分泌出某些神经递质。目前正在研究的多巴胺,能起到精神兴奋剂或欣快剂的作用。不过研究偏重于快感,而不是乐观精神。
  
  问:悲观者和乐观者的大脑有什么差别?
  
  答:通过大脑图像的研究发现,悲观同时存在于掌管思维的大脑皮层和主管情绪的大脑边缘体系,即原始的、人兽共有的原始脑。因此可以假设,乐观也同时存在于大脑皮层和边缘体系中。这也就表明了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关联,说明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大脑神经具有可塑性,不管是通过服用药物还是改善对自我的态度,我们可以改变神经突触网络,即改变信息在大脑中的流通。诚然,每个人有自己的基因,但从非常年幼时开始,每个人都通过学习吸收周围环境的信息,如文化、社会、教育的,在这些信息的影响下,他会渐渐地发展出某种乐观精神或悲观精神。很明显,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心态,改变大脑的运转方式
  
  问:乐观该如何保持呢?
  
  答:像所有的新技能一样,这种看待事物和采取行动的新能力一旦获得,可以改变我们大脑的神经突触网络,但是它也需要保养。伟大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庞杜拉告诉我们,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模仿榜样。与乐观的人在一起,就会变得乐观,与悲观的人在一起,就会变得悲观。我在团体治疗中就运用了这个原则,我给病人们一个自信的榜样,他们就会模仿他的言行,学得很快。这就像教人开车或跳舞,与其长篇大论地解释,不如做给他看。教育学也应该从这里得到启发。
  
  问:乐观该如何培养呢?
  
  答:要想变成乐观主义者,需要建立三种认识:对自我的建设性认识,对世界的现实认识,对自身未来的客观认识。通过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的一些训练,可以学会改变对自我的态度,对事物的看法。没有心理治疗师也可以自己练习:把畏惧变成目标,实事求是地自省,总结以往的成功和失败,罗列出自己的优缺点,或者寻求朋友的帮助。这是从精神上和心理上作准备的过程。我们学会用最大化的乐观态度思考问题,然后采取行动。请周围的人帮助你跨出行动的步伐,不要独自挣扎。不要拖延,每次只决定一件事……想要学会乐观,就要有我们独特的口号:“拿出你的胆量来!”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