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李华讲师,李华联系方式,李华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领导力、执行力培训专家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李华:经济危机下,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如何持续长青
2016-01-20 42794
第二大瓶颈:想让企业持续,做好企业的战略(目标)。不管当下的经济处于怎么的低迷状态下,寒冬过去,春天一定会回来,所以企业在白雪皑皑的冬天,更应该想到鲜花烂的春天,所以企业在2009年更应该做好战略的定位,愿意的规划,企业的发展归化。一旦春天到来,企业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只有那些做好准备的企业才能应对任何危机,同时也才能在危机过后取得更大的辉煌。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战略管理上通常存以下五种通病: 第一种,根本不要战略(管理)。曾有段时间,前一段时间也很有些管理界新锐和新经济的代言人认为,市场环境恶劣,因为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已经不需要什么战略(管理)了,重要的是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对很多民营企业家来讲,早非什么新观点了。在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老板的头脑中,赚钱就是战略目标,业务就是战略,认为根本不需要考虑战略问题;我觉得更的企业更应该好好的考虑如何生存下来,不但要考虑如何生存下来,还应该更进一步考虑生存下来后,如何才能生存的更好。这才是战略管理真正的作用。 第二种,见树不见森林,把业务战略当作公司战略。由于民营企业天生的市场敏感,以及民营企业往往多是从残酷的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再存活发展的。企业高层对业务不仅异常熟悉,而且十分有感情,经常组织讨论业务问题,制订业务战略,因不熟悉而不关心人力资源、资本运作等职能战略;缺乏全局眼光,以业务战略取代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因为市场萎缩了,销售减少,客户下降了,就开始大量减员,大量减产。不知道企业想过没有,当大家都处于需要安全的时候,你的人才走了,那好的时候谁还愿意加盟公司。 第三种,是喜欢聪明点子,将企业战术运用当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家的精明在没有大气的谋划布局时,往往容易失之偏颇。民营企业在捕捉市场机会,解决商业问题时,以个案分析起来,采取的手段总是十分聪明,如增设一个部门,出台一项制度,新开一个分支机构,投资一项新业务,关掉一个工厂等等不一而足,但这种“见招拆招”的应急管理,错把战术当战略,经常在一次次喝彩声中使企业不知不觉地病入膏肓。格局决定企业的发展,布局决定企业的生存, 格局就是企业的战略,而布局就是企业的战术,而最终的结果是格局决定了企业成功的结局。 第四种是企业或好高骛远,或急功近利,不能很好驾驭战略管理,不能很好地平衡“远虑近忧”。战略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驾驭全局,不仅驾驭企业现实,而且驾驭企业未来,既要“远虑”,也要“近忧”。战略管理的观点要求民营企业不能好高骛远,在收入支撑不足时盲目大举扩张;也要求民营企业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谋划长远。通过“现金业务”、“增长业务”和“种子业务”的交替布局,同时绘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曲线”。但不幸的是,这种极具指导意义的观点在民营企业并没有太大市场,更不用说实践。所有现在一些企业在这次危机中失去了机会,甚至失去了企业生命。 第五种是企业的战略信息隐性化,战略信息来源单一、不完整、不及时,不能实施有效的战略过程管理。企业的战略决策往往基于诸多假设条件之上,而战略一旦制订出来,在执行过程中,这些假设条件,或者说战略信息又会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还会产生很多新的战略信息。这些信息自然而然应成为战略调整的重要信息。但在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决策假设信息(排除直觉)多数并没有显性化,其来源多是高层在各种场合听来的片言之语,猛然的灵感触发,对战略实施的过程绩效也没有实时监控。自然也就出现“战略多变为战术”,不断“灵活”调整的局面。所有很多欧美企业都设有一个很高职位的叫首席信息官。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