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力泓,黄力泓讲师,黄力泓联系方式,黄力泓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黄力泓 荐 2020年度中国20强讲师
国际竞争力和微型利润管理专家
5
鲜花排名
500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黄力泓:教育投资 4个聪明策略
2016-01-20 59531
在台湾许多父母砸1,000万送孩子进名校;聪明父母带孩子爬玉山,让哈佛奉上奖学金 全球教育军备竞赛已经启动!孩子的教育已经不能不投资,但如何投资才能得到最大效益?关键在于:花得对,比花得多更重要。 台北的梁小姐与先生以及一儿、一女,除了中华民国护照之外,还持有台湾邦交小国布吉那法索的护照。不是他们打算移民非洲,只因:她要先让小孩子成为「外国人」,才能让孩子读台湾的国际学校。 她找了许多门路,「还有卖假护照的,但我们不敢去买。」后来他们花了三万多美元,请移民公司为全家四人拿到布吉那法索的护照。但有了外国籍,还有一段奋斗路。「台北美国学校很难进,以父母有美国护照的优先,子女有美国护照的次之。」她说,其实台湾的外侨已经不多了,但拥有美国护照、外国护照的台湾人,却排着队等名额。「美国学校连排队都要钱,排一年要新台币一万元,第二年继续排,还要交五千元。」 第二热门的是属于太古集团的欧洲学校。这个他们也一样排不上队伍,梁小姐只能骑驴找马:儿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先去考菲律宾教会办的道明外侨学校,希望以后能「转进」更好的国际学校。 谁知在道明做完测验,学校竟然跟他们说:「你孩子的英文只有一年级程度。」儿子连道明都没考上,只好先去上南港的慈恩美国学校,「真的很像补习班,连操场都没有,设备也都很陈旧。」虽然觉得委屈,但也没办法,幸好三个学期后,儿子终于争气的考上欧洲学校。她跟儿子说:「妈妈英文不行,你要自己当家长,自己盯自己。」 她算了一下,每个孩子一年除了两万美元的学费,还有ESL(英语加强课)学费五千美元,一年保守估计也要新台币七十几万元。儿子光到高中毕业,就共需要五、六百万元。 这个数字高吗?看你跟谁比较。若是跟全世界的白领菁英家庭投资在子女身上的教育费用相比,这可能低于平均值。根据《经济学人》的一篇调查专题,早在二○○五年,全球白领家庭栽培子女的教育费用,就已经超过一人三十万美元(约合新台币一千万元)。 这是一场全球白领家庭的「千万小孩」军备竞赛。走访几个现场,我们看到了全球父母为了这场军备竞赛,竞相投入的激烈状况。 台湾现场 对教育体制失望 开启高价私人教改时代 过去,台湾每一个孩子几乎都跟着教育制度走,最高目标是「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然而,现在自建体制,不循过去轨道的家长越来越多。 有经济能力的家长,开始兵分三路:第一条路是送出国念私立寄宿学校;第二条路是留在台湾上美国、欧洲等国际学校,花费最高(可能需要办移民,帮孩子取得外国籍,才能进国际学校);第三条路,则是进入康桥双语学校,或薇阁、复兴私立中小学,再不然花钱买房子,取得公立新生双语小学的学籍。 「殊途同归的是,都在加强英文,最慢到了高二阶段,就送到国外念大学。」一位打算将孩子送进国际学校的家长甚至说,等大学毕业,再出国念研究所,「那是下下策!」 家长心中的压力,其实来自全世界。「这是面对世界的问题。」为孩子创办新竹美国学校的朱家明指出,家长关心的是十年、二十年后,孩子需要什么能力,才能在这世界生存?「教改让人失望,我们只能自扫门前雪,寻求脱离。」 杨梅阳光山林小区里的吴太太有三个孩子,老大读完私立国中,在大陆经商的爸爸,就鼓励她到美国读高中。结果,不但女儿转进新大陆,进入每年学费高达两万美元的寄宿学校,弟弟才国二结业,也飞去读同一所学校。有了老大的经验,吴太太已经颇有心得:国二就去,才来得及把英文学好,获得好的高中成绩,这样大学才有机会进入常春藤名校。 那么早送出国,要花不少钱吧?吴太太叹了一口气,「我们算过,三个孩子都出去读高中、大学、研究所,保守估计,总共要花五千万元。」 除了选学校,部分家长还有更高档的教育投资法。新竹美国学校校务长朱家明让孩子从小看表演、参观博物馆,安排知性的深度旅游,「钱是花了不少,但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此外,还订外国杂志、学小提琴、骑马,广义的教育一个月大约四万元。高中的女儿参加史丹佛大学远距教学;暑假,她带两个孩子到美国上夏令营,一个暑假就花一百万元。 无法送孩子出国或念国际学校,家长一样设法用各种管道来进行「私人教改」。补习班没有因为教改而减少,就是证明。根据教育部统计,二○○七年全国补习班数量是一九九八年的四.三三倍,以升学为主的文理补习班更是五.二三倍,而且补习的主题多样,除了英数理化、潜能开发、琴棋书画,甚至社交礼仪,无所不补。台北的小学生,每十人就有七人参加补习,国中生每十人,则有六人向补习班报到。 高雄师大教育系教授陈丽珠,前年曾对高雄县市及屏东县四十三所国中,与八十六所国小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国小的教育私成本(注册费、补习费、家庭文化活动费),约占总成本的五五%,远高于政府与社会投入的四五%公成本(学校人事费、业务费、补助款和社会资源);其中,补习费就占全部成本的三五%。 如果连国民义务教育,家长负担都如此沉重,更遑论其它的教育投资。 韩国现场 高中生补习到凌晨 「野雁爸爸」为子女奉献全部收入 在韩国首尔市东北方,地铁最后第二站的三溪区,有一个大楼林立的住宅区,韩国《时事》杂志科学、医药线主笔吴允铉的家,就在这里。这间三十三坪的公寓,价值三十五万美元(约合新台币一千二百万元),他是为了靠近孩子的补习班而买的。 「首尔房价,根据教育而决定,私人补习班林立的地方,房价就高,」吴允铉说,他家附近有三、四十家私人补习班,每家大约有五百个学生。高中生要补到凌晨十二点,才由交通车一家一家送回。 韩国父母的子女教育支出负担沉重,根据OECD(经济合作开发组织)调查,韩国的私人教育占全国教育支出比重,是OECD国家中的第一名。 韩国媒体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韩国国民月均生活费为一百六十七万韩元,其中用于子女教育费用的金额平均占三六.二%。子女正在读中学的被调查者回答,子女的教育费平均占月均生活费的四二.七%。很多韩国人一生赚的钱,有一半以上用在孩子的教育。 尤其,从九七金融风暴后,韩国人为了因应全球化浪潮,留学已不是有钱人、大学毕业生的专利,而是从小学、中产阶级开始的「全民运动」。 「九七(金融风暴)以前,我们觉得韩国是世界的中心,只需要关心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但是九七以后,我们明白自己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完全被世界局势所影响。」 今年四十岁,在壳牌石油公司担任营销经理的李承奉,也趁着公司提供海外进修的机会,带着妻女到澳洲留学。半年后课程结束,妻子希望小孩抓住机会继续学英文,他只好先回国,母子俩在澳洲又多待了一年半。这期间,李承奉坦白表示,大约九○%的收入都寄给家人,他成为月光族,完全无法储蓄。 他唯一花的钱,就是买机票。「我是『野雁爸爸』(wild goose father),还可以飞去看家人。另一种『企鹅爸爸』,是不能飞的,因为所有的钱都寄给家人了。」李承奉双手比着,笑着说。 这场世界级的教育军备竞赛,让人胆战心惊,但是,对的策略恐怕更胜高昂的金钱投资。什么是聪明的策略?你如何投资得更有效? 不过,没有能力参与教育军备竞赛的父母也毋须丧气。条条道路通罗马,教育投资确实有助于拿到漂亮的文凭,也为进入社会取得优势起跑点,但并不等于拥有终身的社会竞争力。好消息是,二○○七年全球富豪排行榜,一大半是放弃文凭的辍学生,创造出改变世界的网络平台、维基百科创办人吉米.韦尔斯(Jimmy Walse),当年也放弃博士文凭。终究,你的孩子是否拥有高EQ和自主的学习能力,才是该重视的本质。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