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力泓,黄力泓讲师,黄力泓联系方式,黄力泓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黄力泓 荐 2020年度中国20强讲师
国际竞争力和微型利润管理专家
5
鲜花排名
500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黄力泓:头脑柔软操-----思考不关机
2016-01-20 39325
【思考秘技】3种头脑柔软操,思考不僵硬 科技的进步,增加了许多搜寻答案的快捷方式,虽然省了时间,却让我们过于仰赖工具,停止动脑,等到非得靠自己思考时,才发现脑袋已经不灵光了。 日本Globis管理学校讲师船川淳志建议,想摆脱这种「思考僵硬」的毛病,可勤做3种思考的柔软操,活化大脑的运作。 柔软操一:训练自己3秒做出反映 一般人的思考模式多半是「先想一想,再做出反映」,这个过程大概会耗时30秒。然而,要在多变的时代中存活,就必须把思考速度调快,尤其是和国外客户以英文交谈时,对话节奏更是与原本的习惯大不相同,需要更快速的反映。 为了因应这样的改变,可利用「3秒规则」来自我练习,也就是当遇到一个问题时,要求自己在3秒钟内做出反映。这种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反映速度,也可以刺激思考。 当然,未必所有问题都要迅速响应,反而更重视毅力与坚持,但如果老是习惯一切慢慢来,就无法在需要时做出快速的反映了。 柔软操二:抽象思考,具体说明 在思考事物时,可练习将具体的事情「抽象化」。以「企业文化」为例,可试着联想到企业固有的「习惯」「气氛」「默契」等抽象性描述,藉以开阔思考的范围。 相反地,在说明事物时,则可练习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例如,「本公司不用责骂的态度对待下属」,就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呈现,也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沟通。 透过在「抽象」和「具体」之间来回练习,就能让思考更有弹性。 柔软操三:切换「发散」和「收敛」的思考模式 「发散思考」和「收敛思考」是有效进行集体讨论的关键,发散思考就像脑力激荡,旨在发挥创造力、提出天马行空的想法,不强求一定要有答案;收敛思考则是经过推理,得出确切的解答。在团体讨论中,适时地切换这两种思考模式,可强化思考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要注意的是,在讨论过程中也要确定大家都能跟上进度。如果已经进入收敛模式,却还有人停留在发散思考,持续发表不着边际的意见,反而会让觉得讨论已经结束的人感到困扰。由此可见,除了要能灵活切换思考模式之外,最好还能察觉到不同模式的转换,才能让大家做出有效的讨论。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