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竹友,陈竹友讲师,陈竹友联系方式,陈竹友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企业发展能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陈竹友:富人改名背后的文化现象
2016-01-20 38743
富人改名背后的文化现象 陈竹友 注:本文应《中国市场报》编辑特约。 中国人历来讲究名份,自古就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之说。但时下在中国富人群体中却悄然出现了一股改名热潮,甚至出现了很多“专业”的“大师”专门从事这种装神弄鬼的差事,为富人们算五行、测风水、转乾坤、避灾祸、改姓名、颂吉祥诸如此类。笔者曾听说福建某商学院甚至重金聘请某位“大师”为EMBA班的企业家学员们开设专门课程。据说此类课程极受欢迎,在每堂课程结束后,都有企业家一掷千金,请高人为自已测字更名。 尽管大多数人对富人改名的做法不以为然,但改名者却颇为执著,并且直言不讳地告诉别人自已改名的原因就是因为原先的名字中五行不全、凶多吉少,与公司发展及个人前途不利等等。 深度分析富人改名的动机,笔者发现其中似乎真的暗藏玄机,至少暗合了改名者的某种心理预期。现姑且以“文化现象”为题,解析富人改名背后的心理因素,以娱朋党。 一、“附雅”心理 在富人群体中,最怕最担心的是怕别人把自已称之为“暴发户”。因为“暴发户”是“没文化”和“低品味”的代名词,虽然其中有不少“仇富”的因素存在,但没有哪一个富人愿意让自已的名字和“没文化”并列起来。曾经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最先富起来的这群人,在发财之后最急切想要做三件事是“修坟、烧香、包二奶”。显然这三件事中没有一件是和“文化”有关的。 在中国现有的富人群体里,年龄在40岁以上的肯怕要占到4/5。这群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富人,大都出身寒门,家庭条件普遍较差。他们的名字中要么政治味太浓,要么土气太重,诸如“*文革”、“*卫东”,以及“*招财”、“*致富”之类,都饱含着时代的烙印或本人家庭背景等信息。这些当时能准确表达父母意愿和期望、叫起来又颇为时髦的名字,在几十年之后的今天,再听起来或感觉上都或多或少有些不合时宜。所以,有条件改名或对这方面特别在意的部分人就开始思量着为自已取一个优雅一点的、听起来“有文化”一点的名字来。 这一现象的背后,延伸出来一系列相关的表现和行为。比如选择知名高校拿证,为的学历和知识层次镀金升级;再比如请“枪手”为自已写书立传,虚夸自已的创业经历,或者在办公室的墙壁上裱装文化格言或名人真迹字画等等,都是趋风附雅的一种心理表露。 二、“自慰”心理 趋利避害,祈福迎祥是人类共同的心理期许。早先深圳在更改地名时所表达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心理诉求。比如深圳机场建设在一个叫黄田村的地方,最早取名叫“黄田机场”,但港、澳、台同胞却不能接受,他们觉得“黄田”听起来和“黄泉”类似。还有如“上埗区”与“上不去”谐音,“下埗庙”和“下不妙”相近,“沙头角”与“杀头角”相像等等。这些都只反映出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需求,倒也无可厚非。 但接下来这种心理和现象却愈演愈烈,把公司名称、自已姓名,甚至员工的姓名、八字、五行等等都和企业前途命运相提并论起来了。我在潮州曾接触过一位民营企业家,他在选择公司中高层雇员前,一定要人力资源部找来这个人的生辰八字、命相五行,然后和自已的八字、命相、五行对照,与自已命理相生的不惜重金聘用,与自已相克的当然被拒之门外。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家在项目选择、工厂选址,甚至办公桌摆放的位置上都要请风水大师再三勘测,然后才做定夺。 当祈详的愿望变成实际的行为时,它所表达出来的实际上是人性的软弱和内心的不自信。在这个世界上,最迷信的地方一定是自然条件最恶劣或者是生存条件最差的地方。比如世世代代在活在海边的渔民,由于他们对大海的恐惧和对出海安全的祈祷,他们膜拜海神妈祖的真诚绝对高于生存在其他地方的人;因为他们个人或群体的力量根本无法与大海抗衡,所以只能依赖于某种假想的超自然的力量为慰藉自已。我想这大概就是神话的起源和迷信的缘起吧。 在富人群体里,我们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他们致富的方式和途径是不阳光的,或者当他们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已经无法有效驾驭自已越来越大的经营范围和规模时,他们认为目前经营的困境和流年的不利,并非因为自身的能力不足所致,也不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或经营行为上的缺失,他们往往认为自已需要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能佑助自已。这种力量所带来的其实并非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而是他内心世界的某种自我满足而已。 这一现象在现在很多的富人群体里都表现得特别明显,比如有些富人在自已的名片后面加上“**居士”,这表达了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对掌管现有财富的能力的自卑,和驾驭事业的无助,而不仅仅是所谓的“信仰”。有的企业家或富人则在自已家里或办公室的隔间里安放佛像,隔三差五地吃斋念佛,同样也是为了在他的内心世界里获取某种自我安慰。虽然这些做法在他的日常行为上并未产生过任何真正的影响。 三、无知与迷信 出于纯粹的无知和迷信而改名的,在改名富人的群体里还是占有很大比重的。人在贫穷到极至的时候,很少会去相信所谓超自然力量。“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人的心理极端。只有当个人财富、地位和拥有的名利超出了他本人认为的能力预期时,由于害怕失去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才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寻找或甘愿相信某种超自然东西。这种心理不仅富人有,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会有。 我们愿意相信命运的前提条件是承认现实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包括了“我”已得到的和“我”所没有的。宿命者认为人一生下来就会被命运所左右,人无法通过自已的努力来改变自已早已注定的命运,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对自已现况不满意的人却宁愿做命运的叛逆者,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先富起来的”这群人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型。他们因为不满足于当时的经济收入,不满足自已当时的社会舞台,通过自已的奋斗和努力获得了成功,从而改变了自已的命运。可是奇怪的是,当他们通过自已的努力改变了自已的命运时,却又反过来去相信命运。这不是思想的进步,恰恰是无知愚昧的表现和命运再次衰退的开始。 在中国古人的智慧里,把阴阳五行的辩证关系解释得合情合理。古代圣哲们通过自然界有形的物质和可见的表象,来解读存在于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彼此消长的关系,其本身既有科学的智慧,也有人为的玄虚。智者从中看到了知,愚者只能得到迷。比如,在富人改名中最流行的是将自已名字中的“才”加上“木”字边改为“材”,表示自已五行缺木;把自已名字中的“鑫”改为“新”是规避与自已命理相克的“金”等等。 其实五行相生相克的观点,最早源自《尚书》,它是周武五和箕子的一篇对话实录,记述了君臣之间讨论农耕稼穑的时令和季节收种的话题。其本身并没有任何迷信色彩和玄学寓意,是因为后来被人为地加入了和命理玄学有关的内容才被以讹传讹的。 即使真如迷信传播的那样,一个人的命理中五行缺水,只要在他的名字中加多一些“水”份就可以改变命运的话,是不是表示一个性格软弱的人只要在他的名字中加入“钢”字,这个人就会变得刚强起来了?这显然是典型的无知和愚昧。 姓名虽然只是一个人的社会符号,但它所表达的却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这么简单。它本身有可能包含着家族尊幼的排序、父母长辈的期许、个人的好恶或美好愿望的表达等等,除此之外,它不可能与一个人的命运有关,无论在逻辑上还是本质上都没有任何关联。 曾经有一个比丘问释迦牟尼“什么是佛”,释迦牟尼说:“不迷信就是佛”。 如果我们认为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如果我们认为知识可以解除愚昧的话,每个人都是自已命运的掌控者。 穷人如此,富人也是如此。 在今天富人改名的“文化现象”里,如果你真的相信更换一次姓名就可以保证自已的事业兴旺发达,更换一次姓名就可以确保自已的财富源源不断,更换一次姓名就可以保证自已经营的企业没有问题的话,除了无知和愚昧,请问还会有什么更好的理由来解释它? 作者: 陈竹友,管理书《企业成长密码》作者。中国企业发展能力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企业 发展能力体系管理咨询理论创始人,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特聘讲师,清华大学总裁高级研修班客座教授,中国华侨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培训讲师、中国管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培训讲师,上海影响力、北京慧泉天行健、上海德鲁克、杭州千汇、深圳确利达、福建德力、安徽商曌等四十余家著名管理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师、培训讲师。 专业领域:企业战略管理、品牌管理咨询、集团管控、企业文化咨询、区域经济等。 主讲课程:《企业基因战略》、《团队突破2+3》咨询式团队实训、《领导力》、《目标绩效管理》、《团队执行力》、《团队竞争力》、《管理艺术与管理文化》以及“中国咨询师资格认证战略管理系列课程”等。 联系方式: e-mail:hmchen007@163.com https://www.51glzx.com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