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水良,曾水良讲师,曾水良联系方式,曾水良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家族企业治理、转型变革管理名家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曾水良:曾水良谈民营企业非理性基因之殇
2016-01-20 53956
民营企业的理性思维劣根就是中国政治理性思维性制度的劣根,民营企业之所以大都呈现短命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思维决定观念,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败!理性思维实际上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民营企业主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理性思维的战略头脑,经营决策只看到三步之遥。牟其中心中充满了伟大的抱负和鸿浩之志,头脑中存着太多的经商手段,但是,唯一缺少的就是基本的道德、信誉和理性科学精神。
  导致民营企业非理性思维因素
  1.民营企业面对的是一个风险高,机会大的转型市场。也有人称之为幼稚市场环境,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短缺经济性质,二是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很不成熟,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市场运行不规范及监督系统不完善情况为民营企业短视行为提供方便,而且还使短视行为得到高回报。
  2.民营企业家内心深处有一种被政府和社会认同的强烈渴望。非国有经济虽由有益上升到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仍不是社会主流,地位不高。民营企业家大多因出身贫寒,历经磨难,形成不同常人的特殊补偿心理,急于被承认,渴求受到关注心理,往往使采取短视行为成为必然。
  3.企业决策系统和制度不够成熟,民营企业大多实行人治而非法治的家族式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迭合,决策权高度集中。家族式管理虽然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保证企业凝聚力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当企业急速扩大后其缺陷就表现出来:管理不能专业化,筹资渠道被限制,缺乏未来概念倾向使积累动力不足等等,造成许多企业决策项目随机性,任意性,易动性大,造成企业整个决策没有原则性,稳定性。
  4.当发展速度较快,甚至盈利不错时,想要扩大新的投资,却发现不知所措,不知所向,或者盲目投资,丝毫未考虑企业优势就盲目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结果使企业不仅在这些新兴产业中蒙受损失,严重者还会殃及原来的产业和市场,最终使企业竞争力下降。
  如何避免民营企业非理性思维:
  民营企业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避免短视行为,必须有长远眼光,以人为本,以创新为理念,大胆进行管理和决策体制改革,使民营企业纳入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正轨中去。作为企业主就是要建立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思考企业的战略问题,要成为企业的导航员而非冲锋队队长,事无巨细什么都管。他应该发挥企业家精神,要具有创新、承担风险、系统思考与洞察的能力。
  1.核心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和维持稳定利益的源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和保持自己的核心能力。然而,我国民营企业普遍缺乏核心能力,尤其是国际范围的核心能力。
  2.树立战略意识,突破观念障碍。民营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其固有优势是具有一定灵活性,但若是没有长远战略,公司无法保证不被今天或明天市场狂澜所淹没。所以联想集团柳传志这样谈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第一最重要的目标是做一个长久性公司,要做百年老字号,不急于一下子出名,利润很高,然后很快就跨了;第二是做一个有规模的公司,要有国际性市场地位;第三是做个高技术公司,不要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3.建立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跳出家族式管理,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关键在于实现资本社会化,股权多元化,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目前以四通,科海,红桃K等集团率先发起号称民营内部股份制改革为标志的二次创业,建立起紧跟时代一整套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严格按公司章程进行管理,主张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和监督机制,使涉及企业发展规划和决策从传统的一个点子救活一个企业的神话变为规范,科学,系统控制运作。
  4.以人为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人才资源管理,做到人尽其才。企业要真正意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没有高素质人才就没有企业前途,树立起金银有价人才无价的人才观,能提高人才素质,完善人才结构,对人才进行战略性设计,培养选拔和使用。
  5.民营企业家应注意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小胜在智,大胜在德,真正摆脱缺乏实业精神,唯眼前利益是图等投机性心理倾向。再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养更新观念,站在更高认识层面上更深刻把握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最后要有全局观念和长远谋划,避免决策中的急躁性,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和项目以不作为为原则,即使有专家指导,帮助实施,也不要轻易做出选择。
  中国的民营企业必然要经历一个“权力智慧化”的过程,即从个人拍脑袋走向吸纳各方面的智慧理性思维的转换、完善决策机制与流程,使民营企业主战略发展决策建立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之上。而这也是一个兴起和淘汰的过程,我们拭目以待。民营企业家必须有以下几个方面理性思维:
  1、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的总体把握;
  2、对本行业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
  3、对竞争对手的深刻了解;
  4、敏锐的眼光及深邃的哲学思想,
  5、战略设计先行的思维习惯,
  6、永远看到五步以后的思维方式;
  7、立足长远,着眼未来的胸怀。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