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君,黄利君讲师,黄利君联系方式,黄利君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店面倍增盈利导师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黄利君:企业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训练营
2016-01-20 47710
对象
 企业负责人、副总经理(总监)、各部门主管、HR经理及绩效专员
目的
熟悉绩效管理模式,全面了解现代绩效管理运作程序和设计方法
内容
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正确认识卓越绩效模式 一、企业的困惑 : 绩效考核谈了很久,也全力地推行了,但就是没有效果。我们知道绩效管理是很好的管理工具,但为什么一到我们这里就无效了呢? 二、知识要点 1. 为什么员工会反感绩效考核? 2.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区别 3. 绩效管理的本质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关注过程还是结果? 4. 理解“绩效=能力×意愿×环境” 5. 卓越绩效模式的步骤(PDCA循环) 6. 全面绩效考核的内容:KPI(关键绩效指标)GS(关键任务指标)KCI(关键努力素质指标) 7. Q&A(问题与解答)。 第二单元:企业卓越绩效模式建立过程介绍 一、企业的困惑 : 我们也曾推行过绩效管理系统,不是员工怨声载道,就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究竟优秀企业是怎样推行绩效管理系统,并把它作为管理工具的呢? 二、介绍某企业的绩效导入全过程 1、某企业背景介绍 2、该企业在没有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前的表现 3、是什么触动老板要导入卓越绩效模式 4、卓越绩效模式导入的全过程介绍 5、导入前后的经营管理指标对比 第三单元:绩效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企业的困惑 : 1. 如何用见人见数的方式来“算”分? 2. 如何让员工分担企业的重担,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 二:学习要点 1. 千斤重担需要人人挑——目标分解的重要性 2. 企业三层级KPI指标体系(企业-部门-员工) 3. KPI分解:企业级KPI-部门KPI-岗位KPI 4. 职能岗位KPI分析――职责分析法 5. 如何设计KPI考核表 6. 如何确定KPI的权重 7. 如何设计KPI的评分标准 8. 如何确定并分解KPI的目标值 9. 如何让目标定得更合理 10. 沙盘演练:设计一个岗位的KPI考核表 11. GS量化指标的设计 12. KCI(关键能力素质指标)考核表的设计 13. Q&A(问题与解答) 第四单元:KPI年度规划与绩效策略计划制定 一、企业的困惑 我们也制定年度目标,我们年底也考核,但目标的达成怎么老是不如人意?如何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确定性? 二、重点收获 1. 年度KPI为什么要规划到每个季度 2. 年度KPI如何规划到每个季度 3. 如何制定年度经营管理计划 4. 如何探讨完成KPI的月策略 5. 月策略如何转化成月计划得以落实 6. 如何从月计划中提炼GS 7. 如何签订考核合同 8. Q&A(问题与解答)。 第五单元:过程管理 一、企业的困惑: 1、绩效目标也制定了,绩效计划也拟定了,但到年底一看,离目标差了一大截。 2、过程我也想控制,但那么繁杂,我事情又那么多,如何才能控制? 二、知识要点 1. 绩效不是“考”出来的,而是“管”出来的; 2. 绩效过程控制的几种方法 3. 如何通过“日清表”让员工自我控制; 4. 管理者如何提供“绩效进度看板”进行过程管理 5. 主管如何通过月度绩效检讨会进行过程控制; 6. 月度绩效检讨会的流程与操作技巧; 7. 季度经营分析会的流程与操作技巧; 8. 总结会的流程与操作技巧; 9. 其他过程控制形式 a) 定期统计报表 b) 预警机制建立 c) 提案管理制度 10. 过程控制的核心——管理闭环 11. Q&A(问题与解答)。 第六单元:绩效面谈及绩效改进 一、企业的困惑: 绩效考核分数出来了,有时我们还不敢告诉员工,更不要说要面对面地谈一下了; 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机制,让员工乃至企业的绩效得到持续的提升? 二、知识要点 1. “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力量 2. 绩效面谈的目的 3. 绩效面谈的基本要求 4. 绩效面谈的步骤 5. 正面绩效结果反馈的模式 6. 负面绩效结果反馈的模式 7. 如何制定下一步的绩效改善计划 8. 沙盘演练:演练一次绩效面谈/制定一份绩效改善计划 第七单元、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一、企业的困惑 奖金应该怎样发放,才能让员工心服口服,同时又能激励员工,培养奋发向上工作环境? 二、知识要点 1. 为什么员工会有企业变相扣工资的念头? 2. 如何通过奖金支付让员工与企业同喜同悲? 3. 薪酬激励的主要方式(薪酬结构/水平激励、福利激励、专项奖金/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 4. 如何设计浮动工资,比例多少才合理? 5. 绩效工资挂钩的办法:个人与部门及企业如何挂钩? 6. 如何计算个人绩效系数(分数换算法/二次分数换算法/正态分布排列比例控制法) 7. 如何计算企业(单位)的绩效系数 8. 如何设计奖金的发放时间点 9. 如何将提成制和奖金制的优点结合起来运用 10. 福利激励方式的设计 11. Q&A(问题与解答)。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