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诚,王忠诚讲师,王忠诚联系方式,王忠诚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家庭教育专家、儿童文学作家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王忠诚:5岁孩子不喜欢写字、不做数学题怎么办——回复一位妈妈的来信(
2016-01-20 44614
王老师好! 我儿子五岁了,上学前班了,就是不喜欢写字,也不想写字,怎么办?还有就是数学题不会(二十以内的),愁的哭,让他在家练习他又不干。我该怎么办? 你好! 首先谢谢你对我的信任,看到你的来信后,我很替你孩子难过,因为你家孩子才5岁,而且是在学前班,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你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孩子所能够承受的压力是不是能够担当的起? 从你简单的几句咨询中,我明显的看出,你把孩子看的太“高大”了,孩子就是孩子,你要求他去做一些与他年龄极不相称的事情,他能够做到吗?他能够做好吗?你说孩子不喜欢写字,也不想写字,怎么办?其实你不了解孩子,5岁左右的孩子,是处在涂鸦期,也就是说写字对于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当孩子握笔的时候,手不吃力,也就是说时常握不住或握不准,此时你要求孩子去写一些字,孩子就会有很大的困难,在困难面前有谁愿意去接受或承担呢?何况你的孩子才5岁呢。对于5岁的孩子,你让他去写字,每一个字的笔画孩子能够叫的上名称吗?其实对于一个还在幼儿期的孩子来说,过早的去写字是没有什么必要的,重要的是,你要教会他认识字,也就是说,不要让孩子过早的去涉足写,而是读,认识了就够了,没有必要让孩子去写出来。 请你别走进书写技能培养的误区。我知道,有许多家长为避免入学后的书写困难,父母希望孩子在入学前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由于汉字笔画多、结构复杂,对幼儿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若方法不当,不仅徒劳无功,还会影响孩子对汉语学习的热情。所以,请你注意常见误解,不是越早学习书写越好。可能许多父母都已经忘了自己儿时学习汉字书写的经历,并没有意识到,书写其实是一项精细的,大脑与肌肉的联合活动,它需要高度的协调能力和精确的力量调控。所以,培养学龄前儿童书写能力必须要结合儿童的生理和认知发展特点。事实上,儿童手指的小肌肉群发育完善是比较滞后的,并不适合过早的进行书写训练。所以一般来说,对幼儿园的孩子,主要帮助他们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此时,“涂鸦”依然是他们最为“得心应手”的方式,对于你的孩子,可以让他适当地练习一些汉字的基本笔画,学习数字的书写。不求孩子写得有多么漂亮,大致上的书写顺序掌握就够了。要知道,让这个年纪的孩子把笔画的轻重都体现出来,属于“强人所难”,因为他们的协调能力还不足以灵活控制自己的手劲;进入大班后,可以开始教孩子学写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简单的常用字,比如“人、口、日、水、山”之类的。 儿童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左右相反的情形,如“人”写成“入”,“由”写成“甲”等,拼音中的“b、d、p、q”也反复混淆,甚至许多一年级的孩子还是如此,令父母们担心不已。其实,这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将随着孩子年龄增加和知觉能力的渐趋成熟而自行消除。其实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些易混淆的笔画和字母是存在“镜像关系”的,对于成人来说,区分它们当然不存在任何难度,但是对幼儿而言,要准确地进行识别也绝非易事。一种解释是,在儿童真正开始阅读之前,准确辨别出这些“莫名其妙”的差异似乎对他们而言实用价值不大。但随着儿童认知能力和阅读经验的增长,即便没有成人的教导,儿童最终也是会识别出差异的。 在孩子学习书写技能的过程中,父母往往倾向于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孩子,忽视了孩子客观的生理和认知发展。其实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时间。不过,面对当前日趋激烈的竞争现状,在子女教育上,大多父母总是抱着“赶早不赶晚”的心态,这也属人之常情。但我们常常会因为走得太远、太久,而忘了出发的目的——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你还有一个困惑的问题就是:孩子数学题不会(二十以内的),愁的哭,让他在家练习他又不干。知道吗?有好多孩子,教什么都学的很快,可就是教学数学学的没有兴趣,好像刚刚说完几加几等于几,或是几的组成,再问刚才几加几等于多少,就不会了。看的出,你一直苦恼用什么方法教孩子学习数学好,孩子学习数学时好像是不动脑筋,给他说的内容没有装在脑子里,只是简单的跟着大人讲,听完了就完了,没有思考,所以一题讲了很多次也还是记不住。小孩子的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鲜明、生动、直观的形象容易引起注意。 5岁儿童可以学习哪些有关数和量的知识?对于这,恐怕你也不知道,正是由于你的不知道,所以导致了孩子的“不愿意”。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年龄阶段性。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儿童处于初步感知数量的阶段;4- 5岁是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5岁以后则是数运算的初期阶段。可以说,4- 5岁的阶段是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已从只具有对少量物体的模糊的数观念达到了可以形成数概念的阶段。在感知量的精确性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幼儿可以学习的数和量可有以下内容: 1、认识 10以内的自然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如:知道三只狗、三朵花、三架飞机可以用3表示,所有数量是三的物体都可以用3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练习的机会随处可见:孩子帮您布置餐桌时、帮您拨豆子时、分发糖果时,您可以问孩子:我们家有几口人,需要拿几个碗几双筷子;妈妈拨了几个豆子,宝宝拨了几个豆子;宝宝,给每个人发5颗糖等,同时家长还可以写出相应的数字让孩子认识,并请孩子在家中找一找哪些东西可以用这些数字表示。 2、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不仅要会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实物数量,到了一定时期家长还可以训练孩子用眼睛目测5以内数量的能力,及初步理解物体的数目和物体的颜色、大小、摆放的位置没有关系,不同的物体、不同的排列形式的物体数量可以是一样多,因为它们的数是一样的。如:6个小碗和5个大碗排得一样长,但是还是6个小碗多。7个排成圆形的玩具和6个排成一长排的玩具相比,虽然排成圆型的玩具看起来少,但它的数量确是多的。通过这样反复练习帮助孩子理解数的守恒。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通过和孩子玩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来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比较数的大小,体验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和孩子玩此类游戏时,应在比较具体点数后再进行数的比较。如“4个红桃和3个红桃哪个多,多几个?哪个少,少几个?”“4和3哪个多,哪个少?” 3、这一阶段的幼儿应学会区别和说出物体量的差异,如: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等,会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6个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幼儿对物体量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感官来感知的,因此家长要让幼儿在看看、摸摸、摆弄等活动中进行比较。如用眼睛目测的方法比较皮球的大小,用手触摸的方法比较小棒的粗细,用手掂掂、提提来比较物体的轻重,等等。除了这些方法,还可以运用将物体重叠、并放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将两个圆盖子重叠在一起比较大小,将两支笔并排横放区别长短。在日常生活可以用来排序的材料可以是一家人的鞋子、衣服,厨房里的碗、筷、微波炉专用的盒子,大小不同的瓶盖子,粗细不同的笔和绳子等,还可以让孩子按高矮个子给家人排队等等。只要您留意身边的生活,您就可以挖掘更多的材料。 如何能使你的孩子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爱上数学呢?需要你做的是将数学的概念尽可能趣味化,而且尽量减少对宝宝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要让孩子了解数学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你也需要表现出对数字的好感,那么孩子也就更加有动力去学习数学了。以下给你介绍几种诀窍: 1、每天都要用到数学:让孩子知道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平时经常要用到数学的知识,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例如当你付账单时,让他计算一下找回的零钱,金额是否正确;当你准备买新家具时,让孩子帮着测量房间的面积是否合适;或是去超市购物时,可以让孩子核对一下购物单和所购商品数目是否相符。 2经常向孩子提问:要善于抓住时机,教育孩子多开动脑筋做算术。例如,当孩子要求买一些小甜饼时,就可以趁机提问题:“你看,我买了四盒小甜饼,如果你和朋友每人吃了1盒,那么还能剩下几盒呢?”鼓励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每次回答是否正确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一步一步学习计算的过程。当然,当孩子得出正确的答案时,要给予鼓励,如果孩子得意地回答说还剩2盒,那么您最好把余下的2盒也给孩子,让他感觉到做对题目时的成就感。 3、给孩子一个计算器:孩子一般都喜欢小电子产品,如闹钟、手表等等。在孩子能够数数时,就可以买一个计算器给他,当他用计算器来做加减乘除的游戏,可以提高他对学习数字基本运算的兴趣。同时告诉他,计算器是将来上学会经常用到的小工具。虽然孩子还小,不能理解计算器运行的原理,但是,这个小玩意对提升孩子学算术的兴趣是大有帮助的。 以上是我对你的来信所给予的答复,若不当,敬请多多指教!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