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娟,贺娟讲师,贺娟联系方式,贺娟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贺娟 2020年度中国100强讲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贺娟:秋季养生系列之二——谨防秋季抑郁症
2016-01-20 27245
秋季养生系列之二——谨防秋季抑郁症


    在四季的精神调摄中,《黄帝内经》对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着墨尤多,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季节,均是阴阳之气转换的时节,均容易使人出现情绪低落、忧郁、惆怅,最易出现抑郁症。中国古人之“佳人伤春,才子悲秋”,就是对这一现象很好写照。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有很多都是以悲凉的情怀咏叹秋季,柳永《雨霖铃》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 曹雪芹也有“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的动人诗句。唐朝诗人杜甫,一生贫困潦倒,疾痛缠身,且命运多舛,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悲情诗人,其诗词对秋天尤其偏爱,不仅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样的千古名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诗作名篇,而且,其咏叹秋季的诗作或以秋言情的作品,达八十余首之多,到了晚年,凄苦多病的杜甫甚至达到每诗均言秋的地步,真是合了“才子悲秋”之语。故《礼记•乡饮酒义》便直言“秋之为言愁也”,南宋词人吴文英亦曰“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确实,从文字的构成来看,“愁”字,便是“秋”与“心”的相合,二者相同的文义与起源绝对不是偶然的巧合,可以理解为中国的古人把秋天的心情就做“愁”的含义了,可以想见,秋季带给人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因此,《黄帝内经》在春秋季节的养生要求中,均格外强调对精神的调摄。春季的调养原则是要保持精神的愉快、舒展,而秋季则有所不同,在万木凋零,红消绿瘦的季节,保持情绪的愉快是很困难的,因此,只有保持情绪的平稳、收敛与淡泊,平静心志,以一种超然的姿态渡过秋天。这就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的养生法则,这样才能减少秋天的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由于人体的神气也是与阳气的活动密切相关的,情感的活跃、外向,可以带动阳气的外达,而情绪的收敛与情感的淡泊,亦会带动阳气的内收,因此,《内经》又在这种情感指导之后说了句“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意为这就是最重要的使阳气收敛的方法。


   从临床来看,虽然春秋季节均是容易导致情绪抑郁的时令,但青年人的抑郁症多见于春季,而老年人的抑郁症却多见于秋季,宋代大养生家陈直就曾说过:“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其原因可能是与人体的阴阳之气的状态不同有关,青年人阳气充足,在春季阳气发越之时,一旦阳气的升发不利,极易郁而成病;而老年人阳气已虚,最不耐的是秋季寒凉的折杀,因此,二者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变化。中国历来有九九重阳节登山赏菊之习俗,这一习俗实有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意义。王维十七岁时曾写过一首名传千古的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便涉及这一习俗,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通过登高望远,开阔视野,怡悦情志,避免忧郁情绪的产生,对老年人顺利渡过秋季更是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使情志淡泊、宁静呢?


   《黄帝内经》在其《素问》的第一篇里,就专题谈论了养生的问题,其中八精神养生列为最主要的内容,其间谈到“恬淡虚无”的养生法则,具体指导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志闲,就是要控制情志的变化,不要出现大喜大悲的波动;同时要减少欲望,这个欲望,就是对名利的过度追逐,人的欲望越多,离安宁越远,欲望越少,离安宁越近。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