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文,陈凯文讲师,陈凯文联系方式,陈凯文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食品、饮料、白酒实战派营销专家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陈凯文:打靶营销——越喝越上瘾的维他柠檬茶,畅销40年的秘密是什么
2019-11-13 2255

凯文老师于2010年提出“打靶营销”竞争模式及操系统。“打靶营销”是继“定位”理论后,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营销竞争新模式,对于快速成长的中国品牌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实战价值。

在绝大部分的便利店,几乎都能找到维他柠檬茶的身影。比起饮料界一看就有网红特质的日系风、简约风包装设计,维他柠檬茶的外包装设计却很难让人说出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向冰柜中放眼望去,这么醒目的黄色很难让人忽略。更何况,货架上的黄金位置,永远有它的一席之位。尤其是在广东人的心目中,维他柠檬茶就是移动空调般的存在。


维他集团成立于1940年,于1979年开始销售维他柠檬茶。都说在饮料界的消费者朝三暮四,没有忠诚度可言,这款“中年”饮料,为何却始终能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还越喝越上瘾?


一、没有一盒柠檬茶不能解决的事情,如果有,那就两盒


近一年,根据饿了么平台数据显示,维他柠檬茶上榜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在内多个城市最受欢迎的外卖饮料前 10 名。


它还是茶类饮料销量妥妥的 NO.1,预计 2020 年营收将达 77.16 亿元,被业界看好是下一个跑进 50 亿元俱乐部的茶饮巨头。


这款“快乐肥宅茶”,到底为什么会让人越喝越上瘾?原因有二:

01

全球健康意识的上升,消费者对饮料的选择正在发生变化。虽然可乐喝起来“很爽”,但出于健康意识的考虑,越来越多人倾向于选择看起来无公害的“柠檬茶”。还有投资机构指出,市面上消费者选择柠檬茶代替凉茶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在消费者潜意识中,柠檬茶比可乐“健康”,比凉茶“口感好”,是个很不错的“替代方案”。


02

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选择柠檬茶等茶类饮料替代可乐,认为柠檬茶比可乐健康,但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柠檬茶的糖分比可乐还要高。


根据 @技术型吃货 在今年1月发布的一篇关于维他柠檬茶的文章中提到:“维他柠檬茶的糖含量已经达到了 13%!远远超过了可口可乐的 10.6 % 和百事可乐的 11.2%”。


“维他柠檬茶每 100g 里面有 13g 碳水化合物,对于这种甜饮料来说,碳水化合物基本全部来源于糖类,所以是 13% 糖含量”。


甜食中的糖分会刺激大脑多巴胺的分泌,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让你越喝越上瘾,越喝越快乐。所以“快乐肥宅茶”的称号,真不是浪得虚名。


当然,一款饮料并非靠“甜”就能征服消费者,维他柠檬茶能够称霸市场多年,其在营销上也很有一套。


二、营销策略:一直在“真”和“涩”上做文章


对比市面上常见的几款柠檬茶系列饮品,如康师傅的冰红茶、统一劲凉等,无一不是在主打“清凉”的口感。


反观维他柠檬茶,这么多年一直兢兢业业地强调“涩”的口感。按理说,人的感性大脑会主动避免“苦”、“涩”这类让人不愉快的口感。


维他柠檬茶却反其道而行,靠“涩”这个口感打出了产品差异化,并且让人进一步忽略了饮料的含糖量。


也正如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在一次采访中提到:“钟薛高的抹茶口味远远比一般抹茶苦,70% 用户可能不习惯,但 30% 的爱好者会认为这才是正宗的抹茶”。


维他柠檬茶也正是通过不断围绕“真”和“涩”这两个关键词上做文章,让消费者相信,有涩味的柠檬茶才够真、够正宗。


三、总结一下,维他柠檬茶用哪些营销绝招可借鉴?


招式一:锁定品牌关键词


每个品牌都会有自己的核心关键词,如宝马汽车的关键词是“悦”,所以宝马的卖点一直围绕“驾驶的乐趣”而展开,又比如,士力架的关键词“饥饿”,红牛的关键词“能量”。

正如我们一提到“性价比”就会想起小米,一提到“创新”就会想到苹果,让一个关键词成为品牌的“专属”语言,可以强化大众对品牌的印象,让品牌特质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形成自己的壁垒之一。


招式二:替消费者设计一句“他要说的话”


著名产品人梁宁曾经分享过,“口碑”不是用户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做产品的时候已经被设置好的。口碑是你要替消费者想一句他要说的话,然后让他说出来。


维他柠檬茶朗朗上口的 slogan,把产品态度和消费者个性做了结合,所以消费者愿意去主动传播。借消费者顺理成章地说出来,就成了口耳相传的口碑。


所以在设计产品广告词、一句话卖点的时候,不妨想想,这句话用户听了之后记不记得住,和消费者有什么关系 ,Ta 会不会向他人转述。


当品牌的个性越鲜明、越偏重对人性的关注,消费者就越容易记住与品牌关联的词汇、短语或句子。维他柠檬茶很少主动标榜自己销量第一、卖出的柠檬茶能围绕地球多少圈,而是给自己注入了鲜明的态度和有趣的个性,在时代洪流中雷打不动地与年轻人站在一起。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