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常铁,宋常铁讲师,宋常铁联系方式,宋常铁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品牌文化中心总经理、企业培训师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宋常铁:应用文写作实用招法(3)
2016-01-20 49072

应用文写作实用招法(3)

 

(这是启功先生的一副对联,我经常在给企业领导、员工讲写作时候引用,这句话值得我们一辈子体会、品味。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是大书法家和文物鉴定专家,他是雍正皇帝的9世孙,也就是姓“爱新觉罗”的没落皇族,但是一周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和姑姑艰难地拉扯他长大。20岁时,母亲为他提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一个名叫章宝琛的姑娘,比他大两岁。老爷子一生并没有像一些人借口包办婚姻就遗弃原配,而且在63岁妻子去世后一直独守30年,以中学生、副教授成就满地博导、教授、海归博士们高山仰止的学术贡献。人生,是最多彩的课堂)

 

这次讲座,我详细说说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历对写好应用文的意义。

我从事过或者说大体接触过的行当有十几种以上,经理、司仪、作家、编剧、诗词家、歌曲作者、农民、矿工、厨师、记者、编辑、教师、党务、干部……你做得多了,就能知道人情世故中最细微的秘密和惯例,就能最细腻最及时地体会上级的心思,最广泛最准确地把握文章受众、也就是各方面读者的需求和心理。

应用文,在企业叫商务写作,在百姓叫实用文书,在政府叫行政公文,名字没有完全确定的,基本上还是约定俗成各有各的叫法,但是,最终归结到一点:要好用,要实用。这就决定了,这类文章写的时候不是纯文学的个人主观喜不喜欢,而是要你想让看这个文章的人喜欢不喜欢。鲁迅、茅盾或者现在的韩寒、安意如来写这个并不一定写好,这不是谁高谁低的问题,实际上,应用文在人类历史上的影响并不比文学名著小,这里没空细说,美国的《独立宣言》、美国的宪法、《联合国宪章》、法国的《人权宣言》以及《中美联合公报》难道不是应用文吗?

我看过的给我修改或者润色的稿子,算1992年起,有几千万字了吧!久了,眼睛就有了相应的敏感,前两天,《新闻联播》播出处理薄熙来的中央决定时候,我看到字幕中很多“、”都没有改成“,”。这反映出什么问题,说明这篇应用文起草的过程中有无数次修改,而时间又很紧,就急急地发布了,并且没有一个高水平的校对和编辑人员最终对校对完全负责,经手的中央大笔杆子都眼睛不够毒,胡主席在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经历多少高手的眼睛?我还是抠出几个用词不妥和标点错误。

在我看来,应用文写作中最常见的毛病都是不熟悉职业规则、人情世故和受众心理

我们的人生有限,要打理的事情很多,不可能都有超级复杂的职业经历和人生阅历,我们只能说,努力丰富自己这些方面,同时,首先要放弃职位和学位崇拜,这样,自己才能低调,对同事才能足够谦逊,对客户才能足够忠诚。人的一生要受多少次教育啊!要学多少东西啊!自然界和人类世界这么复杂,读个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即使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又算什么呢?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学校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虚心体会各类职业中的规则和潜规则,体会人类世界纷繁负责的各类社会角色的心理和需求,学习人类世界每天都在更新的新发现、新知识、新潮流。

比如说,很多文章写得抓不住要害,那除了你没有研究透工作,还因为你没有熟悉单位各方面领导的思想要点和各类偏好,因为你不具备提纲挈领的提炼和凝聚能力,思想只能发散不能收回,只能直线推理不能立体地自由联通。这样,不仅主题和内容上抓不到要害,具体语言表述上也不够精确。写会议通知,尤其是不具有强制性或者制约效力的,你得研究透你发文的对象,直接说明他们将得到的收益,语言触及他内心最柔软的部位。

有的文章不懂规矩,比如列举领导和与会人员时,经常会有“局长***研究员、副局长***副研究员、科长***”这种现象,职称一般只有在涉及学术类、科研类、评审类事情时候才需要列出来,胡锦涛、奥巴马都不需要列出职称和头衔、学位,你这里搞这么罗嗦纯属画蛇添足。更关键的是,这不是明摆着那位科长没有职称、或者职称低吗?不是明摆着副局长比局长职称低吗?我们有必要得罪这个人吗?还有,有的人因为不懂社会各类人等、各种阶层的心理,把参会的某某总经理略去了**公司执行董事的头衔,这可不是你节省语言了,很多人很在乎是不是董事会成员的。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各个行业、年龄的人都有自己的避讳,只有在长期职业经历和写作经历中自己体会。

有的文章不懂行业特点,一些在政府写党务公文久了的人,应该说,他写的那类东西可能也受到过奖励和赞赏,但是,那是另一个圈子里的。在银行,在企业有他的另一套规矩,写经营报告,写发展规划,甚至写会议通知,都是要言之有物的,要落实到具体的经营指标和具体可操作性的举措的。这并不是说银行和企业的公文就高级就难写。党务文章有他自己的规范,他就要那样写,没有什么谁高谁低。比如,我们很多人妄自评论,说《新闻联播》连篇谎话、空话,其实那是您不懂传播语言,语言传播,每个圈子有每个圈子的分寸,新闻联播在另一些人眼里就能看出东西来,你不愿意看《人民日报》,人家有人愿意看,并且能读出真的东西来。《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他们处于那个角色和角度,就要说那个情绪那个分寸的话,这东西更难写。

就像我们评论自己熟悉的工作一样,不亲历,说话就如隔靴搔痒,净说外行话。

有的人写文章,可能有那么一两样写得也确实不错,结果呢,就习惯了这种风格,包括叙述和论述的段落层次,自己喜欢用的句式和词汇,自己喜欢的情绪和立场,这本身没有错。但是,我们要知道,现实世界上用汉语写的文体何止成百上千?再加上不同行业,不同的人需要的文体,那更是不计其数。如果我们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职业经历和人生阅历,就不愿意直面这种区别行文的难处,同时,也不具备转换不同角色、位置的能力。讣告怎么写,挽联挽幛怎么写,祭文怎么写?大楼竣工记怎么写?以前在那个领导在的时候怎么写的?现在换了领导或者说换了历史时期怎么写?

一些企业的领导向我讨教商务写作的秘笈,我实话说,让你写的大体像个行子,这个我有秘笈,让你的员工写的总是贴切你的需要,这里的学问就大了,即使我每篇都给他改,他也都认真听,认真学,没有2、3年也很难有明显改变的。

去年看央视科教频道,有一档节目,专家说,其实我们多半都有成为伟人或者名人的可能,为什么没有成呢?除了一些人一开始就选择错误以外,多半就是因为我们很多凡夫俗子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没能坚持住现有的方向,总是转换兴趣和目标,或者总是在最困难但是也最邻近成功的时候,放弃了。他说人进入一个新行业或者学习一个新本领时,如果能坚持住最初的2、3年,多半都能入行,并且具有一定水平,再坚持10年,必有成就,坚持20年,必有大成就,坚持到死,你怎么会不成为大师和泰斗呢?当然,他说的,是坚持在不停矫正行进路线、不断学会新的学习和工作方法的前提上的。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