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秦朔讲师,秦朔联系方式,秦朔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秦朔 2022年度中国100强讲师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秦朔:秦朔:新时期中国财经媒体回顾与启示
2016-01-20 4200

伴随改革开放孕育而生的中国财经媒体,已经走过了36年的道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媒体作用,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上世纪80年代:与经济改革同行

  新时期财经媒体的先声是1979年10月1日创刊、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其创始人、《人民日报》副总编安岗是值得仰视的高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岗看到经济建设将成为新的时代旋律,申请创办《市场报》,宗旨是“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商情商机”。这份一周出版三期的彩色胶印报纸风行一时。安岗还排除困难,让它成为新时期最早刊登广告的报纸之一。

  1982年,64岁的安岗在《中国财贸报》基础上筹办《经济日报》。1983年1月1日,《经济日报》面世。当时安岗构想了一个包括系列报刊、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培训教育、政策咨询在内的媒体格局,雄心勃勃。1984年9月的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即影响深远的“莫干山会议”,《经济日报》是重要的主办方。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大量的经济工作指导类报刊特别是系统和行业报刊纷纷问世。印象颇深的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消费时报》,周二报,1985年初问世。在这些中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里,涌现出很多优质的行业报纸。

  1987年,中国还诞生了新时期第一份以股份制形式创办的媒体——《金融时报》,8家金融机构出资,中国人民银行主管。

  在地方,各地的经济类报纸也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1985年的广东,先行一步进行商品经济改革。1月1日,《粤港信息日报》创刊。4月,在许士杰、叶选平的关心下,“改革开放的窗口,沟通理解的桥梁”——《南风窗》杂志诞生。广州《信息时报》也在这一年问世。

  在上海,市经委主办的《上海工业经济报》1985年1月3日创刊,这份后来更名为《上海经济报》的报纸,2004年又更名为《第一财经日报》——这是后话。

  上世纪80年代,经济报道也是中央各大媒体的主阵地。范敬宜,后来的《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总编辑,1979年在《辽宁日报》工作时,写出了《莫把开头当过头》的名作,很快被《人民日报》加编者按转载。该文针对三中全会后落实生产队自主权,却被一些人看成“强调自主权过头”、“下面‘不听指挥’,‘乱了套’”等现象,鲜明提出,尊重和保护生产队自主权的工作,现在只能说刚刚开头,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是保证生产队自主权正确行使的关键。艾丰,《人民日报》的经济部主任,1986年采访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这是朱镕基第一次在中央机关报亮相,而且提出了要重视“宏观调控”的思想。孙玉胜,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重要拓荒者,1984年从吉林大学经济系毕业进入中央电视台,他的第一条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报道也是经济新闻。1987年,孙玉胜和辽宁电视台记者合作了《一条马路隔断了两个企业的产需联系》的新闻,反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两个国有大企业沈阳冶炼厂和沈阳电缆厂,虽然只有一路之隔,产需关系却衔接不上的窘境。

  上世纪90年代:市场化的探索

  谈到上世纪90年代,在前半期,财经媒体圈有一句口头禅,“北有《中华工商时报》,南有《粤港信息日报》”。

  创刊于1989年10月6日的《中华工商时报》,全国工商联主管主办,创始人为丁望。他在63岁创办的这张报纸,靠着“不做机关报,要办综合性经济大报”、“把计划经济让别的报纸去做吧,我们来搞市场经济”、“商味、民味、海味”等理念团聚了一大批业内精英,比如胡舒立、彭波(后来担任过《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何力(《经济观察报》创刊总编辑)、刘坚(《经济观察报》社长)、王长田(光线传媒创始人)、吕平波(《华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担任过《财经时报》总编辑)、杜民(担任过北青传媒总经理)等等。

  1991年元旦,《中华工商时报》头版用一个整版刊登邓小平的照片以示敬意,鼓动改革开放的新浪潮。那是在邓小平视察南方13个月之前。

  南方的《粤港信息日报》有着更多一些“粤味”,以及“百万移民下珠江”、洗脚上田办工厂的奋斗气息。上世纪90年代初,在时任副总编的林力博的领导下,这份报纸进入影响力的快车道。1991年10月,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王志纲和田炳信的对话录《珠江三角洲启示录》在该报发表,因为太受欢迎,十天后又重印了一次。从《粤港信息日报》走出了很多媒体人,《第一财经日报》创办时的三位重要成员翁宝、王长春、周健工都是“粤港人”。

  那时的广东,“粤港”之外,《中国金报》、《粤港企业家报》、《亚太经济时报》、《华商时报》、《医药经济报》、《广东商报》、《周末画报》不胜枚举,都和经济紧密相关。特别值得一提的,一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广州《现代人报》,以观念鲜活著称,后来由香港企业家于品海投资介入,1994年停刊;二是1995年由深圳《投资导报》开办的《财源》周刊(CASH),以“为中产阶级服务”为口号。因为有瑞士荣格出版集团的参与,《财源》无论是版式还是风格,都给国内报纸媒体带来新冲击,它全是横排版式,不吝版面使用大照片,对热点财经故事进行细致挖掘,堪称一份充满现代和国际气息的财经周报。两年多后,《投资导报》的主办单位从深圳工业区变为深圳特区报,荣格集团退出。《投资导报》社长兼总编辑于绍文转去创办了《经理人》杂志。

  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另一个大类的财经媒体,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诞生而创建的证券类媒体。1990年前后,上海《新闻报》开股市报道之先河,贺宛男于1990年7月开出了中国媒体第一个证券专栏。1991年7月1日,《上海证券报》创刊,最早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办,后来转为新华社下属报刊。1992年6月,《中国证券报》创刊,由新华社主办。1993年,人民日报社主办的《证券时报》在深圳问世。“三大报”就此形成,它们在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舆论地位。同时,因为拥有信息披露权,这类媒体(后来扩展为“七报一刊”)特别是三大报在经营方面,可以说高枕无忧。但“三大报”对中国财经报道的意义远不止于信息披露,它们在公司治理、金融市场、上市公司报道乃至宏观经济报道和经济评论方面,都开辟了广阔空间。90年代初北京的《证券市场周刊》、深圳的《股市动态分析》等杂志红火时发行几十万份,对散户影响很大。

  证券类媒体对于整个财经媒体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人才,后来很多财经商业报纸的骨干成员都有证券类媒体的从业经验。比如《第一财经日报》目前的执行总编辑杨宇东就是早期《上海证券报》的成员。

  除了证券类媒体,IT类媒体在上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虽然早在1980年《计算机世界》周报已经创办(该报也是美国IDG公司与中方合资的首份报刊),《中国计算机报》的前身《信息快报》1985年也已创办,但IT媒体影响力的爆发是在90年代。PC的普及、外资企业的大举进入以及中外厂商的竞争,还有。com时代的来临,使得IT领域的公司站在商业最前沿,其管理和谋略都带有浓厚的财经色彩。刘九如、刘韧、胡泳、胡延平、方兴东、姜奇平这些名字深深刻在那个时代的IT报道与评论上。IT和管理、财经的融合,在1998年3月创刊的《IT经理世界》杂志那里更为明显,该刊的定位就是“专门讨论信息时代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新闻杂志”。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企业家》杂志和《中国经营报》的改版,标志着商业方向报刊的自觉。刘东华提出“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他和牛文文等把1985年创刊,但缺乏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进行了“二次创业”,改版之初,方向明撰写的“研究失败”的系列封面报道一炮而红。《中国企业家》与其后来开启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02年开始)的影响于今不绝。

  而《中国经营报》在1996年从一个对开8版的周二刊黑白报改为对开16版彩色周报,加大商战新闻、管理实务和企业家报道,并迅速赢得市场的实践,为后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的诞生,提供了借鉴。在1998年,深圳《证券时报/财经周刊》面世,模仿香港《南华早报》版式风格,借鉴《投资导报/财源》栏目设计,同样引起市场关注。从《财源》到《财经周刊》,中国大型财经周报的时代越来越近了。

  上世纪90年代,在邓小平视察南方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得到确立,“管理兴国”也成为一个潮流。在此背景下,本土商业杂志纷纷冒出,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同在1994年创刊的《商界》和《销售市场》。《商界》至今仍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商业杂志,当年它和《销售市场》、《中国经营报》占据了招商广告市场的相当大部分。

  境外的财经商业媒体(俗称“外媒”)也开始进入内地市场。最早是《商业周刊中文版》,创刊于1986年,由中国商务出版社与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合作,刊期为月刊。但外媒中真正形成影响力的,则是B2B媒体公司“环球资源”在1992年创办的《世界经理人文摘》,而外媒影响力的高峰是1999年在上海举办的《财富》全球论坛。中国香港《信报》、《经济日报》,中国台湾《经济日报》、《工商时报》、《天下》、《商业周刊》,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等等,通过进口方式成为一部分专业读者的食粮。

  也是在1999年,安达信公司雇员胡润业余时间排出了中国第一份和国际接轨的财富排行榜(50人),后来以《福布斯》富豪榜的名义发布。外媒的品牌化运作和经营手法让中国媒体人开了眼界,也促生了中国财经媒体在运营上的不断革新和飞跃。如果要推选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财经领域的活动品牌,1992年起步的“中国质量万里行”应该当然不让。

  财经商业媒体的活跃激起了一些主力报业集团的关注。在南方报业集团,《南方周末》成立了经济部,刘洲伟是首任主任,1999年《南方周末》创立“新经济”板块,李戎、李甬(后曾任《环球企业家》和网易总编辑)、杨福(曾任《环球企业家》总编辑)都是早期的团队成员。他们在未来都开创了更重要的事业。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财经媒体历史上的重要标志物——《财经》杂志问世。这座丰碑式的媒体于1998年4月创办,主办方是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深远影响的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简称“联办”),杂志的名字最初为《证券市场周刊Money》,后更名为《证券市场周刊月末财经版》,直到2000年10月正式以《财经》刊名出版。《财经》凭借“独立、独家、独到”的办刊方针,大量有分量的监督报道,以及高度的专业性,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不能忘记,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企业所办的内部报刊中,有一些水准颇高,且不乏社会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万科周刊》。这份1992年创刊的杂志被称为国内第一本企业内刊。大开本不定期的《华为文摘》也曾风靡一时。

  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财经媒体开始向着更加专业化、更注重微观企业和企业家的方向发展,虽然经济改革和经济政策仍旧是重要的命题。但从未来来看,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门户网站以及其所代表的互联网趋势,是更具长远性的影响因素。从1997年到1998年,网易、搜狐、新浪、腾讯诞生了,《电脑报》这样的IT媒体的网站成立了,虽然新闻门户特征明显的只是新浪,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及它对传统媒体的深刻影响,从此变得不可逆了。

  2000到2010:市场化的深化

  如果要举出21世纪头十年,对中国财经媒体影响最大的唯一事件,那一定是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在1978年底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它掀起了要不要和全球市场及其规则接轨、如何接轨的持续性的大启蒙、大讨论。“以开放促改革”、“与狼共舞”,已经成为大众话语。

  中央电视台2000年7月推出的《对话》是“入世”背景下诞生的一个深度交流的电视节目。王利芬是《对话》的主要推手之一。电视巨大而独特的影响力使财经事件和商业明星家喻户晓,“财经”不再小众。从《对话》到2006年春的《赢在中国》,从《大国崛起》到《公司的力量》和《互联网时代》,从CCTV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到“3·15”晚会,以及类似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央视经济频道长达3个多月的《直击华尔街风暴》的大型连续报道,走进21世纪之后,央视财经对于让财经内容大众化,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众多企业家、财经官员、经济学家正是通过央视变成公众人物。

  2001年9月,中信出版社引进的一本小书《谁动了我的奶酪?》(WhoMovedMyCheese?),因为呼应了中国“入世”求变的背景,尤其是生动阐述了“变是唯一的不变”的道理,成为现象级畅销书。“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中信出版社凭这一理念,极大地开拓了财经出版的空间。从那时起,包括中信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湛庐文化、梁晶工作室、蓝狮子等在内的以财经出版见长的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和财经相关的书籍,构成了中国图书市场的一道风景线,各地航站楼书店的财经图书气息一直都非常浓厚。中信出版社的王斌、华章的周中华、湛庐的陈晓辉、人民大学的梁晶、蓝狮子的吴晓波,他们在中国财经出版的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和中国“入世”的背景同样密不可分的,是两份重要的财经商业周报在2000年、2001年的启航。“与加入WTO后的中国一起成长”,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0年秋天开始试刊(随《南方周末》在零售摊点赠阅),2001年1月1日正式创刊,复星集团参与了投资。这张报纸每份零售价为2元,是零售报纸中最贵的。

  《21世纪经济报道》经过2003年的“周二报”、2006年的“周三报”,到2008年改为每周出版五期。这份报纸对于整个财经媒体的面貌都有深远影响,比如政经、财经、产经的类别划分,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对仗性强的长标题、注重区域记者布局的区域中心制、每年年终的大策划,等等。从“21世纪系”后来还孕育出《21世纪环球报道》、《理财周报》、《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21世纪网、《快公司》等媒体。21世纪系还为财经媒体提供了大量人才。今天许多重要的财经阵地,比如吴晓鹏创立的新媒体“华尔街见闻”、王海明担任秘书长的中国金融40人论坛,都和21世纪系的人才息息相关。

  机会从来不会只给予单个媒体。在《21世纪经济报道》正式创立3个月后,由赵力、何力、刘坚、张忠、李清飞等发起的《经济观察报》于2001年4月创刊。这份报纸以橙色新闻纸和“理性、建设性”的口号,以及以许知远为代表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思辨性观察,形成了不同于《21世纪经济报道》的差异化风格。该报的投资人是山东三联集团,多年后将股权转给了泛海集团。

  2003到2004年,财经媒体的热点到了要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上海。先是2003年7月7日,原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和东方广播电台财经频率合并为第一财经,开始了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全媒体化的探索。第一财经电视作为国内最专业的财经电视,一直保持着高水准。2009年到2012年,第一财经借助宁夏卫视的上星探索,也是地方频道全国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接着,到2004年11月和12月,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社、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一财经日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每日经济新闻》,这两份一周出版五期的日报相继问世。

  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的发刊词上有这样的段落,“成为一张和中国经济的未来相匹配,和《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世界级报纸相对应的百年大报,这是本报的愿景和‘第一推动力’……在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一张权威主流的财经商业日报——中国需要它!”

  比《第一财经日报》晚20多天诞生的《每日经济新闻》,由于投入不足,且主要针对上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创办一段时间后休刊,总部迁回成都,改由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单独主办。在《成都商报》副总编雷萍的领导下,这张报纸于2008年5月12日再生,并通过一系列硬朗的调查报道(如对胜景山河IPO涉嫌造假的报道),建立起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2005年6月初,上证综指跌至998点。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地。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带动下,资本市场在2006和2007年走出一波浩浩荡荡的牛市,上证综指至2007年10月16日创下6124点的高点。此轮大牛市不仅带动了市场化财经报纸的发展,也使《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证券报纸收获满满。关文自2004年12月起任上海证券报社长后,采取了抢占机场赠阅点、建立“中央厨房”式的多媒体生产机制、推出“上证早知道”等收费资讯产品等许多新做法,使“上证”焕发了新活力。郑颂在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期间,依托强有力的背景,构建了以全景网、巨潮资讯网、《新财富》杂志、交易日系列电视节目为载体的传媒平台。承载其电视内容的财富天下数字财经频道2008年1月18日开播,通过机顶盒、清流频道等拥有千万级用户。

  这一轮牛市,加上楼市的火爆和反复的调控,还有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掀起了全民对投资理财的热忱追逐。除了新浪财经、搜狐财经、腾讯财经、网易财经、凤凰财经这样的门户财经,大量从事投资理财服务的专业网站(如和讯网、金融界、证券之星)、财经信息平台(如东方财富网)、金融数据终端(如万得、聚源)、移动财经资讯(如同花顺、大智慧)等纷纷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财经媒体的互联网化从此进入了加速期,虽然传统财媒仍在增长——一直到2012年前后增长结束。

  上海的三家和财经相关的民营软件与互联网公司在这一轮牛市中脱颖而出。万得资讯作为1994年就开始提供金融财经电子信息的公司,到2005年发布Wind资讯信息终端和Wind资讯理财终端,终于找到了“做中国的彭博”的模式,从此牢牢占据了金融终端市场的最大份额;2004年3月上线的东方财富网从最初的财经证券门户网站,到通过“股吧”形成社区,几年后就跃居财经网站前列。东方财富网的下一个高点是在2015年的牛市中,此时它已经是创业板公司(2010年4月6日上市),业务也从互联网+资讯、基金代销拓展至证券相关业务,力争成为“一站式互联网金融大平台”。通过“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稀缺概念以及收购香港券商宝华世纪证券和同信证券等举措,东方财富网的市值一度达到1500亿元;大智慧是2000年12月成立的证券信息平台,也是抓住牛市机遇,通过提供上证所Level-2行情,得到了迅速成长。2011年1月28日,大智慧在上证所上市。

  之所以要特别提到这三家公司,是因为它们开始用和传统媒体不同的方式生产与传播财经内容。万得通讯社以机器搜索加上人工干预的方式,每天可以为终端以及移动端生产数千条财经新闻,大智慧旗下的阿思达克通讯社基于移动端实时发布财经新闻,东方财富网则是专业财经资讯的大超市。基于网络,它们在探索一种新的财经内容生成与传播模式,包括万得聚合的研报和万得在线会议等等。这三家公司的创始人分别是陆风、沈军和张长虹。

  互联网为国外财经媒体进入中国也创造了新的通路,以往它们主要是通过中国国际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在中国进行定点销售,发展的订户也不多。创办中文网站成为它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其中特别成功的是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的FT中文网,它于2005年创立,发展至今已经有超过230万的注册用户,移动产品也覆盖了安卓、iOS和Windows终端平台。FT中文网2012年推出的教育类付费产品FT中文网商学院iPad应用程序,入选了中国苹果应用商店年度精选。福布斯中文网、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日经中文网、路透中文网等等也都拥有鲜明的定位和受众群。同时,一些外媒凭借品牌和版权优势,以版权输出的方式继续寻找进入中国的路径。其中比较成功的,一是2009年美国福布斯与复星传媒合作,《福布斯中文版》改版,二是2012年《哈佛商业评论》和财讯集团(SEEC)合作后推出《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至此可以看到,基于互联网的财经内容供应已蔚然成势。不过,传统财经媒体依然在努力寻找新的表达方式,以超越自我。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2月25日创刊的《第一财经周刊》,它聚焦80、90后阅读群体和TMT等创新行业,不仅专业有内涵而且阅读轻松,文风清新,可视化程度高,迅速成为最受年轻人喜欢的商业杂志,创造了一个期刊界的奇迹。在2012年最高峰时,这本周刊的利润超过了5500万元。《第一财经周刊》的创始总编辑为何力,但最重要的推手是接任者伊险峰。

  在《第一财经周刊》之后,新华社在2009年12月28日推出《财经国家周刊》,人民日报社的《中国经济周刊》改版亮相。2011年11月,《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以半月刊形式改版面世。除了这些新闻性明显的杂志,还有一些财经杂志以服务见长,比如2004年创刊的《浙商杂志》在朱仁华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深耕浙商圈子的办刊与服务相结合之路,宋立新领导的《英才》杂志则在央企报道上独树一帜。

  当很多人都认为传统财经类媒体的格局似乎已经不变的时候,某些戏剧性事件会带来改变。2009年11月9日,《财经》杂志创始人、主编胡舒立辞职,《财经》采编团队174人中有147人选择追随她而去,包括几乎全部的采编管理干部,如王烁、杨大明、张进、张继伟、凌华薇等等。胡舒立辞职的根本原因是和主办方、投资方“联办”间无法就长期利益安排达成一致,她离开后创办了财新传媒,通过财新网、《财新新世纪周刊》(后改名《财新周刊》)、《中国改革》杂志等建立起新的事业平台。

  胡舒立的辞职不是个案。大概从2008年开始,财经媒体人辞职创业不断。

  2008年,《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辑牛文文辞职,于8月创办了《创业家》杂志。今天创业家旗下有上万人深度参与的黑马社群,有杂志、网站、微信微博联盟,还有黑马学院、黑马大赛、黑马基金和牛投众筹等等。

  2010年,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利芬辞职,于3月创办优米网,打造为创业者服务的在线视频学习平台。

  2010年12月,《中国企业家》社长刘东华辞职,创办正和岛,定位为中国商界第一高端人脉与价值分享平台。

  传统体制财经媒体人的“民营化创业”,改变着财经媒体的格局,虽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演化期。

  更深入的市场化、更多元的探索方式,以及互联网化程度的加强,构成了21世纪头十年中国财经媒体的基本图谱。财经媒体不仅让国家的经济政策走向了千家万户,成为各行各业商业创新以及各种投资市场的信息传播者,而且也以“看门狗”的姿态维护着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它们还通过评选、论坛、会议等多种方式参与“议题设置”,与社会互动。无法想象,离开了财经媒体的参与,博鳌亚洲论坛、达沃斯会议、陆家嘴论坛、亚布力论坛等会是什么模样。

  2011之后:移动互联网化

  之所以将2011年前后作为财经媒体的一个分水岭,不是“逢十为重”的原因,而是2011年大致可以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元年。2011年前后,移动互联已经成为从电信运营商到终端厂商的最重要战略,苹果“iPhone+AppStore”模式的成功带动了手机应用商店的兴起,安卓系统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Facebook宣告了社交网络时代来临,2009年上线的微博风头仍劲,2011年上线的微信却在昭示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小米手机也是在2011年上市。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2011年前后是决定性的时刻。如果说PC时代并没有动摇传统媒体根基、PC互联网媒体和传统媒体尚能并行发展的话,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是根本性和颠覆性的。2011年之后,传统媒体从报纸、杂志到电视,渐次进入收入和利润的拐点。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起步的财经媒体,有着许多鲜明特色。因为这些特色,财经媒体更多具有了互联网行业的属性,而不只是传统媒体的属性。

  一是移动化,即把移动端作为产品的第一载体,而不再是以传统介质为主要载体。其最典型的产品形式是APP、手机网和微信公号。手机成为最主要的财经内容消费入口。

  二是资本化,即凸显人力资本价值,将人力资源进行资本化,与VC和PE对接。

  三是高度重视技术,技术在实现用户体验和进行数据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器、算法、数据挖掘、搜索聚合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机器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而人不行。

  四是社交化,整个内容生产充分互动和通过用户产生,而不只是依赖采编团队。同时,内容的分发越来越依靠社交网络(英国经济学人的报道目前也是先在Facebook上发布再在自己的网站发布,因为Facebook能带来更多流量)。

  五是个性化,通过个性化定制、推送以及让个体参与讨论,实现让每个人享有不同的内容服务的目标。

  六是服务化,通过信息服务、社交服务、线下服务、交易服务等新的商业模式,而不只是基于传统的广告模式。

  七是垂直化,不再是“大而全”的定位,而是要争取在某个领域、某个人群、某种服务上做到极致。

  八是产品化,产品不是某个内容或者策划,而是通过某种具体功能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整个结构与表现方式。衡量产品的标准是,超过用户预期才有口碑。

  九是自媒体化,微信时代真正开启了自媒体时代。

  十是平台化,微信公号,微博,腾讯、优土和爱奇艺视频,喜马拉雅电台和蜻蜓,以及百度、搜狐、今日头条等平台,都成为财经自媒体的渠道。

  十一是圈地化,例如腾讯对益盟的投资和拿下BI(BusinessInsider)的中文版权,还有阿里对第一财经以及其他财经报刊的投资,这些巨型互联网公司都在财经领域圈地布局。

  在财经媒体的移动互联网革命中,雪球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成立于2010年3月的雪球,2011年获得红杉资本2000万元A轮融资,2013年5月雪球获得晨兴资本、红杉中国的1000万美元B轮融资,2014年9月完成4000万美元C轮融资,人人集团领投,晨兴资本跟投。雪球从最早偏重资讯生产的“i美股”网站,到后来作为一款解决“股票买什么好”问题的手机炒股应用和投资者社区,再到今天的组合交易平台,发展成迥异于传统媒体的移动互联网财经平台。这里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定制化公司新闻、公告,定制化的投资者讨论),用户在生产内容(UGC)而不是职业工作者生产(PPC),利用算法不断优化内容(比如通过“信息-人-股票”的链接,将有用的信息筛选留存在用户个人页和个股页上)。雪球的创始人方三文曾说,“简单来说雪球做了两件事:当用户访问别人的个人页时,他能迅速看到这名用户最擅长讨论哪些股票;当他浏览一只股票的个股页面时,他能迅速看到关于这家公司最热门、最精华的讨论是什么。”

  2010年11月,“华尔街见闻”作为金融资讯提供商首次现身互联网。创始人吴晓鹏作为《21世纪经济报道》驻纽约记者,工作中掌握了大量华尔街的有价值的信息,但很多无法见报,于是他以个人博客形式创立了“华尔街见闻”网站,并邀请几位朋友兼职帮助。2012年8月,吴晓鹏辞职从纽约回到上海,全职从事“华尔街见闻”的工作,并在2013年5月获得平安创新投资基金的天使投资。

  2010年12月8日,在中科院读研的刘成城和一些网友兼职筹备的36氪网站(36kr.com)上线。36氪的报道紧跟全球最前沿的科技产品,让创业者耳目一新。今天,36氪已经发展为包括创业媒体36氪、创业投资平台“氪加”及线下创业空间“氪空间”三大业务在内的互联网创业入口级服务商。

  传统的财经媒体人也成批涌进互联网创业者当中。《中国企业家》前执行总编李岷于2012年5月创立了个性化商业资讯网站虎嗅网,网站内容由编辑和用户共同筛选,然后再精要加工,走个性化与社会化结合的路线。在多家财经媒体工作过的赵何娟创办了钛媒体(TechMediaTelecom的谐音),于2012年12月上线,并逐步从偏重TMT行业转型为专为职场公司人打造的一站式服务平台。《IT经理世界》和《商业价值》杂志的张鹏2010年创办了创新者社区“极客公园”,并在2013年12月卸任《商业价值》主编后,专心打造“极客公园”的活动、视频、观察等板块,力图打造一个聚焦互联网产品的线下沙龙及线上社区。2014年,《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伊险峰创办的“好奇心日报”上线。

  2012年后,微信公号作为一个最大的自媒体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媒体、个人与机构进驻,并在第一时间直接发布信息。到2014年,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创办了“吴晓波频道”的公号和视频节目。他说,吴晓波频道之所以端出来,只是因为,“我觉得‘天’变得比想象的快,纸质媒体及传统新闻门户正在迅速式微,我所依赖的传播平台在塌陷,而新的世界露出了它锋利的牙齿,要么被它吞噬,要么骑到它的背上”。

  当智能手机带来了随时随地的受众体验,传统媒体的用户根基就真的被动摇了。用户最终需要的是内容,但这种内容现在必须考虑到移动端的需要。向互联网转型,向新媒体转型、成为传统媒体必然的选择。

  然而,无论是全媒体转型,融合转型,向付费模式转型,向服务转型(如培训、终端业务),总体而言,传统媒体的转型效果还差强人意。虽然传统的财经媒体仍然是财经新闻最主要的供应者,但这种优势越来越被互联网财经媒体侵蚀。

  传统媒体的价值链有四个基本环节,即“特许的内容生产权——基于传统介质的分销与传播——一次销售——二次销售”,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权泛众化了(不仅人人都是生产者,而且还有像“知乎”这样的专业问答社区),传统介质被移动端蚕食,用户的时间变成争夺的焦点,广告主跟随用户而去。这是一种更快速、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新传播模式对旧模式的冲击。以“今日头条”为例,表面看是资讯APP,实质是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为用户推荐有价值的、个性化的信息。它于2012年8月发布第一个版本,截至2015年5月累计激活用户数达2.5亿,日活跃用户超过2000万。当用户使用微博、QQ等社交账号登录今日头条时,它能5秒钟内通过算法解读使用者的兴趣DNA,用户每次动作后,10秒更新用户模型,越用越懂用户,从而进行精准的阅读内容推荐。让每个人拥有专属自己的媒体,这已经不是想象。

  传统媒体仍然有独特的优势,比如集体生产、采访权利、品牌背书、公共信用、专业主义。但这些因素如果不能和用户触达、互动、牵动、吸引、转发,那么其价值会越来越低。而限于多种约束,传统媒体要实现自身再造,困难重重。

  传统媒体集团的一些有价值的尝试,比如上海报业集团联手弘毅投资、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小米科技、奇虎360、卓尔传媒等推出的“界面”,就完全跳出了传统介质,完全为互联网生产,陆续推出了界面新闻、摩尔金融、电商产品“尤物”等产品,并准备进军职场社交平台。

  全球财经媒体正在深刻的变革之中。日本经济新闻社收购《金融时报》时说,“和FT一起,我们可以做出独一无二的商业新闻报道,并成为全球商业不可或缺的力量”。的确,财经媒体和商业报道是全球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财经媒体在中国有着远大的未来。变而通,通则久。

  回顾新时期中国财经媒体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有如下启示:

  1。传统财经媒体必须通过对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制度资本的更好配置,才能在数字化移动时代的转型中实现突破。转型的最大障碍是昔日的成功和对过去的路径依赖。

  2。优质的内容永远都是竞争的关键。IP的价值会越来越显现。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是优质内容的前提。

  3。形势比人强。智能化(如将人工智能与编辑智慧结合,生产出相关性更强的财经资讯与数据产品)、数据化、社交化、平台化的趋势不可动摇。

  4。人力资本的作用将更加明显。自媒体的人格化特征以及和可信赖人格(如意见领袖、主持人)相关联的社群经营方兴未艾。

  5。垂直细分市场有着大量服务空间,广告之外有大量新商业模式可以挖掘,比如交易、O2O、电商、智库,等等。但前提是要有精准的用户,得用户者得天下。

  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知识管理的能力、数字化的能力、产品化与商业化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财经媒体更新的天地和光明的前景。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