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忠,张召忠讲师,张召忠联系方式,张召忠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召忠:中菲黄岩岛争端始末(三)
2016-01-20 24320
强化海洋立法,巩固所占岛礁

 


——摘自张召忠新著《走向深蓝》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有三个:一是把争端提交联合国或国际会议仲裁。菲律宾极力主张,召开一次联合国主持的国际会议,对南沙问题进行讨论。菲律宾总统声称.拟将美济礁一事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法院,争取国际支持,以迫使中国从美济礁撤走。
二是强调南沙地区“非军事化“。菲律宾将自己装扮成“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国家”,建议有关各国从南中国海撤军,使南沙群岛非军事化。越南等其他国家对菲律宾的这一主张也表示支持,他们认为可以仿效“南极模式”,“冻结领土要求”,撤除军事设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个倡议的核心是把本来属于中国主权的南沙群岛和南海海域,在性质上混同于国际共管海域和无主地,由各邻国共同瓜分、占有和开发.这是对我南沙群岛主权的粗暴践踏。
三是更改“南中国海”的固有名称。为了使南海争端“国际化“,菲律宾等东盟国家提出要把“南中国海”这一通称改为“东南亚海”或其他名称。其实,我国从未以“南中国海”相称,而是称作“南海”,其他国家却一直称呼“南中国海”。2011年6月13日,菲总统阿基诺办公室发言人陈显达宣称,菲方计划将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菲外交部和国防部近来已开始使用“西菲律宾海”的说法来取代“南海”的说法。一个地方的名字是其历史渊源乃至主权归属的最直接证据。据有关文献记载,中文的“南海”的称呼,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汉代。汉朝还专门设立官员管理南海,自汉朝以后,各个朝代都没有放弃对南海的主权。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对南海主权的主张一直没有引起其他国家的争议,包括菲律宾、越南在内,都一直用“南海”来称呼这片海域。事实上,英文名称也是根据中文而来,南海的中文名称是这片海域主权归属中国的最有说服力、也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历史证据之一。中国南海的英文名称是“南中国海”,这个由来已久流传至今的国际通用的称呼本身,就包含了这片海域主权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菲律宾政府试图抹掉这段历史,把中国南海改名叫什么“西菲律宾海”,欲以这种模糊大众视线、混淆世界舆论的手法,来为其非法占有中国领土制造理由,是非常荒唐的。这种非法而可笑的手段,是根本得不到国际认可的。
2008年上半年,以菲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库恩科为首的一批众议员起草了“领海基线法案”,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礁划入菲国领海基线,并准备在总统最终签署后,于5月13日前递交联合国审议。
2009年1月28日下午,菲律宾参议院三读(即最后一读)通过了2699号法案,即“制定菲律宾领海基线的法案”,该法案将中国南沙群岛中的8个岛屿和黄岩岛划为菲律宾领土。2月3日,菲律宾众议院通过3216号法案,即“菲律宾群岛领海基线确定案”,将上述两处岛屿划入菲律宾领海基线,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哗然。菲律宾的领海是在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干礁最外缘各点上选取80个点作为领海基点,连接这些点的80段直线构成了其领海基线。这样,菲律宾的领海最宽处达270英里,最窄处则不足2英里。联合国海洋法规定,一国专属经济区应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向外扩展至200海里的距离,而领海宽度则不超过12海里。
2月3日到3月12日的5个星期中,中国外交部五次就此事发表观点,其中三次声明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拥有无可辩驳的主权,一次对菲律宾提出严正抗议,一次提出严正交涉。正是在中国的抗议声中,菲律宾参众两院、国会依次仍然置若罔闻,通过所谓的“领海基线法案”,最终于3月10日由阿罗约总统签署生效。从2007年12月菲律宾众议院批准制定该项法案,到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该法案,菲律宾花了16个月运作该项法案,终于将其制定为法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