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珠,朱珠讲师,朱珠联系方式,朱珠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礼仪实操型讲师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朱珠:礼仪培训师  不做方便面
2016-01-20 48257

             礼仪培训师  不做方便面

 

当今的礼仪培训师培训认证市场好热闹,培训机构和认证机构不断的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什么时候礼仪培训师行业变得如此炙手可热起来?这些歌现象让我想起几年前的营养师认证市场......

  当年营养师培训市场的火爆源于一个传言,传言大意是说中国即将颁布全民营养法规,凡是达到xx百人规模的学校、机关、幼儿园、餐厅等食堂都必须要的配备一名营养师,同时,在国家劳动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中营养师也榜上有名。于是乎,在法规还没有下达之前,就有人在网上预测营养师将是未来高薪的热门行业,一场轰轰烈烈的向营养师进军的学习运动开始了。在劳动保障部的营养师资格认证考试开始的同时,由行业协会、行业联盟等联合办学颁证的考试也同样开始了,不明就里的各方有志之士扑向资格传说中的高薪岗位。在国家劳动保障部颁布的“公共营养师”职业之外,又有更多的类似的职业名称被编创出来不如:健康管理师、体重管理师、家庭配餐师等等,虽然不是正宗的出生,但是因为好听的名字也让好多一心想营养创业的人趋之若鹜,而国家也鞭长莫及、束手无策。交了高额的培训师费拿到那个入门钥匙之后,包括那些拿到国际劳动保障部的算是修成了正果这批人却突然发现,那个什么营养法规迟迟没有颁下来,而那些传说中的岗位和高薪也随之消失。营养师们的就业前景被不愿意掏钱雇营养师的老板和不愿意还钱做营养咨询的老百姓们粉碎得干干净净。如今,国家劳动保障部的公共营养师资格考试仍然在全国各地被一些培训机构打着幡号继续着招生代理,但是那些拿到证书梦想营养创业的人们哪里去了,据说大部分人的证书都想“荷包驾照”一样闲置着,小部分人跑在保健品公司里做保健品销售去了,那也许是专业对口了。

  现在来说说礼仪培训师的招生认证市场。礼仪培训师之所以今天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大大的沾上了本时代的光。很多年以前,礼仪是一个明显的带有小资情调的东西,在那个物资匮乏、温饱刚刚解决、人人都有难民情怀的特殊年代,由于偏见,社交礼仪仅仅和虚荣联系在一起。以为讲礼仪就是讲吃穿、就是讲排场,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舶来品。忘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的国人也忘记了孔子给礼仪下的定义“礼者,敬人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人际往来的空间和对象都有了宽泛的选择,人们的口袋也慢慢鼓了起来。社交礼仪作为礼仪交往的润滑剂被提到了前沿人士的生活和工作日程当中。但是那个时候对礼仪的认识仍然有失偏颇。那些年代对礼仪培训师的定位就是----教人打扮有样、教人举止有范的一群人。什么人可以教大众的礼仪呢,用一个朋友的话说“只要气质好、身材好就可以教礼仪”,所以,这位朋友不屑被归为此种花瓶,高傲的放弃了高校的礼仪教育岗位转而投身到英语教育事业中去了。甚至一些本身就是做礼仪培训的老师,也认为自己教的东西很浅薄、很形式化,有一个高校的礼仪老师曾给学生说过企业请我去做礼仪培训,我要穿上我的高档品牌服饰、拎上我的奢侈品牌包包,免得人家瞧不起。其实自己就是个不识货的卖家,你以为你是谁。但是,随着时代车轮的不断辗进,人们对礼仪培训师的的看法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今天的礼仪被赋予了“时尚”“优雅”“高品味”甚至“高层次”的烙印,而礼仪培训师也成为“高规格”的职业。体面地环境、让人“仰止”的工作性质,高格调的授课内容、高薪的回报,于是很多人向往着要来。虽然并不像“营养师”那样,国家劳动保障部有相应的“准入资格”可以颁发(国家劳动保障部至今没有关于礼仪培训师、礼宾师的新职业颁布,类似只有培训师和礼仪主持人),好在礼仪培训师不像营养师一样毕业就失业,因为需要礼仪培训的企业和个人是有的,所以,没有关系,就从着有你这么多的人要来加入这个行业,何况现在的就业情形有不容乐观,国家没有准入资格我们行业协会有,于是国家的部位、工商联盟、国家组织、培训公司等等成立的礼仪培训师培训机构上马了,掀起了全国一波又一波的礼仪培训师资格考证热潮,礼仪培训师又被誉为一个高薪的就业机会,于是全国好多城市随后就会有当地的礼仪培训师掀盖登场了。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无意评论各个礼仪培训师的认证机构,也无权拷问那些只为赚钱、不为礼教的所谓“礼”者。而是想对那些立马就能通过短期培训和考证登上讲台的学员们说几句,作为在这个行业的已经出到十年的老革命想对她们说几句:如果你们以为无论你过去干的是什么工作现在只需摇身一变,就可以成为一个礼仪培训师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以为礼仪培训师就是教别人穿得更有品味、做得更有风度、说得更有水平,你就误入歧途了。礼仪培训不是形式化的表面化的培训,而是有底子、有根基的培训。这个底子是指文化的底子,是博览群书、上下求索后的底蕴;这个根基是指践行的根基,是阅历丰富和修而行的根基。礼仪培训师决不是速食,不是泡一泡打开盖子就人工香精味肆无忌惮蔓延的方便面,礼仪培训师应该是醇香四溢的清酒,洞藏后更有醉人的魅力,让品鉴的人满口留香。

  今天中国资深的礼仪培训师们有的想扬名有的想立传,有的想浮出水面有的想沉入水底。有的是像金正昆教授一样的“学院派”、有的是像“范智”先生一样的“专家派”,有的是像周思敏老师一样的“海归派”,也有我这样的“草根派”。在他们之中有几位算得上是我素未谋面却心仪已久的榜样。

北京礼仪专修学院的李柠校长,从照片上看没有什么出众之处,从博客上读也没有什么惊人之语,特别提出她是因为一份好奇。在北京礼仪专修学院的校训中有一个让人炫目的词汇“国家”,是谁把这个词汇赫然写上了一家民营高校的校训,我想这个人一定就是校长李柠。这让我想起在在《商界》读到的一篇文章的开头,原文写道“《商界》记者起初对徐国芳感兴趣,完全是出于猎奇的心态。我们很难想象,这个蜗居在“血汗工厂”的东莞老板怎么能写出一本叫做《再给中国二十年》的书。用一位专家评价来说就是‘口气很大嘛,像是国务院总理说的’”。这里提到的徐国芳是东莞一家家具企业的董事长,创业八年后他的企业在家具制造行业排在了前三位。是什么让这些非国有企业的领导人的社会人士拥有这样的高度和气度?也许是胸襟也许是梦想与责任。礼仪培训行业里的老大位置非“她”莫属。

著有《商务礼仪标准培训》等书的徐克茹老师曾经有“学院派”的背景,大学教书生涯被她比喻成冷水煮青蛙,2001年毅然放弃铁饭碗成为社会专职培训师。喜欢她是喜欢的她的专情和乖巧。从她近几年的培训足迹来看,她涉及到的礼仪培训课程基本都是针对一个行业----医院,课程也只有一个----医院服务礼仪和医患沟通。为此,她不断受邀全国各大型三甲医院,专业、专一地讲着这两堂看似单一枯燥的课程。这两个课程在徐老师新开设的个人网站上也是唯一推荐的“精品课程”。像徐老师这样不贪图课程的广泛涉猎性,长期专一、专心、专业做同一件事、研究实践同一个课题,不断精进的老师礼仪培训业界很少有。不是徐老师不能扩展教学领域,在徐老师的博客上有一篇博文是她画的礼仪培训师的知识架构图,也是徐老师具备的知识架构,这样的知识架构足以承担各个行业礼仪课程的教学工作。但是礼仪知识虽然是一个被众多行业交叉需求的学科,业界的老师们却知道每个行业和岗位的从业人员在本行业的礼仪实操高度上要想出成绩的话就需要区别化教学,要真正的教化到专业行业礼仪的程度是需要专情的,这样专情的研究、思考、论证和总结出来的课程才能是“精品课程”。我相信徐克茹老师货真价实的精品课程未来会成为“极品课程”。

作为“专家派”的赵家路老师之所以称她为“专家”不是因为她的学历和资历,而是欣赏和感动于她的执着、勤奋和有着专家一样潜心研究、刻苦攻读、孜孜不倦的奋斗过程。家路老师另辟蹊径,五年国学书籍的夜耕,让她从国学的角度研习礼仪文化,找到了一条把当今做人做事之礼和儒家仁爱之道交相辉映的国学与礼文化道路。家路国学礼仪学校没有浮夸华丽的招生简章,没有所谓名师的加盟,反而告之学员要勤学苦练才能学有所成。培训每天清晨从诵读《弟子规》开始,全程由家路老师亲自手把手教学,低调而务实,循序而渐进。赵老师曾在一篇采访中说:“其实,如果一个人不去刻意追求所谓的名和利,一生只做自己应该做的就够了.....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不断讲课学习、学习讲课,这两件事都是我做的最幸福的事,所以,是一个很美好的生活方状态。”这何尝不是一种礼文化的践行呢?有多少礼仪培训师可以如此气定神闲的生活和学习。

蒋佩蓉,一个“海归派”的礼仪培训师。她的父母是第一代台籍加拿大移民,她在台湾出生,加拿大完成学业,美国开始职业生涯,后来跟随丈夫移居北京。她的《佩蓉谈商务礼仪》已经再版。这本书第一版的书面上写着“在国际化的舞台上中国人需要中西合璧的礼仪”。加拿大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她曾是一名技术工程师,在国内开始从事商务礼仪教学完全是一个意外。那是源于移居北京后一次与丈夫的下属们到法国巴黎度假的一次经历。那次和丈夫的下属们在国外度假期间因为“无礼”引发的一些事件和感受促使佩蓉老师决定利用自己在国外生活和工作的亲身经历要教导那些要出国公务和旅游的同胞。4年前,当我在作者简介中看到她的背景,加之她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区首席面试官的身份,我买了这本《佩蓉谈商务礼仪》的书,本以为书里的内容无外乎就是你一些关于商务礼仪中的规范,特别是一些来自西方的礼仪要点和繁文缛节,也觉得礼仪的内容也无非就是这些。没有想到的是,读完全书,发现没有一张图片和文字是关于“正宗西装穿法”“走姿、坐姿的讲究”“交换名片的手势”甚或“西餐刀叉的拿法”等的,和我看过的那本留洋归来的张乐华博士著写的《众目睽睽之下的淑女和绅士》一样,通篇没有我们国人一味追求的洋派风范的炫目展示,取而代之的是人际互动中真心付出得到的感动、悉心体贴换来的微笑等等来自自己生活点滴的体验和感悟,只有少数的文字提到了那些外在的礼仪形式。有着基督徒信仰的佩蓉老师在她的书的开头这样写道“真正纯正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首先,也就是礼仪中的金科玉律:待人如己”。那是我第一次思考礼仪的根本到底在哪里?现在,佩蓉老师又借由分享伴随三个儿子一同成长的经历,成为了一名儿童教育专家,但她仍然保持着一贯的教学风格,那就是用亲历的生活点滴启发和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们,她深知来源自己生活的体验和思辨才是培训师第一手的故事素材。向佩蓉老师学习,用心生活、用心传递爱。

礼文化不是快餐文化,礼仪培训师不是速食的方便面。那些即将新鲜出炉的礼仪培训师们,请看重你手中所捧的那把入行金钥匙,不做泡一泡就吃的方便面。建议你们先为那个你要宣讲的“礼仪”找到一个的内心根基。在你浮出水面之前,先厚积内敛、内外兼修、做足功课;在以“礼”渡人之先,先在生活中活出爱心,以“礼”服人。总有一天,事实会证明站在台上的你,不是因为气质不凡、口才出众成为了礼仪行为的教导者,而是靠那颗比别人更细腻、更宽容、更高尚的心担当了仁爱的践行者和感化者。

所以,我一直认为礼仪只是开在树上的花而已,而开花的是一种叫做“品格”的树,它的根须深植于人们心中那份舍己的爱。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