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举成,龚举成讲师,龚举成联系方式,龚举成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龚举成:第三次工业革命决定中国在21世纪的国运
2016-01-20 48663

【 [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也将对21世纪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给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塑造了自上而下的结构,如今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绿色科技正逐渐打破这一传统,使社会向合作和分散关系发展。如今我们所处的社会正经历深刻的转型,原有的纵向权力等级结构正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正如历史上任何其他的通信、能源基础设施一样,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各种支柱必须同时存在,否则其基础便不会牢固。因为五种支柱是靠相互间的联系而发挥作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柱包括以下五个:(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2)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3)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4)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成千上万的建筑物能够就地生产出少量的能源,这些能源多余的部分既可以被电网回收,也可以被各大洲之间通过联网而共享);(5)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这种电动车所需要的电可以通过洲与洲之间共享的电网平台进行买卖。

    2010年秋天,欧盟的发展使得其对整合以上这五大支柱的需要变得愈加迫切。一份欧盟委员会的解密文件显示,在2010年至2020年间,欧盟需要花费1万亿欧元用于更新电网系统,以使其与可再生能源流相适应。这份内部文件还显示“欧洲依然缺乏使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在同等水平竞争的基础设施”。

    欧盟希望到2020年,绿色能源可以生产出三分之一的电力。这就意味着电网必须经过数字化以及智能化处理,从而能够储存足够的间歇式可再生能源,以满足成千上万的地方能源生产商的用电需求。

    诚然,当间歇式可再生能源的总量超过电力总量的15%时,在欧盟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快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大部分电能将会因此而丢失。同样的道理,用激励性措施来鼓励欧盟内部的建筑和房地产行业将数百万建筑大楼改变成微型发电厂,这一做法也十分重要,这样能够就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并且将多余的电力送回智能电网。只有以上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欧盟才能够提供足够的绿色电力,用以驱动已经准备投入市场的插电式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如果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这五大支柱中的任何一个的发展出现滞后,那么其他的支柱也会因此而发展受阻,在这种情况下,基础设施自身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欧盟在21世纪之初就为自身发展设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向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型社会转型,二是将欧洲建设成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典范。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意味着从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转型。时代的转型并非易事,人们应该记得,欧洲和美国经济模式由木质燃料到煤炭蒸汽技术的成功转型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将煤炭和蒸汽火车技术转向石油、电能和汽车经济也同样如此。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一定时期内,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转型是可能的。

    找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宏伟构想并不容易。找到构想只是开始,我相信每个创新者都明白这一点。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这一构想论述清楚。好的构想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构想的内容不但会得到自我加强,而且会呈现出自身的特色,常常会给创新者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我的构想是:网络通信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相融合。它引出我的构想内容,那就是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就像一次特别的旅行,前方总有意外的惊喜在等着你。

 

【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现在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新一轮产业变革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的新经济发展范式。中国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万钢对记者表示,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已有一段时间,在这之前也有人提出“信息化浪潮”、“新能源革命”等。“但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所以受重视,其实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其中有三方面因素促进了世界产业结构变革。”

万钢说,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和复苏缓慢凸显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适合,现有实体经济需要创新和变革。另一方面,现有经济结构和未来发展理念的不适合。万钢说,当今时代人们的发展理念发生了变化。第一次革命与第二次革命都是求效率,是以资源效率为基础的。而今天,更加注意了可持续,绿色、低碳、可持续成为全世界发展的一种共性理念,自然会影响市场的价值取向。另外,全球科技进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也为新产业革命提供了可能。

对于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动力,万钢表示,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原因是来自于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衍生的新领域,促进了现有产业、现有经济结构的发展,它不像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颠覆更新牛顿力学基础理论,或者说弥补了以往的不足。

万钢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将是,新一轮产业变革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的新经济发展范式。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万钢说,真正引起一场工业革命,需要我们更多地来考虑科学的新发现在什么地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真正到来,可能还需要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

万钢表示,中国与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而今天正好有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但这个机遇对于我们是稍纵即逝。就像胡锦涛主席所讲的,“抓住机遇你就赢得发展先机,但是如果抓不住机遇,你就只剩挑战。”

万钢表示,中国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他说:“我国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动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七个领域作为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符合现代科技创新的规律,也符合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目标。”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