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伟,廖志伟讲师,廖志伟联系方式,廖志伟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阿里系互联网电商实战专家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廖志伟:解读京东招股书:6000万利润从何而来
2016-01-20 56276

解读京东招股书:6000万利润从何而来

新浪微博:@淘宝大学特约讲师廖志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jackielzw

京东在除夕当日向美国提交了上市文件,而且宣布首次盈利。不过,作者通过深度挖掘京东招股书背后的数据,原来京东盈利只靠供应链的金融业务和一些补贴盈利,而主营业务并不盈利。另外,作者还指出,京东之前披露的数据有水分,因为跟招股书的数据并不一样。

当所有人都在除夕夜看春晚抢红包迎接马年到来的时候,京东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上市文件,除了突然提交上市申请本身这个新闻外,京东也在开篇很明确的公布其在2013年前三季度已经首次盈利、并获得6000万元的利润。

不过如果仔细翻看京东提交的招股书,则会发现其实这6000万元只是一个账面盈利数字,主要来源是利息收入、政府退税等其他收入,京东的主营B2C业务依然处于亏损3.16亿元人民币的状态。

根据招股书数据,京东2013年前三季度净营收为492.16亿元(包含B2C直接销售、服务等增值业务),较上年度同期的288.07亿元上涨70%。但是在2013年前三季度的运营开支则为495.32亿元,意味着京东主营的B2C业务前三个季度依然存在3.16亿元的亏损。

那么这6000万元盈利从何而来?

在京东招股书其他收入来源项,则明确标注有2.22亿元的利息收入、以及来自其他方面收入为1.64亿元,这总计3.86亿元的其他收入去掉0.1亿元的税后,总共收入则为3.76亿元,刚好比上述3.16亿元亏损多出6000万元。

这部分3.76亿元的收入究竟来自京东哪些业务?京东招股书里并未明确解释。不过有电商行业人士认为,这2.22亿元的利息收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供应链金融业务。

关于京东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易迅网CEO卜广齐曾公开称,京东面对庞大的供应商群体实行1-3个月甚至更长的账期,因此京东账面上积压了大量应付账款,因此就可以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并从中获得利润。

但是这部分业务2014年的钱并不那么好赚,去年阿芙为代表的一些供应商,在微博上公开称京东、苏宁易购等账期太长,并且因此撤出京东商城。而刘强东本人则承诺2014年将调整账期,希望实现和供应商的次日结算,利息收入将直接收到影响。

除此之外,京东主营业务收入源自于其庞大的成交量,其85%的收入来自于消费电子领域,并对此形成的强烈依赖。其应付供货商帐款在总资产中也占到较高的比例。

而众所周知的是,在中国的消费电子的在线销售领域,京东商城和天猫、易迅以及苏宁和国美都存在激烈竞争,这导致这个领域的竞争往往以价格战形态发生,并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只要有任何一家开展促销,其他的所有对手都会强力参与,这也是京东每年都做大促的原因。

这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方面,因为普遍竞争的存在,京东商城无法从这个领域获取高额利润,甚至还需要对此领域进行常态下补贴;而另一方面,京东在这个领域无法构成竞争壁垒和排他性优势,导致其主营业务边界并不存在,极其容易被冲击。

至于另外一部分收入,有投行人士则分析可能来自政府补贴或退税领域,这个每年都会有调整。

这意味着,这些“非核心业务”未来增长状况不容乐观。

但是客观来看,虽然京东2013年前3个季度未实现主营业务盈利,但亏损确实在逐年收窄。

财报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2年京东运营亏损分别为1.03亿元、4.16亿元、14.04亿元、19.51亿元,但2013年前三个季度运营亏损仅为3.16亿元。

这是让不少投行比较欣慰的数据,按照上述速度京东有可能在2013年第四季度、或者2014年第一季度就实现运营上、也就是主营业务的盈利。

刘强东的欢喜冤家李国庆,这样在微博上评论京东上市,“上个月老刘公开说14年不上市,我就不信,并且当时发了微博(建议14年Q1务必在美国上市)。我的每次预测一句就一个:京东要在1万亿的数码品类建立竞争门槛,否则盈利与否主动权则在易讯苏宁国美是否价格战手里。”

2011年至2012年是京东主动打价格战最激烈的一年,2013年则变成苏宁易购、易迅网、国美、当当、阿里巴巴围剿京东。过去一年随着刘强东远赴美国,京东在价格战上面低调了很多,同时在各项投入上也都慎重了许多。

这也是为何京东能把2012年前三季度同比15.73亿元的亏损,减少到2013年前三季度仅3.16亿元的原因。

对比从2009年至2012年运营投入、物流投入、市场费用、技术以及管理数据可以发现,每年投入都在翻数倍增加,但是到了2013年,前三季度的上述每项费用,几乎都没有高出2012年全年各项费用太多。

虽然并没有数据显示京东控制投入是为了实现盈利,但是在电商行业依然竞争的今天,尤其是依然需要大量投入的格局下,京东未来依然面临着巨额投入,比如亚洲一号项目还未完成、比如刘强东还有进军海外的计划,这些都为京东持续大规模盈利形成压力。

就在一个月前,刘强东在公开的媒体见面会强调,当时并无任何上市的计划(此前的说法是2015年前不上市)、并且去美国一年仅仅是单纯的游学。刘强东肯定没说实话,而从这份公开的招股书上,也能发现之前披露的一些数据也有水分。

比如2011年5月刘强东在微博上预计,全年营收最高或达300亿元,而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京东商城2010年营业额达102亿元。根据招股说明书,这两个数字分别是211.29亿元和85.83亿元。

同样缩水的还有京东快递员的数量。在2011年,京东就曾声势浩大的宣布其配送团队已达2万人,并计划在2012年达到4万人。而根据招股说明书,截至2013年9月31日,京东快递员数量为1.8万人。

虽然目前赴美上市的资本窗口打开,但是四大在中国被暂停业务则让赴美上市、尤其是估值方面蒙上一层阴影,目前京东并未披露发行股份数以及价格区间,但是外界对其市值的预估并不乐观,有投行悲观预计在80-120亿美元左右,乐观的则在150-200亿美元左右。

无论如何,京东依然面临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新浪微博:@淘宝大学特约讲师廖志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jackielzw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