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麒宇,陈麒宇讲师,陈麒宇联系方式,陈麒宇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陈麒宇:“做大做强”,还是“做精做美”?
2016-01-20 48424
       拿破伦一句“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今在商界已经翻版为“不想做大做强的老板不是好老板。”从商学院派到江湖派,都反复引用500强的案例宣扬这样的观点:要“做大做强”。煽动得企业气血上攻,不管大象还是蚂蚁,都赫然打了出:“做大做强”的旗帜。这到底对不对呢?
     
       其实,做大做强是目标,但却不是唯一目标。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目标的话,那就是你一定要明白你真正要的是什么、能做什么。比如说,如果你是关老爷,那就用青龙偃月刀;如果你是小李,那就用飞刀。假如你是小李却非得要耍青龙偃月刀,那就算累死你,你也玩不转,这可不是一般的费劲儿。当然,让关老爷背着12把小飞刀冲锋陷阵也不行,小材要大用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说,做事要做自己擅长的,选择要挑自己适合的。那么,怎么才算得上适合?“做大做强”还是“做精做美”?换个角度想想,没必要非得弄个绝对值,或者这二者并不冲突。
     
     
     
      “做精做美”要追求,“做大做强”不强求
     
        很多时候,企业家们总会有一种错觉,认为“做大做强”了就很难“做精做美”,反过来也是这样,所以在潜意识当中就会划上一个“≠”,要么“做大做强”,要么“做精做美”。真的是这样吗?未必,这两者是完全可以划“=”的。“做大做强”与“做精做美”不是一种对立,而是互为因果。如果标识出来的话,可以从三个指标来表述,一个是动因性的指标,一个是过程性的指标,一个是结果性的指标。
     
        动因性指标就是“做精做美”,它是企业得以启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象一点的说,它就是“做大做强”的根与源,没有精而美就没有大而强,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过程性指标就是客户满意和员工幸福。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管理是企业的防火墙,保证企业健康运行,市场是企业的生命源泉,没了市场也就没了生存。而要保证管理和市场不出问题,让员工有幸福感,让客户有满足感就显得非常重要。当企业“做精做美”了,客户满意和员工幸福都实现了,“做强做大”也就自然而然的了。
     
        所以,做精做美是一目标,做大做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不可以强求的。就像让你儿子以成为爱因斯坦为目标,不如以做一个好孩子为目标,否则这辈子就始终是痛苦的。忽然想到春晚的小品,不禁想笑。小沈阳说:“人生最大痛苦,是钱还在,人没了”;赵本山说:“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人还在,钱没了”。其实本山师傅和沈阳徒弟如果研究一下企业家的痛苦,可能会发现更大的秘密。“企业家最大痛苦是:钱还在,快乐没了”;比这更痛苦的是:“人和钱都在,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其实,想不痛苦很容易,“做大做强”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把“做精做美”放第一。那么,怎样“做精做美”?十六个字:抵制诱惑,重视机会;错位经营,甘做配角。
     
        抵制诱惑,重视机会
     
      “做大做强”有两根理论支柱: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生态学的弱肉强食法则。但理论经常被现实雷倒:最大的不一定最强,最强的未必活得最长。恐龙与蜥蜴相比,大的强的被淘汰了;大象与蚂蚁相比,大的活了6000年,正在濒临灭亡,小的活了1亿年了,至今是干灭不亡。相扑运动员与普通人相比,够强的了,但日本普通人比相扑运动员的寿命长28岁。
     
       况且从统计数据上看,欧美、日本、中国的企业,大企业的数量不超过10%。那么90%以上的中小企业如果都“做大做强”,还有活路吗?如果不“做大做强”,有活路吗。“有啊”。一位美国管理学家保?伯林翰研究了十四家“小巨人”企业后,发现了企业经营的新境界:不扩张也能成功。当企业面临资本扩张、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时,他们大智知止,控制自己的速度和“身高体重”,不求“做大”,甚至不求“做强”。结果呢,不仅没有被大企业吃掉,反而比好多大企业活得还滋润。其中有一家叫做巴特勒的公司就是这样。
     
        在许多企业高喊:“加油,再造一个微软,再创一个花旗”时,巴特勒建筑公司在抵制住诱惑,控制住速度,25年间不断进步。2001年,公司营业额突破1个亿大关,2002年达到1.75亿,增幅达40%,2003年公司主动控制增速,将营业额控制在1.55亿,公司得以休息;但2004年,营业额又突破2个亿,公司又采取对策,2005年控制在1.95亿。——当企业不需要打兴奋剂也能高成长的时候,那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发展。
     
        根据我多年来做企业顾问的经验:小企业之死,大部分是死于营养不良。大企业之死,大部分是死于营养过剩或机会中毒。所以,抓住机会,但不要迷信机会,甚至有的时候需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一下机会,放弃一些机会。要学会放弃,不是所有的馅饼都能够充饥,也许它会噎的你喘不过气来。
     
        错位经营,甘做配角
     
        许多小企业之所以热衷于“做大做强”,就是担心会被强大者吃掉。其实无须担心,欧美日本90以上%的企业都是小企业,这么多年也没有成为大企业的一统天下。这说明了什么?小企业完全可以“小而不弱”,只要懂得错位经营就一定能做出特色。
     
        有一家感恩餐厅,在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时,没有做大做强,而是做出特色。由此脱颖而出,成功的站稳了脚跟。它怎么做的?关键是建立了自己的五项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互相关心、关心顾客、关心社区、关心供应商、关心投资者,且五项关心的程度依次递减。”然后将这种文化外化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中去。顾客情有独钟的理由不是因为它强,更不是因为它大,而是因为“不可思议的个性化”。而个性化,永远是大企业的软肋。有人说:“大象固然可以跳舞”。当然了,“大象固然可以跳舞,但再跳也跳不过松鼠”!
     
        另外,还要甘做配角。做小弟最怕人家瞧不起,总愿意摆大哥的派头。许多企业羞于说自己是小企业,耻于说自己是民营。区区几千万营业额,也在名片上堂而皇之地写上“XX集团”。其实你集个什么团啊?真正的大哥越来越不在派头了。你看80年代的香港片,大哥前呼后拥;当今的片子,大哥都是深藏不露。苹果一年的营业收入超过500亿美元,人家没叫集团,叫“苹果股份有限公司”;IBM1000亿美元的营业额,人家叫“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其实,对一部分企业来说,以“做大做强”为目标,不能说错,因为它可以鼓舞人心,可以指引方向。但是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做大做强”,就违反了经济生态的基本规律:在产业链中,有主角,也有配角,都做主角,谁来做配角?没有配角,还有大戏吗?你本来就缺少做大做强的基因,狂吃了“做大做强”兴奋剂,不就像吃了 “摇头丸”,初期躁动不安,继而发疯不止,最后骤然倒下?——在美国譬如雷曼,在日本譬如八佰伴;在中国譬如三鹿。盲目贪大求快,看来不是“农夫山泉,有点甜”,而是“醉汉攀岩,有点悬”!
     
       做大做强为梦想有错吗?我想只要不是脑残,这个理儿,你一想就明白:假如只有一个恐龙的梦想,这世界将会怎样?到处都是恐龙化石嘛。干吗都以500强为榜样?聪明的艺人避免和别人“撞衫”穿一样的衣服;聪明的老板也不会和别人“撞梦”,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同一个花园,不同的生长。你不能做狮王,还可以做一只野狼;你不能做航母,还可以做潜艇;你不能做牡丹,还可以做杜鹃。中国经济的成熟,需要管理学家的成熟,更需要企业家的成熟。企业要有更多的选择,不“做大做强”,还可以“做精做美”;不做500强,还可以做500年……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