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红,赵继红讲师,赵继红联系方式,赵继红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管理改善落地实战讲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赵继红:影响企业员工心理问题的分析
2016-01-20 62862

本人从事多年的企业管理咨询和心理咨询发现:员工心理产生不健康因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社会的,来自于企业的,也有来自于家庭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压力引起:在工作中,当环境条件提出的要求超出一个人的能力和资源范围时,人们会感到紧张,这是一种由于对潜在危险(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意识及如何消除危险而产生的精神和生理状况。科学研究发现,压力过大将直接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肠胃溃疡等疾病,以及手脚麻木、肌肉酸痛、偏头痛、容易疲劳等各种亚健康症状,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由于压力的困扰,造成如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高以及体力衰竭、精神恍惚、效率下降、抑郁症和自杀等一系列心理和病理的后果,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然而,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保持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同程度地给员工施压,诸如:不能完成任务就扣奖金,违反公司规定的就下岗,公司改制等等都给员工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心理就极易产生很多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从而引发心理不健康因素。同时,毕业新生不适应比较艰苦的工作环境又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改变现状,心理时常处于矛盾和郁闷中,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心理调节的不平衡从而产生疾病;另一部分人则是长年在外地工作的人员,因为学历不高,家乡就业机会不多,只好选择外出打工,与家人长期分开,缺乏家庭的温暖,时间长了就容易滋生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进而诱发心理疾病。

()家庭引起:中国内地的大部分已婚人员都是背井离乡出门到外地工作的,这就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家庭矛盾。由于与伴侣长期分居,不少夫妻往往因感情淡化而导致感情破裂,最终走上离异之路,也有的因为无法分担家庭事务,如照顾小孩、老人等而导致矛盾激发,最终引起家庭破裂。家庭的种种困扰使得员工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多数员工因无法承受而直接导致心理不健康。

()社会引起:社会上许多人对外地打工人员存在偏见和不理解,认为这些人都是农民工或是素养不高,称他们为打工仔什么的。他们往往在社会上不受人尊重,有的甚至找女朋友都很困难,因此,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更甚者会发展成自暴自弃,导致心理疾病。员工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社会、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保持社会和家庭和谐、稳定,祖国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企业的员工必须有良好的心理条件,那么如何维护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呢?

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引导社会对员工职业的理解和帮助:社会的舆论导向应多正面宣传企业职业,360行行行出状元。由于企业的员工大多背井离乡工作,往往归属感被忽视,工作成就感被遗忘。社会舆论导向应更多正面宣传平凡岗位及普通职业涌现的先进人员和事件,使企业员工在社会上被关注,从而消除心理潜在的不健康因素。

(2).提高企业员工的待遇:待遇是一个人的价值体现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提高企业员工的待遇,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该职业的认同感,使人们产生成为企业员工的渴望、羡慕企业员工等。这样企业员工在社会上的地位就会得到提高,从而使企业员工本身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得到满足,增加人们对企业职业的关注和了解,达到理解的效果。

(3).企业要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制度,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制度,调节员工的情商。

(4).设立员工心理辅导机构:目前我们的社会与以前相比更广泛地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各种心理医疗机构也随之兴起,中央电视台开设了关于心理问题的栏目心理访谈,为人们排解心理障碍问题,足见人们已意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了。那么作为出现心理问题较重的企业员工队伍,也应该得到专业的、良好的心理辅导,以达到身心健康,为国家建设多作贡献。设立心理辅导机构的形式可多样,有条件的可在项目部单独设立,没有条件的也可联合几个项目部共同设立,或是由企业行政人事部门与医院、高校的心理专家合作,定期到企业进行心理咨询服务,这样,就可以给员工们搭建良好的心理治疗平台,及时调节员工心理,解决员工的心理障碍,使员工能以健康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工作。

(5).加强职工之家建设:职工之家是当前企业广为推行的一种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的方式,它能使员工在工作之余得到放松,打发闲余时间,缓解精神压力。职工之家的主要是开设一个固定的场所,组织员工开展各种文娱、体育等活动,如:下棋、打牌、唱歌、跳舞、打球等等。加强职工之家的建设就是加强员工的精神建设。

(6).关爱员工:员工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因此,企业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对员工进行精神上的奖励和鼓励,如逢年过节到一线慰问、发表扬信、感谢信等,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从而得到自我满足,促进心理健康。

(7).加强沟通,尊重员工权益:沟通是获得信息的手段,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沟通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沟通应是企业管理者的基本功,企业党组织要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会、政工干部必须提高沟通能力。要善于与职工沟通,对不同的员工讲究不同的沟通方法。要尊重员工的隐私权利,保障员工休假、休息的权益,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8).实行轮休制度:在不少企业,由于交期紧、任务重,员工无法得到正常的休假,使员工精神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下,不利于保持心理健康。实行轮休制度,让员工有休息时间,与家人团聚,放松身心。同时,可对不能轮休的员工,安排其家属到企业探视,使他们安心、放心工作。

(9).员工要学会自我调节人都是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所以,企业的员工们应该学会如何调节自我情绪的变化,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几种看法供大家参考。

(1).学会转移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是产生心理疾病的根源,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就会产生心理障碍从而引发疾病,因此,必须对不良情绪进行转移。转移的方法很多,比如,早晨到安静的地方高声大喊或进行百米冲刺跑等进行发泄,转移不良情绪。

(2).培养良好的爱好。爱好是陶冶情操的良好途径,有利于调节人的情绪,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比如爱好音乐、棋艺等有助于人的冷静思维的形成,球类、武术等有助于宣泄心中闷气。所以,企业员工应该培养一种或几种良好的爱好。 

(3).构建和谐家庭环境。企业员工的心理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那么协调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理解、宽容的能力,化解矛盾,让家庭其乐融融,相亲相爱,对企业员工的情绪稳定是至关重要的。经营好家庭,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员工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当然,构建和谐家庭环境需要家庭的各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所以笔者真心希望,我们的亲人多给奋战在祖国企业一线的建设者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爱。健康就是生产力,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是一个社会永恒不变的主题,关系到国民素质和民族的未来。追求健康也是每一个人的共同理想,同样也是企业员工们的愿望,因此,为了又好又快地进行现代化建设,解决企业员工们的身心健康问题已刻不容缓。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