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朱华讲师,朱华联系方式,朱华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行业:银行、医药专业:销售、管理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朱华:从廖化看普通人的成功之路 (朱华)
2016-01-20 71270
中国有句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不以为然!
正史上的廖化
《三国志·廖化传》如是记载:“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先主薨,为丞相参军,后为督广武,稍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以果烈称。官位与张翼齐,而在宗预之右。咸熙元年春,化、预俱内徙洛阳,道病卒。”
野史上的廖化
《简明演义传记》做如下记载:蜀右车骑将军。初为黄巾贼,从张角反,后角败死,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关羽千里寻兄,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远欲与化各分一人为妻,化欲送归,远不从,化杀之。化欲从羽,羽不从,化乃拜别,自引人伴投山谷中去了。及先主入蜀,化引军投,先主教其佐羽守荆州。后羽攻襄阳,以化为先锋,数有功劳。及荆州失,化突围往上庸、成都求救。先主起兵伐吴,化随之。及后主践祚,化为飞卫将军,以副将随丞相亮北伐。后又同关兴共为先锋,屡立战功,曾杀败魏督司马懿,得其金盔,录为头功。亮薨,化又数为先锋,从姜维北伐。后为右车骑将军,守汉中。 炎兴元年,蜀亡,化从维诈降魏将钟会,事败,化、董厥皆托病不起,后皆忧死。
时人:“前有王、句,后有张、廖。”
廖化的经历
从上面正史和演义中可以看出,廖化在三国英雄里,出身并不是很好,“初为黄巾贼,从张角反,后角败死,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 。为前将军关羽主簿”,说明他的起点也不是很高,只是关羽的一个秘书。但是到后来,就是这个普通的廖化却颇为出息,“稍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以果烈称。官位与张翼齐,而在宗预之右。”从《三国演义》里可以看出,廖化还是三国里较为长寿的一个,至少活了七十多岁,这个年龄较同时代来说,算得上高寿。
一个普通的下级军官,还当过叛贼当过强盗,最后高居庙堂,名垂青史。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在他的身上到底有哪些优秀元素?对于今人又有哪些启示呢 ?
廖化的选择
一个战火纷争时代,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不存在什么安稳的,可以选择的只有逃避和参与。廖化选择了参与。在廖化的内心知道,参与意味着机会。
廖化一生做出了六次选择。第一次选择是选择了黄巾军,从张角。第二次选择是张角兵败之后,他选择了一个暂时的生存的地方,和杜远一起做了一段时间的强盗。第三次选择是杜远抢了刘备了两个老婆,他杀了杜远,准备投奔关羽,关羽没有收留他,“欲从羽,羽不从,化乃拜别,自引人伴投山谷中去了。”第四次选择是在刘备入川之前,“先主入蜀,化引军投,先主教其佐羽守荆州。”这次选择是廖化一生的转折。第五次选择是关羽兵败之后“羽败,属吴”,他暂时选择了投降吴国,准确的说应该是诈降。第六次选择:学他的老领导关羽,从吴国回到蜀国,千里走单骑.“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携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从此以后,廖化就一直在蜀国发展,终成正果。要提醒的是,他从吴国到蜀国还带上他的老母亲。
廖化在这六次选择里分别选择的是参与,等待,果敢,机遇,忍受,坚毅!他在想或者是无意识的做到了。与其消极避世,不如积极参与;与其颠倒琉璃,不如持手等待;与其优柔寡断,不如果敢出击;与其静观其变,不如抓住机遇;与其玉石俱焚,不如忍辱负重;与其终老山林,不如老骥伏枥。六次正确的选择,成就了廖化的一生。
胜者为王?剩者为王?
廖化的启示
普通的廖化,普通到历史上的记载都非常少。他没有关羽之威,张飞之勇,马超之锦,姜维之胆。他既不是刘备诸葛的底班,他也不是汉中西川的名宿,他既没有马超姜维一样的出身,他也没有黄忠魏延一样的猛悍。廖化就是普通的廖化,放到今天,他就像你我一样的普通。
那么廖化到底给我们那些启示呢?
成功是一辈子的事情。成功的过程是一步一步累积的过程。成功者是积极的行动者参与者。如果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那么,就做一个优秀的跟随者吧。当然,如果你想作为一个成功者,你还必须要学会选择,包括选择忍辱负重。
坚持就是胜利。廖化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