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文,王树文讲师,王树文联系方式,王树文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王树文 2019年度中国200强讲师
著名项目管理实战导师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王树文:原创小说连载《培训师之路——林威威职业转型记》(09)
2016-01-20 7447

《培训师之路——林威威职业转型记》(连载-09)

第二章:厉兵秣马

(课程结尾——豹尾)

直入主题开场。”学员们齐声回到道。李语堂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

十分钟课间休息之后,李语堂老师对上半场的课程进行了小结,接着开始了本次课程的第二个核心模块:如何进行课程结尾。

李语堂老师言简意赅地引出了课程的第二个核心模块,接着重点说道:“课程有开场,就有结尾;开场很重要,结尾也很重要。”

“老师,您刚才用‘凤头’二字概括了‘课程开场’,非常形象;那结尾呢?”一男生急切地举手问道。

“你非常善于联想,很好。这个问题我们等会儿一起来寻求答案。”李语堂老师接着说,“我们首先来思考一个问题,课程结尾应该具有怎样的特征?”

一个声音从旁边的小组传过来:“再一次让参加培训的学员相信本次花钱、花时间来听课,真的很值得!”

林威威一看,是之前的那位矮个子男生在抢先发言。

此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发表各自的观点。

有人说:“铿锵有力。”

有人说:“前后呼应。”

有人说:“理性和感性相结合。”

有人说:“充满正能量,能激发学员的行动力。”

……

同学们发表着各自的主张。

“大家都回答得很不错。”李语堂老师归纳总结道,“课程结尾主要是让学员加深对课程核心内容的印象,同时号召和鼓励学员在课后能马上采取相应的行动去学以致用。因此,课程结尾一般应具有四个主要特征:铿锵有力、前后呼应、激发行动和理性感性相结合。”

“所谓铿锵有力,是指总结时语言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所谓前后呼应是指课程最后总结的观点与课程中阐述的观点应该保持前后一致;所谓激发行动是指要激发学员内心深处的动机,能激励他们自动自发地去学以致用,不要只是听听激动、想想感动、总是在心动、就是没有行动;所谓理性感性相结合,是指课程结尾既需要有对课程内容、知识点的理性总结,也需要有对学员行动的感性激励。”李语堂老师进一步补充说道。

“根据我们刚才总结的课程精彩结尾的四大主要特征,那我们在进行课程结尾时,主要应该讲哪些内容呢?”李语堂老师说,“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时间,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组员来呈现你们的观点。”

一阵热火朝天的分小组讨论之后,各小组代表开始陈述本小组的见解。

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李语堂老师总结道:“课程结尾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建议学员课后如何实践这些所学内容以及激发学员的行动热情。”

“回应我们前面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有哪一位朋友能用两个字概括一下课程结尾?”李语堂老师问道。

“豹尾。”勇敢哥举手回答道。

“掌声!”李语堂老师用手一挥,语气激昂地号召道。

林威威看到勇敢哥骄傲地挺了挺身子。看来,课堂上,对学员的表扬和激励与在工作中对下属的表扬和激励是一样的,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你能不能解释解释为什么要用‘豹尾’来形容课程结尾呢?”李语堂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勇敢哥说。

“因为豹尾强劲有力。课程结尾也应该强劲有力、有鼓舞人奋进的气势。”

这次李语堂老师带头给勇敢哥鼓起了掌。

本模块的最后,李语堂老师给大家总结和示范了课程结尾常用的六种方式:通过故事结尾、通过小游戏结尾、通过引用名人名言结尾、通过发人深省的话语结尾、通过催人奋进的激励语言结尾和直接总结课程内容结尾。李语堂老师指出:课程结尾的方式需要依据课程主题、学员类型等进行选择,要做到与整个课程浑然一体。

老师的课程在学员们的掌声中,迎来了1200下课铃声的敲响。(未完待续)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