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映梅,杜映梅讲师,杜映梅联系方式,杜映梅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人力资源管理系列课程 九型人格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杜映梅:从“富士康事件”看新生代员工管理 (上)
2016-01-20 67253

从“富士康事件”看新生代员工管理

         富士康的“连跳”事件,让这家台资企业进入了公众的视线,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舆论热议。

       从续的新闻报道中看到富士康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包括郭台铭亲自召开媒体见面会、邀请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等。其中有两则新闻尤为抢眼:一说富士康的宿舍防护栏再加高2,以防止员工跳楼。另一则富士康在61将基层员工的薪资上调30%以上,5天之后,再次将经考核合格的一线员工的基本薪酬由1200元调升至每月2000元,升幅达60%

          按照这种逻辑,那些栏杆低的企业,那些生产线基础薪酬偏低的企业,岂不都存在员工跳楼的风险?可是为什么“十二连跳”偏偏发生在富士康而不是其他企业?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薪酬和护栏究竟需要多高,才会杜绝跳楼事件的发生?

         显然,这两个“高度”治标不治本。

          那么,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呢?

         在一项名为“您认为富士康频发跳楼事件的原因是什么?”的网络调查中,结果显示:缺少关爱41.4%、社会压力30.1%、工资低15.7%、说不清楚12.8%

        由此可见,人们没有将“工资低”作为第一原因。这个社会上,比富士康员工工资更低的人一定存在,是否这些人都会因为工资低而去跳楼?显然不会。很明显,在“工资低”的情况下,有更为重要的原因,其中核心的就是“缺少关爱”。

          员工“缺少关爱”,凸现的是企业文化和管理问题。从企业文化层面看,当一个企业倾向于把员工当机器,而忽略了员工本身,员工就会感受到企业冷漠,进而形成群体性心理抑郁。从管理角度看,当一个企业倾向于控制和命令的管理方式,而很少尊重员工感受,这样的管理与其说是“军事化管理”更不如说是冰冷管理。

         如此看来,富士康,这家80后、90后员工占大多数的世界500强企业,遭遇“连跳”事件并非偶然,它作为长期矛盾的引爆点,正向现代企业管理者提出血的警示:新生代员工管理何去何从?

职场“80后”--- 认人欢喜让人忧

在时下的社会语境中,最流行的管理用语即是“他们连起码的归属感都没有,就更不用说对企业忠诚了”,谈到让人“爱恨交织”的“80后”,管理者们忧心忡忡。

1、忠诚度缺失是最大问题

      忠诚度的缺失,反映在工作中就是跳槽频繁任心不、敬业度不够80后往往把自己企业想成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感觉不爽,跳槽就跳槽,毫无顾忌。

     然而,脱离表象,我们要深思 ,为何“80后”员工会有如此之高的跳槽率?原因很简单:他们不再是为企业工作,而是为他自己的职业生涯工作,为他自己的成就和在退休的时候有很好的养老待遇而工作。试问,既然为自己,又有何不能理解呢?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80后”树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他们不委曲求全于一个岗位、一个老板、一个机会或一个专业,实际上这种高频率的选择是他们对“自由”的内涵和外延赋予新的认知和定义,这不仅仅是一种概念,更是日常实践;他们敢于挑战任何领域先定的权威,其目的是寻求一个能够容纳他们主见的生活或职业空间。

2“薪酬”决定执行力

   工作效率低、缺少团队精神、抗压能力差、缺乏耐心。

       80后喜欢随性的工作方式,最好是边听音乐边聊天边工作。

      前不久,朋友的公司正上线一个新项目,差不多过了一个星期,还没有一个人提出新创意。无奈之下,朋友说,谁先想到就奖励谁5000元。果第二天一早,那些80后员工都没来上班,后来打电话才知道,昨晚他们熬了整个通宵,一晚上就把事情搞定了。

   在80后员工心目中,员工不再是单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螺丝钉”,他们更加重视企业的薪酬制度是否得到严格执行,更在意做出成绩之后,及时予以激励,并表现为对其个人价值的认可。

3、价值观鸿沟巨大

   要求多怕吃苦、藐视权威、情感脆弱。

  60后、70后的价值观与80后的确有很大不同,比如前者可以先干活,后计回报,而80后则先讲条件再干活。

   我们还发现,在工作中,80后更爱提问题,喜欢挑战主管的想法;虽然很多好创意都出自80后,但当他们被否定时,一般不愿妥协,更不愿承认自己失败。

    80后希望被认可的欲望非常强烈,这使他们更容易遭受挫折,心理健康问题也更加突出。对于管理者而言,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援助不可或缺。

  总而言之,企业存在的种种困惑,归根结底是因为对80后缺少正确的认知,唯有真正了解他们,才能有的放矢,用其长,而避其短。(待续)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