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得良,周得良讲师,周得良联系方式,周得良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TWI认证讲师、MTP认证讲师;CMMI、ASPICE、IS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周得良:CMMI3 PA之组织过程定义(OPD) 过程域解释和实施指南
2016-01-20 49765

CMMI3 PA之组织过程定义(OPD) 过程域解释和实施指南

组织过程定义的目的是建立并维护可用的组织过程资产与工作环境标准。并且通过收集各个项目的信息,使过程资产不断得到积累,持续改进OSSP,使组织长期受益。

OPF主要关注要有人来负责过程改进的工作,OPD关注的是组织级要有组织资产库作为整个组织的知识库。

什么是组织资产库,简单的说就是对组织有用的东西都可以纳入到组织资产库中,组织资产库可以包含:过程(标准过程与流程、规章制度与指南、模板等)、生命周期模型、裁剪指南、组织级度量数据库、建立组织(经验)资产库、工作环境标准等。

建立组织度量数据库:项目数据的积累;各项目数据积累起来放到组织级数据库(最大、平均、最小);开发一些表(汇总各项目的项目度量表中数据,那些数据,商业目标和经常出现问题)

建立组织(经验)资产库:(过程改进经验、项目经验和样例等);

工作环境(组织级和项目级都要有):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和工具等,保密和安全的环境;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

 

如果把OPD进行扩展,就是一个组织如何进行知识管理的问题了,知识可以包括两类,非技术类和技术类,非技术类包括:标准过程和流程、规章制度和指南、模板、组织过程改进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组织度量数据等等,技术类包括:设计、代码库、重用组件等。组织除了要对知识进行分类外,还需要建立知识的收集、分析、存储、使用的策略及具体可操作的办法。

 

特别提示:过程定义不是将CMMI实例化

现在很多企业的做法是

1.决定实施CMMI

2.EPG接受培训,理解CMMI

3.EPG根据自己理解的CMMI和实际情况开发一大堆漂漂亮亮的过程文档、流程图、作业指南、表格、模板、检查单等。

4.大家边听着EPG的解释(包括培训、答疑),边执行这些过程标准,然后审计(内、外)。

CMMI不是过程模型,而是过程改进模型,完全根据CMMI模型定义过程(将其实例化)不考虑公司实际的最佳实践,是错误的做法!

所谓"定义"过程是根据CMMI模型和将过去、现在过程改进的实际的最佳实践记录下来、写下来、文档化下来。

很多新的EPG在做了一段时间后无奈的发现自己居然沦落成了一个过程标准解说员、甚至文档管理员。当发现自己工作大部分时间是面对文档时,已经走偏了,我认为EPG主要应该关注两个方面:1.全员主动积极的过程改进意识和质量意识的提升,更多要做的是促使质量经理加强质量意识建设、研发经理加强经验教训积累、人力资源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2.帮助研发人员解决研发过程中面临的最严重的实际问题(当然是解决方案要上升到过程高度,而不应是单个问题或个人)。

通过收集过程改进建议、经验教训总结、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经过几年的积累,在这几年中有意无意的将这些经验教训文档化下来,最终形成过程标准。

事实上我们没有用CMMI时,大家也经常在做定义过程的事,例如,你去财务报销,一般会问财务或其他同事,他们会告诉你在哪拿单、填单、找谁签字等流程,这些人被问得多了,为了省事就会写个指南供以后新人看,最后形成了报销的规程。

目前很多企业一开始就定义一大堆过程标准,过程标准所描述的那种过程与实际过程相差十万八千里。然后请高级领导来开个动员大会,告诉大家我们要搞规范化管理,要从人治转到法治(这点最错,过程标准不是用来限制人的工作的,是用来做经验教训积累的.),要大家按过程标准去做,工程师都很听话,乖乖的按过程标准一步步都做了,该写的文档一个不少,但写了就再也没用过了,需求跟踪矩阵做得好详细,但评审时没人用、变更时没人用、没人愿意去更新。

过程改进不是一蹴可就的,要慢慢积累。仅仅根据CMMI标准定义过程标准,那是想一步登天。

很多人刚接触CMMI说看不懂,原因是CMMI里面所讲的一些实践或子实践背后的工程知识、项目管理知识等等以前并未接触过。事实上这些应该是EPG工作的基础知识,不是看不懂CMMI,是不懂CMMI背后的一些与特定工程、管理知识相关的内容,你看不懂就是你还不够格做EPG,应该再看看专业相关的书籍、文献,在回头来看CMMI,举个例子,很多人问我关于操作场景,为什么CMMI那么重视,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做,推荐你看看《交互设计之路-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如果已经了解过这些工程、管理知识,再看CMMI,你会发现CMMI就那回事,只是一个检查单而已、里面的SP、GP只是一些检查项,用来找研发企业过程问题的。只是工具,很多东西它没有告诉你。EPG要做的是首先自己学习这些工程和管理知识、然后将它们散播到各专业的核心人员大脑里去,等一些专业人员都掌握了他们本该掌握的这些专业知识后,再来做改进,就变的顺理成章,大家的参与热情也会很高,因为这些专业人员自己就会发现这些方法和知识是可以将自己工作做得更好的,自己以前的做法不够专业,往往自己就会主动的想办法改进。EPG要做的是促进这个从知识引进到转化成生产力的过程加速进行。

过程标准的定义是根据CMMI模型和将过去、现在过程改进的实际的最佳实践记录下来、写下来、文档化下来。是经验教训的知识积累过程,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CMMI模型"实例化"的过程.

 

SG 1 建立组织过程资产

SP 1.1 建立标准过程

SP 1.2 建立生命周期模型说明

SP 1.3 建立裁剪准则及指南

SP 1.4 建立组织度?数据储存库

SP 1.5 建立组织过程资产库

SP 1.6 建立工作环境标准

 

SG1建立和维护组织标准过程集。

 

SP1.1 建立标准过程

建立和维护组织的标准过程集。

典型的工作产品

1.   组织标准过程

 

子实践

1.分解标准过程为构成的过程组件,使详细到足以了解并说明过程。

每个过程组件包含一组紧密相关的活动。过程组件的说明可能是供填写的样板、供完整组合的组件、供进一步细致化的抽象概念,或供定义或不经修改即可采用的完整说明。这些组件以充分详尽的方式说明,以致于过程经完整地定义后,经过适当培训与具备技能的人员能够一致地执行。过程组件举例:规模估计的模板、同行评审的方法、管理评审的模板;

2.识别每一过程组件的重要要素(属性)。过程的角色适用的标准,适用的程序、方法、工具及资源,过程性能目标、入口准则、输入、产品与过程度量、验证点(例如:同行评审)、输出、接口、出口准则;

3.识别各过程组件的关联。如过程组件的次序、过程组件之间的接口、与外部过程的接口、过程组件之间的相依性。说明过程组件之间关联的规则叫做“过程架构”。

4.确保组织标准过程是遵循适用的政策、过程标准与模式,以及产品标准。遵循适用的过程标准与模式,通常以制作组织标准过程与相关过程标准及模式的对照表来证明,而且这个对照表可作为未来评估时有用的输入资料。

5.确保组织标准过程能满足过程需要与组织目标。有关建立并维护组织过程的需要与目标,请参考组织过程焦点过程域,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6.确保组织标准过程中的各个过程,都能恰当地集成。

7.文档化组织标准过程。

8.对组织标准过程执行同行评审。有关同行审查,请参考验证过程域,以获得更多的信息。9.必要时,修订组织标准过程。

 

SP1.2 建立生命周期模型描述说明;

建立和维护被批准用于组织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描述。

常见的生命周期有:瀑布模型、螺旋模型、进化模型、增量模型、迭代模型等。

典型的工作产品

1.生命周期模型的说明

子实践

1.根据与组织的需要,选择生命周期模型。

2.文件化生命周期模型的说明。生命周期模型可以成为组织标准过程说明的一部分文件,或独立成另一文件。

3.对生命周期模型执行同行评审。有关执行同行评审,请参考验证过程域,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4.必要时,修订生命周期模型的说明。

 

SP1.3建立裁剪准则和指南:建立和维护用于组织标准过程集的裁剪准则和指南。裁剪准则及指南说明下列事项:

如何使用组织标准过程集及组织过程资产,以产生已定义过程;

已定义过程必须满足必要的需求(例如:对于任何已定义的过程必须是组织过程资产的子集);

列出可选择的项及选择的准则

必要按照文档化过程进行裁剪

确保全组织过程的适当一致性与已定义过程的要保持弹性之间,须作平衡。弹性是需要的,以满足范围的变量,例如:专业领域,客户特性,成本、进度及质量取舍分析,工作的技术难度,以及执行过程的人员经验。在组织中须有一致性,以能够适当满足组织标准、目标及策略,并且能够分享过程数据与过程经验教训。

裁剪准则与指南允许标准过程就是已定义过程,不需要裁剪。

典型的工作产品

1.  组织标准过程的裁剪指南

 

子实践

1.识别用以定义组织标准过程的选择准则及程序。准则与程序举例:由组织核准的生命周期模型选择的准则;组织标准过程选择组件的准则;为了适应特定过程的特性与需求,定义选定生命周期模型与过程组件的程序。定义行动:举例:修改生命周期模型;组合不同生命周期模型的组件;修改过程组件;替换过程组件;重新排列过程组件的顺序;

2.识别文件化已定义过程的标准。

3.针对组织标准过程的需求,识别用以提出豁免权及取得豁免权核准的程序。

4.文件化组织标准过程的裁剪指南。

5.对裁剪指南执行同行评审。有关执行同行审查,请参考验证过程域,以获得更多的信息。6.必要时,修订裁剪指南。

 

SP1.4 建立和维护组织度量数据库。

典型的工作产品

1.组织标准过程的通用产品与过程度?元的定义

2.组织度?储存库的设计说明

3.组织度?储存库(即储存库结构及支持环境)

4.组织度?数据

 

子实践

1.决定组织储存、取用及分析度?的需要。

2.定义组织标准过程中产品及过程的通用度?。

通用度?是根据组织标准过程而选出。所选定的度?是有能力提供过程性能的可视性,以支持预期的商业目标。共同通用度?可能会因不同的标准过程而不同。

度?的操作定义说明搜集正确数据的程序及在过程中的资料搜集点。通用度量举例:工作产品规模大小(例如页数、代码行数等)的估计值;工作量及成本(例如:人时)的估计值;规模大小、工作量及成本的实际度量;质量度量(例如:发现缺陷的数量、缺陷的严重程度);同行评审的覆盖度;测试的覆盖度;可靠性度量(例如:平均故障次数)有关定义度?,请参考度?与分析过程域,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3.设计及建立度?储存库。

4.识别储存、更新及取用度?(数据)的程序。

5.对于通用度?的定义,以及储存与取用度?(数据)的程序,执行同行审查。有关执行同行评审,请参考验证过程域,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6.将指定的度?(数据)放入储存库。有关搜集与分析资料,请参考度?与分析过程域,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7.使过程度?储存库的内容,能够让组织及恰当地使用。

8.当组织需求变更时,修订度?储存库、通用度?及程序。通用度?需要修订的时机,举例如下:新增过程;修订过程及需要新过程度?;需要更细节的数据;需要更具清晰度的过程;需要淘汰的度?;

 

SP1.5 建立和维护组织过程资产库。组织过程资产库的数据项:过程方针、过程描述(规程、标准过程与流程、规章制度与指南、模板等)、生命周期模型、裁剪指南、组织级度量数据库、组织过程经验教训和过程帮助资料、工作环境标准、开发计划和质量保证计划、培训资料等。

 

典型的工作产品

1.组织过程资产库的设计

2.组织过程资产库

3.已选定将要放入组织过程资产库的数据项

4.组织过程资产库数据项的目录

 

子实践

1.设计并建立组织过程资产库,包括组织过程资产库的结构及支持环境。

2.识别数据项纳入组织过程资产库的准则。纳入的数据项主要依据它们与组织标准过程的关联性。

3.识别储存与取用数据项的程序。

4.将已选择的数据项纳入组织过程资产库中,并编入目录,使之容易参考及取用。

5.使数据项可供各使用。

6.定期审查个别数据项的使用情况,并引用其结果以维护组织过程资产库的内容。

7.必要时,修订组织过程资产库。需要修订组织过程资产库的时机,举例如下:新增数据项;淘汰数据项;变更现有数据项版本

 

SP1.6建立工作环境标准

工作环境标准使用项目组和组织通用工具、培训和维护中受益,降低成本。

工作环境标准描述所有相关干系人的需要,并考虑生产力、成本、可用性、保全性及工作地点健全、安全性,以及人因工程因素。工作环境标准包括调适与/或使用豁免的指南,能让工作环境标准适应并符合特定需要。工作环境标准举例:工作环境操作、安全及保全和保密的程序;标准工作站的硬件及软件、标准应用软件及裁剪指南、标准生产及机器等级、请求及核准定义或豁免的过程。

典型工作产品

1.工作环境标准

子实践

1.评估适合组织的(市售可用)的工作环境标准。

2.执行现行的工作环境标准,并以组织过程需要及目标为基础,开发新的工作环境标准来弥补差距。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