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笙,张靖笙讲师,张靖笙联系方式,张靖笙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张靖笙 2019年度中国50强讲师
数字化转型、大数据、工业4.0、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区块链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张靖笙:疫情对人工智能的大考和启示
2020-04-10 2445

疫情对人工智能的大考和启示

张靖笙

     疫情危机已经造成了全球冲击,除了带来了社会的不安和经济的衰退,也影响了科技的发展进程,同样也打乱了人工智能的进化节奏。

     和这次广泛蔓延的疫情病毒相比,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表现是强差人意的。引用中国计算机协会秘书长杜子德最近发表的文章[1]中的观点:“这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暴露了我们国家防疫体系的薄弱和计算机界的无奈。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计算机界在病毒基因组测序、医疗影像信息处理、疫情分析、防控和预测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总的说来,计算机界对尽快研制成功新冠疫苗、找到对症治疗的特效新药、发现疫情源头、严格控制病毒传播等方面还是显得束手无策。最终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居然是100年前伍连德博士采取的办法:隔离!”

     这次疫情,让我重新反思了到底什么才是智能的这个问题,我现在的观点是,所谓的智能,是可以帮助生命和时间赛跑的能力!疫情关乎人命,现在与病毒的战争就是人类与时间的赛跑,病毒的传播速度与人类的反应速度在时间面前是平等的,更快者胜出。所有的生命本质上不都是和时间在赛跑吗?我们能跑下去才能活下来。

      最近我也在网上看到了国外一个论调:“战胜这场疫情一定是新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可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现在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在这次疫情面前也沦为任病毒施虐的境地,他们引以为傲的包括科技在内的各种能力频频被刷新的疫情数字打脸,我这样说倒不是要标榜中国做得比他们好,毕竟疫情没国界,病毒是人类公敌,在这场世界性的疫情大考面前,我们都是地球人,疫情数字背后也都是鲜活的生命,用生命的损失来比较胜负有意义吗?在全人类的生存挑战面前,还高谈阔论谁高谁低、谁对谁错合适吗?所以我看到这样的论调的时候不以为然,不敢苟同,也不想再去辩驳。

      曾经我们对人工智能有很多美好的想象,前几年,人工智能也的确在一些领域频频打败人类对手,在这些领域表现出了秒败人类对手的强大智力,但这次全人类面对的重大冲击面前,从东方到西方的广泛媒体报导之中,人工智能在这场疫情中并没有拿出太多可圈可点的亮点,不敢奢望其祭出什么力挽狂澜的大招和奇迹,不客气地说,连一些雪中送炭的作用也没有让我们明显感觉出来。

      我们必须承认,这次疫情大考中,目前病毒这事仍然远远超出即使集合了云大物移智等最尖端的信息技术成就可以对付它的能力范围。云大物移智可以帮助人类认识客观世界,针对公共医疗卫生领域,也可以开发出有用和有利的技术工具,提高社会的疾病防控效率,提高及时检测和辅助治疗能力,但我们切不可迷信这样的幻想: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类医护工作者仁者仁心的抗“疫”作用。

      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分析这次疫情大考中暴露出来的人工智能短板和弱项在哪里?我初步分析有以下这些方面:

  • 首先是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前景和能力有些夸大了,我们对人工智能抱了很多足以捧杀其健康发展的幻想和热爱,这让我们容不下一些对人工智能的质疑,于是我们都满怀期待地憧憬着那个奇点时刻的到来,仿佛那个点以后人类社会就可以因为人工智能的发达从此迈入幸福天堂的道路,从而把很多亟待解决的人类命题托付给这样一个全能时刻,这次疫情无疑泼了一瓢冷水,恐怕人类社会面对的危机并无法依靠人工智能来解决!这次AI连对疫情的预测都不准,把命交给它真有些不太靠谱。
  • 其次是人工智能还明显缺乏可以和自然生命相提并论的应变力,连这种看不见的小小的微生物都能如此神出鬼没,实际上,病毒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在地球上存活了数十亿年,它们的生命力肯定比人类更强大,人工智能是没有生命的,因此也没有生命力,如果说人工智能能发挥那么丁点威力,说穿了还是人类生命力的延伸,没有人类、没有生命,人工智能也发挥不出什么对生命有用的价值。
  • 再次就是使能人工智能的数据,常识告诉我们,数据是对现实世界存在的物质和现象的某种形式的表征,如果没有和现实物理世界中物质对象及其运动变化状态相对应,数据就失去了意义。而数据的意义离不开人类的认知能力,就当下而言,我们对如何表示病毒的特征并加以数据建模和计算,这些幽灵般随人游走的病毒的传播动力学如何,以及如何辨别你我身体里是否携带这类病毒,却都不知道,人类不知道的事情也就代表着不会产生这方面的数据,当然也不会产生基于这些数据做分析挖掘和知识发现的人工智能算法。这次突发事件告诉我们,不管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价值吹得如何神乎其神,如果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到的地方,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我这样分析人工智能在疫情大考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弱项,用意当然不是为了诋毁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和作用,而是为了让我们建立对人工智能更加正确的观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信息技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能做,能做到什么程度。

     信息技术能做什么?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升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包括深度和广度,相比于人类天然存在的生理局限,信息技术已经显露了它的威力,而且人类抗击这次疫情中,信息技术也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互联网上的数字化生存,我们这样禁足在家里一两个月,种种的生活困难和心理危机足以让很多人感觉活不下去了,负面情绪的社会性大爆发足以颠覆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政权,而且从2月份以来各行各业逐渐的复工复产,各种线上和数字化手段都不可或缺。

     信息技术不能做什么?我认为信息技术是不可能取代生命和生命体验的,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生命体,其实一直都没有彻底脱离过各种生存危机,人类在自然界生物里面可能没有天敌,高居食物链的顶端,但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社会矛盾、文化冲突、战争威胁、包括这次病毒感染这些危机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直存在,成驻坏空是宇宙间任何一个事物必然的宿命,信息技术也没有克服这些矛盾的神通能力,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不能把很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都交给人工智能来解决,而在今天不积极面对和应对。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能做的事情很多,而在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重大挑战和生存命题上,信息技术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可以着重探讨的。从这次全球抗“疫”的过程中,我觉得信息技术的确可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发挥更显著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今天的信息技术,已经采用全球机器都能读懂的“数字话”,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政治团队等等不同的人群建立了一种统一的“世界语”,这个给日益密切的国际协助奠基了没有争议的沟通基础。

      今天的数字经济,得益于五十多年前诞生于以美国为核心的欧美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对全人类整体进步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而美国也从这些贡献中得到显而易见的巨大回报,今天互联网事实上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呼应的数字经济共同体。我们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不但是每个国家自身产业变革的发展要求,也是人类进步的必然方向,数字经济让生产力要素在数据驱动下能获得更好的配置和流通,诚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陶飞教授指出的:“随着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建设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开展智能生产,以满足社会化、个性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制造发展需求和趋势,从而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是当前世界各国(德、美、中国、日、法、英等)提出的先进制造战略或制造模式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既然这是共同追求,大家都可以同舟共济、相向而行,在合作中共赢,3月26日G20历史上首次的视频峰会中,习总书记所发出的中国声音,说出的也是全世界有识之士共同的心声。

     信息技术可以消融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误判,可以消除到什么程度,起码是我们不管做什么判断,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都是基于对共同事实的认知,实事求是应该是不管什么意识形态都应该尊重和认可的共同价值准则。

     在疫情面前,所有的花言巧语都敌不过事实的冲击,信息技术无法改变人心,但是可以呈现事实,技术只是工具,技术不是事实的本身,但我们应该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事实。对于人工智能,我现在更加推崇的是数字孪生,数字孪生不是人工智能,也不是智能制造,但是数字孪生毫无疑问可以让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更好地“实事求是”,我认为任何好的人工智能都是在基于物理世界事实的基础上,更好的帮助人类伙伴“求是”,帮人类更好地认清形势,帮人类更好地推演出更合适应对各种危机和问题的解决方案。

      不管人类科技进步到什么程度,所有人类都应该永存一份“人在干天在看”的敬畏心,人工智能可以做、也应该做老天的影子、人类的镜子。

(本文完成于2020年4月10日,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1] 《疫情时期的一点思考》,杜子德发表于《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20年第3期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