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彭林讲师,彭林联系方式,彭林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安全教员、TTT·企业(学力)·高校(学历)讲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彭林:恒源祥掀起 “狼羊之辩”
2016-01-20 39152

微笑恒源祥掀起 “狼羊之辩”

近日上海老字号恒源祥集团在招聘中公开表示“我们不提倡‘狼道’,我们信奉‘羊道’”,它对自身“羊道”文化的概括将与近两年来在各大企业中日渐盛的“狼道”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在企业、职场及高校学子之间掀起一场“狼羊之辩”。

  “狼道”?“羊道”,哪个是企业品牌发展之道?一场关于“企业文化:狼道?还是羊道?”的讨论在北京大学拉开序幕,此场辩论赛由华人英才网主办,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十所高校学生领袖代表与“羊道”创始人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刘瑞旗激烈对话,竞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做狼?还是做羊?一个中国企业文化有着重大影响的的问题拉开了本次“狼羊之辩”的序幕。

  争辩焦点一

  企业文化——狼道?

  2004年,随着一本叫做《狼图腾》的小说持续畅销,人们对狼的生存哲学和发展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狼图腾》将“狼性文化”的三大特征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

  小说唤起了不少人对“狼性”的渴望。次年,“狼道”就开始被广泛移植到企业领域,在企业界,对狼的崇拜风起云涌。一大批有关狼性的诸如《狼道》、《企业的狼性》、《狼魂》、《像狼一样思考》之类的书籍纷纷出笼,“狼性”管理理论开始大行其道,狼赫然成了成功的代表。

  狼性文化的影响之大之深已非一般文化现象可比。就在一些企业攻城略地不择手段取得成功之时,狼文化的后遗症开始显现出来。

  一些企业文化研究学者将狼文化的弱点归结如下:独断专行(领导者之大忌),攻击性过强(难以营造和平的环境)残忍冷酷(不按游戏规则出牌)贪婪(导致失败的诱因)家族式垄断(企业走向衰落的症结)抱残守缺(不谙“多元化”经营之道)。

  有人说,狼文化其实是成功的企业文化。比如华为,比如海尔。华为和海尔都是中国企业的骄傲,但是2000年后,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已很少再提“狼性”,而且最近,华为表示,仅仅是推行狼的优点,如对市场的敏锐性等,有关“狼道”他们并不提倡。

  而关于海尔推行狼文化的猜测则源于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先生对《狼图腾》一书的评价。他说:“读了《狼图腾》,觉得狼值得借鉴。其一,不打无准备之仗,其二,最佳时机出击,其三,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号称中国第一CEO的张瑞敏之言,立即在企业界掀起了阅读《狼图腾》的高潮,大小企业纷纷仿效狼的精神,打造狼一样的团队。

  但是仅仅凭张瑞敏的几句评论就把海尔文化等同于狼性文化绝对是彻头彻尾地误读。

  企业文化研究专家李直一直是狼文化的反对者,他说:“狼性文化”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在所谓“文化”的背后,狼性中深藏着固有的本质——残酷无情,你死我活,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蔑视规则,无视人性等等,极易造成企业及员工在文化上的迷失。在与市场竞争对手的拼杀中,置对方于死地将是惟一目的,即使一方获胜,也会因失血过多元气大伤,形成“双输”的结果;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由于人性的缺失,很容易形成强硬的刚性文化,员工与老板之间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将以“性恶论”为原则,互相提防、互相猜忌,毫无信任感,必然产生巨大的内耗。很显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狼性文化”是一剂致命的毒药,绝非商业大道。

  李直强调:“狼性文化”充其量是中国企业发展中某一阶段的现实选择,尽管如今还有众多企业对此趋之若鹜。

  争辩焦点二

  羊道不合时宜吗?

  就在“狼道”在企业中大行其道之时,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一时间,“羊”成了弱者的代表,推行“羊道”仿佛就意味着与成功无缘。

  “羊道”真的不合时宜吗?

  但是当企业在“狼道”的拼杀中元气大伤时,中国另一著名企业恒源祥的成功引起人们的反思:“羊道”?“狼道”?谁是企业发展的之道?

  恒源祥董事长刘瑞旗表示,人们对于“狼道”的推崇源于对“羊道”的误解。在刘瑞旗眼中,“羊道”提倡包容与和谐,提倡创新与改变,提倡科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些即便是现在来说,都是与社会发展同步的。

  在刘瑞旗看来,企业要发展,并不只有靠“狼道”才能使企业摆脱竞争的泥潭。其实早在十年前,恒源祥就发生过一次“狼羊之争”。众所周知,手编绒线被称为是一个“夕阳产业”,在机制毛衣多如牛毛的时代,已经没有什么人会买绒线自己打毛衣了。而同时,由于绒线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绒线市场鱼龙混杂,一度地,绒线价格低得不能再低。同质化的绒线产品,恒源祥要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降价似乎是惟一可行的手段。是像“狼”一样强行降价,夺回份额?还是像“羊”一样维持原价,紧缩生产?在恒源祥绒线股东间展开一场关于恒源祥绒线价格的“狼羊之争”。最终,在刘瑞旗的拍板下,恒源祥选择了维持原价,紧缩生产。同时,将自己的绒线利润用于工厂的排污建设工程。

  事实证明,恒源祥的这步走对了,在降价风潮中,其他绒线的品牌不堪重负,相继退出市场,销声匿迹。而恒源祥保住了自己的那块利润,并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之路。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