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玉"十德"与中华国学人才玉成学
中华国学人才玉成学最早受“玉不琢不成器”的启迪,从时代玉成、他人玉成、自我玉成等角度研究人才玉成规律,别开新天,目的是为新时代的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人才理论基础。玉成,是以玉之完美品德而成就人事,这里重点是玉成人才——德才兼备之人。我国伟大的儒家创始人孔子论玉"十德",最早把玉的品性与人的品德联系起来,给玉一人的品格,因此,成为中华国学人才玉成学的奠基理论之一。当然,随着时代变迁,我们的道德品质是以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为标准的。在一文中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有十一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