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焱,黄焱讲师,黄焱联系方式,黄焱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黄焱 2019年度中国100强讲师
领导力/销售管理/TTT专家教练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黄焱:工作教练不使用“暴力”语言沟通
2016-01-20 29228

工作教练不使用“暴力”语言沟通

作为下属你是否听到你的领导在与下属沟通中使用这样的语言:
“怎么老是迟交报告的?”
“怎么又是你?”
“你的表现真让我失望。”
“谁让你这么做的?”
“真拿你没办法。”
“你太没有记性。”
“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笨死了。”
 
其实或许领导已经习惯了某些表达方式,只是沟通的另一方却有另一番感受。借用牛妈的《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介绍此书。如果你能学习并掌握非暴力沟通方式,领导者即建立了威信,同时一定能改善与下属的关系,也一定能够有效教练下属。再次感谢没有谋面的“牛妈”
 
《非暴力沟通》
 
作者:(美)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是一些沟通方式——即使在逆境中,它们也能使人乐于互助。它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在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它的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是什么蒙蔽了爱?
我们大多数人的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具有负面影响,它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和行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学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同样的,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我们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例如,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你让我”等词语,例如“这是上级命令,我不得不做”、“你让我伤透了心”,我们试图以这种表达方式淡化或回避个人责任,忽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观察。即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它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我们习惯于对看到人及行为做出反应,给出评判和分析,例如某人迟到30分钟,我们通常不会直观地说他迟到半小时,而是会评判他是个不守时或者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印度哲学家 克里希那穆提
 
区分观察和评论举例:
表达方式
观察和评论被混为一谈
区分观察和评论
使用的语言没有体现出评论的人对其评论负有责任
你太大方了
当我看到你把吃午饭的钱都给了别人,我认为你太大方了
把对他人思想、情感或愿望的推测当作唯一的可能
她无法完成工作
我不认为她能完成工作。或她说:“我无法完成工作。”
把预测当作事实
如果你饮食不均衡,你的健康就会出问题。
如果你饮食不均衡,我就会担心你的健康会出问题。
缺乏依据
米奇花钱大手大脚
米奇上周买书花了一千元
评价他人能力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欧文没有进一个球
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是,把评论当作事实
索菲长得很丑
索菲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
  
 
练习一:观察或评论?
完成以下的练习,看看自己是否可以熟练区分观察和评论。请标出那些只是描述观察结果而不含任何评论的句子。
1、“哥哥昨天无缘无故对我发脾气。”
2、“昨晚妹妹在看电视时啃指甲。”
3、“会议时,经理没有问我的意见。”
4、“我父亲是个好人。”
5、“迈克工作的时间太长了。”
6、“亨利很霸道。”
7、“本周彼得每天都排在最前面。”
8、“我儿子经常不刷牙。”
9、“里奇告诉我,我穿黄色衣服不好看。”
10、“姑姑在和我说话时爱发牢骚。”
 
体会和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感受。要善于体会和表达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同时要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
 
例如:
1、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这个句子中,我评价自己吉他弹得不好,而没有表达感受。
2、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郁闷、苦恼)。
这个句子则表达了认为自己吉他弹得不好时,我的心理感受。
当我们说“我觉得”时,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此外,还有些词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例如;被抛弃、被拒绝、被利用、被误解、得不到支持等。
例如:“我觉得我被忽略了。”“被忽略”是我们的判断。此时,如果想独处,我们就会感到高兴;反之,如果想参加活动,就会感到难过。
为了更清晰地表达感受,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很好”或“很差”这样的词语很难让人明白我们的实际状况。


练习二:表达感受
看看以下的句子是否表达了感受。请标出那些表达感受的句子。
1、“我觉得你不爱我。”
2、“你要离开,我很难过。”
3、“当你说那句话时,我感到害怕。”
4、“如果你不和我打招呼,我会觉得你不在乎我。”
5、“你能来,我很高兴。”
6、“你真可恶。”
7、“我想打你。”
8、“我觉得我被人误解了。”
9、“你帮我的忙,我很开心。”
10、“我是个没用的人。” 




感受的根源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例如,有人生气地说:“我没从见过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是,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2)指责他人。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3)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4)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生气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指责、批评、评论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 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例如,同事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也许会指责他们不负责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和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1)“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为义务使他人快乐;(2)“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3)“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时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练习三:需要和感受的关系
看一看,在以下例句中,发言者是否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1、“你将公司机密文件放在了会议室。太令我失望了。”(因为我希望文件能够得到妥善保管)
2、“你这么说,我很紧张。我需要尊重。”
3、“你来得这么晚,让我很郁闷。”(因为我希望我们能坐到前排去)
4、“你无法来吃饭,我很难过。我本来想和你好好聊一聊。”
5、“我很伤心。因为你没有做你答应我的事情。”(因为我希望我可以信任你)
6、“我很沮丧。我希望我的工作已经取得更大的进展。”
7、“朋友叫我外号让我很难过。”(因为我想得到尊重)
8、“你得奖了,我很高兴。”(因为我希望你能得到赏识)
9、“你嗓门那么大,吓死人了。”(我需要安静的环境来学习)
10、“你让我搭你的车回家,我很感激。因为我想比孩子们先到家。” 


请求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示求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我们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应该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要求。例如我们说“我希望我可以参加奖惩标准的制定”,而不是抽象地说“我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例如“我希望你每周至少有两晚在家陪孩子”而不是“我不希望你花太多时间在工作上”。
在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发言时,我们需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无意强人所难,人们一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它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练习四 提出请求
根据你的观点,下列哪些句子提出了明确的请求?
1、我希望你理解我。
(你是否可以告诉我,你认为我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2、请告诉我,在我做的事情中,你最满意哪一件?
 
3、我希望你更加自信。
(我希望你能参加关于人际交流的培训,我相信这会有助于你增强自信心)
 
4、不要再喝酒了。
(你是否可以告诉我,喝酒可以满足你什么需要?是否有别的方式可以满足那些需要?)
 
5、请让我成为我自己。
(我希望你告诉我,即使你不喜欢我做的一些事情,你仍然会和我在一起)
 
6、关于昨天的会议,请不要隐瞒你的看法。
(请告诉我,你怎么看我昨天在会议中的表现,给我一些建议好吗?)
 
7、我希望你能在规定的时速内驾驶。
 
8、我想更好地了解你。
(我想多一些时间和你聊聊,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每周和我吃一次午饭?)
 
9、我希望你尊重我的个人隐私。
(在进我办公室之前,请先敲门好吗?)
 
10、我希望你经常做晚饭。
(我希望你每周一晚上都可以做晚饭)
 
在上面的练习中是否存在我们习惯的表达方式?
 
几千年来都习惯了意会而不直接言传,当和下属沟通时过于意会如何保证下属的理解和自己一致,进而下属表现与领导期望的一致呢?当不一致出现时,领导是检讨自己还是会产生这样的念头 - 下属太笨,下属不懂事,下属不可教也 - 组成这样意念的语言是“暴力”语言吧。






倾听的力量
 
用全身心倾听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与此同时,不论别人用怎样的词语表达自己,我们都可能用心体会他们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有时,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来帮助对方了解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保持持续的关注,为对方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当对方得到充分的倾听,我们将体会到气氛变得轻松,他会停止谈话。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
 
练习五 倾听他人并给予反馈
 
以下是甲和乙的十组对话。请问,在哪些对话中,乙用心体会甲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反馈?
 1、  甲:“我又误机了,我真是个混蛋!”
乙:“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不要太严格要求自己。”
乙是在安慰。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你很失望,是因为你希望能够信赖自己,对吗?”
 
2、  甲:“我认为我们应该把这些非法移民遣送回国!”
乙:“这对改善社会治安有帮助吗?”
乙是在询问。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你有些担心,因为你很看重社会秩序和安全?”
 
3、  甲:“你以为你什么都知道?!”
乙:“听起来,你有些不耐烦,因为你希望每个人的意见都能得到倾听?”
 
4、  甲:“你从不把我当回事。要不是我帮你,你自己一个人能处理这么多事情吗?”
乙:“你怎么能这样想!我一直很尊重你。”
乙是在辩解。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你好像有些失落,你希望得到肯定和欣赏?”
 
5、  甲:“你怎么可以那样和我说话?”
乙:“我那样说话,你是不是很伤心?。”
乙是在为甲的感受负责。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听起来,你很伤心,因为你需要体贴?”
 
6、  甲:“想到我先生,我就有些气恼。我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不在我身边?”
乙:“你是希望他多陪陪你?。”
乙将甲的想法反馈给了甲,然而,反馈感受和需要更能促进人与人的联系。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听起来,你有些失落,因为你需要支持和关心?”
 
7、  甲:“我真受不了我自己,我现在变得这么胖?”
乙:“慢跑也许会有帮助?。”
乙是在提建议。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你对自己好像有些不耐烦,你很看重健康,是吗?”
 
8、  甲:“我紧张地筹备女儿的婚礼。可是,我亲家老是有新主意,真烦!”
乙:“听起来,你有些着急,你希望能得到理解和配合,是吗?”
 
9、  甲:“如果亲戚来之前不和我打招呼,我真的不想接待他们。”
乙:“我知道这是什么感觉。我也这样。”
乙是在表示同情。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你是不是有些厌烦,你希望你的需要也能得到尊重,是吗?”
 
10、甲:“你的表现让我很失望。我本来指望你们部门上个月的产出能够翻番。”
乙:“我知道你很失望。但上个月我们部门请病假的人很多。”
虽然乙提到了甲的感受,但乙主要是在辩解。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你看来很失望,你看重工作效率,是吗?”
 
归纳以上的练习,在倾听下属时,是否应该注意下几点:
1)不辩解
2)不建议
3)不为对方的感受负责
4)不质问
5)不轻易反馈
 
在倾听时,表达acknowledge是个不错的技巧。其实,最重要的是倾听时领导要抛除评判,而是否愿意倾听下属是领导运用倾听技巧的基础,而领导脑子的念头 - 他说的我都想到了、想过了 - 会阻止领导去倾听。




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步骤:
第一步:将日常生活中觉得没有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    是因为我想要    。”你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及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表达愤怒和感激
 
在生气时,批评和批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评和批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伞兵愿望得到满足。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有时,在第3步和第4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赞扬也常常被人用来实现个人目的,比如赞扬员工,员工就会努力工作;表扬学生,学生就会认真学习。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2)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当别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非暴力沟通模式
1、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你(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吗?”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
“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
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所以,你想……”
 
 
所以,当领导在教练下属时,正确运用1、2、能够向下属传达一个积极的信号:双赢 - 下属业绩能力提高和领导自身的团队业绩的提高
 
再次感谢牛妈的贡献。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