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宏,姜俊宏讲师,姜俊宏联系方式,姜俊宏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姜俊宏:怎样摆脱内心贪恋 
2016-01-20 12417

在很多人看来幸福是拥有很多财富、地位与名利,其实不以为然,幸福生活可以很简单,未必一定要那么富有,人的一生很短暂,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追求外在的东西,不少人富有得没有时间享受,那种富有只是给别人看的。人们常常将物质作为幸福的保障,实际上,幸福只是个人的感觉,因为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心态中。

佛法对贪恋的范围十分广泛,《成唯识论》曰:“贪与有、有具染著为性”。“有”是三有,即欲界、色界与无色界;“有具”则是三有之因。三界的一切现象是招感的因缘,都是我们所贪著的对象所在。我们贪著身体,每天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可将辛苦赚来的钱花在穿着打扮上,贪恋财富,在富有都不满足,甚至可违背良心,使我们无视道德的要求,无视法律的约束,在贪恋欲驱使下胡作非为。贪著地位,贪著名誉,贪著美味的佳肴,贪著悦目的色彩,贪著悦耳的声音,贪著动听的恭维,贪著舒适的住宅.............总之,我们贪著的一切一切。

当贪著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的心不由自主的被它们所牵引,产生种种挂碍,正所谓“心无挂碍、无挂碍故”。心就会被强烈的希有占据着、折磨着,甚至导致病态的渴望,更会魔鬼般继续摧毁平时的理性,陷入在贪恋的泥土中,越陷越深。

《华严经》中说到:“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世间的所有万事万物究其根源,都是取决于有情的心念,业力的差别。


所以说,命运不是上天赐予,也不是偶然的机遇,而是要我们自己掌控方向,自己设置编写程序,是由不同的行为所决定。

最终,生命还是摆脱不了业力的牵引,轮回的流转。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