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军,张力军讲师,张力军联系方式,张力军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金融专家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张力军:不良资产处置需要新思维
2016-01-20 10904

        信贷主体多元化,地方投资冲动依然,民间金融乱象丛生,信用风险正在金融体系内外积聚。本土金融创新尚未真正开启,即遭遇大洋彼岸创新过度的劫波。信用风险管理尚缺乏有效机制。产业升级口号震天,却仍敌不过短期GDP指标的诱惑,粗放低效的投资必然造成大量闲置资产。可以预料,随着违约、跑路、破产风潮渐起,信贷盛宴过后或将迎来又一个不良资产残局。面对境内外金融饕餮者的虎视眈眈,如果没有处置不良资产的新思维,去杠杆的过程也许会付出令人痛彻心扉的生命代价。

        换一个不那么耸人听闻的说法,在正常市场经济环境下,不良资产也是合理存在的常态,自然需要市场化的处置机制。财税政策支持,国家产业布局,产业集群建设等,可以引导不良资产处置走向,却不能取代市场化机制重新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不良资产的处置需要新思维。

        首先,不良资产处置需要市场化机制。上世纪90年代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改制时,专门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所剥离不良资产的处置。这本身并非一个市场行为,却恰好说明了市场化机制的缺失。近日陆续公布的上市银行年报表明,2013年我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规模普遍上升。今年1季度的不良率更是快速上升,资产质量恶化有蔓延趋势。加上民间金融和影子银行,现在的贷款主体早已超越了国有四大银行,市场化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将会日显重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是市场的必然选择。

        其次,不良资产处置需要放眼广义的资源重组。目前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政策性处置(打包、拍卖、挂牌、协议受让等)仍然是主要方式,在资源重组的范围和要素结合的方式上都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前提是不良资产供求信息的充分流动。但从现实实践来看,解决不良资产的思维依然没有脱离上一次的老路,江苏成立了第一个省级资产管理公司,不过是把资产处置这块大蛋糕从中央切了一片儿给地方,背后的逻辑依然是政府主导。

        第三,不良资产处置需要彻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降低交易成本。由于缺乏市场化的处置机制和基础设施,目前的信贷资产(包括所有正常和不良类)的转让和处置过程中充满信息不对称,而社会征信体系尚不完善,加之社会诚信缺乏,尽职调查过程冗长,内外勾结的欺诈、误导防不胜防,加大了交易成本。

        第四,不良资产处置需要真正公允、独立的信用评级和资产评估机构。金融危机后国际上的三大评级机构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国内更是缺乏具有公信力的独立评级机构。致力走向世界的大公国际有关铁道部的评级事件,凸现中国评级机构在这一领域的粗糙和生硬。国内资产评估机构的形象更是不堪,即使是购买其服务的业内人士也只是用来满足一下程序要求,如果不是为了作假舞弊的话。

        第五,不良资产处置需要活跃的信贷转让二级市场。目前我国除了中央银行组织的银行间信贷转让平台,信贷二级市场几乎是空白。这一方面和我国目前企业融资方式的局限性有关,但是民间高利贷的兴衰,互联网金融P2P模式的兴起,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信贷业务市场化进程将产生无限商机。从不良资产处置入手,建立信用风险的市场化转让机制,进而展开相应的金融创新,将填补信贷二级市场以及衍生服务的空白。

         所有上述思想的落实,都贯穿于不良资产或信用风险资产的市场化处置,这需要完全透明的信息披露和自由的流动。由此,建立风险信用资产的信息服务平台,正是市场化处置机制的基础设施,也是利于行业发展的长远大计。我们呼吁有志之士以前瞻性的眼光抢占先机,积极主动投身相关建设,用互联网的精神和技术切入不良资产处置,进而开辟互联网金融新领域正逢其时。

        在此平台之上,行业数据的采集与分类将成为深度研究的基础,有助理解行业趋势,亦能提供政策导向依据。专业化的统计分析将进一步完善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拓展社会主流征信体系的广度和深度。评级的变化,破产及重组的追踪,将为建立中国本土具有公信力的评级机构提供强大支撑,在国际评级市场发出让人信服的声音。

        要想富,先修路。改革开放初期的口号,在网络时代依然有效。只是我们的路要建在网络和云端之上,路上是高速流淌的信息,路边还要修建各种类型的服务设施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在互联网金融大潮来临之时建设这样一条高速路,将填补我国信用风险资产处置市场化机制空白,对拓展不良债权处置方式、扩大不良资产重组范围,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利率市场化也不再只是一句雷声大雨点小的口号。

 (本文刊发于2014年6月5日的中国资本证券网)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