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梅,黄红梅讲师,黄红梅联系方式,黄红梅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儿童健康管理专家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黄红梅:孩子能吃营养片吗?
2016-01-20 10593

走进药店的保健品专柜,琳琅满目的各色儿童的保健品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很多保健品直销员不断在的家长耳边吹风:“别人都在补,我们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而另一方面,又有很多网络及微信传播的信息,告诉我们,营养片危害大。甚至近来还有人传闻某某保健品企业领导英年早逝,保健品还能吃吗?进而搞得人心惶惶。


到底孩子能不能吃营养片呢?


我们这里所讲到的营养片,是指营养补充剂,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B族,维生素AD、钙、铁、锌、蛋白粉、膳食纤维等来自各种天然膳食之外,补充的营养素。


营养补充剂属于营养学范畴。营养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营养素是构成人体的原料,也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物质保证。


通常我们是通过饮食来获取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由于生活条件、饮食习惯、消化吸收功能和人体的一些特殊生理及病理情况的影响,时常会导致单纯的饮食摄入所提供的营养素不能够满足人体的需要。人体就会因营养素不足而出现相应的缺乏症状,如果是小朋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营养缺乏性疾病,有的可以危及生病。比如,钙不足,孩子会经常哭闹,肚子疼、脾气急,注意力不集中等;维生素D缺乏,小朋友会得佝偻病;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等。这些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营养不足所引发的问题。


除此之外,任何一种营养素的不足,都会导致人体的免疫下降或紊乱,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如反复呼吸或胃肠道感染、过敏等。这一点常常被家长们忽视。因为,多数家长在孩子生病时,只想着怎么治病,却很少有人去想,孩子容易生病是不是身体里什么营养素不足了呢?


当我们发现了孩子存在某种营养素不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增加富含此类营养素的食物进行调理。改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是纠正营养失衡的最佳手段。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补不如食补”。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理想的状态很难一下子达到。比如,一个食欲不振的孩子,发现明显缺铁性贫血。要通过增加猪肉、动物肝脏、动物血等含铁丰富的食物来补充铁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这个孩子根本吃不下,多吃几口就会积食,那怎么办呢?总不能就让铁就这样缺着吧!因为缺铁并不只是看起来脸色苍白那么简单,可以导致免疫力低下,反复发生各种感染;无力运动,性格内向胆怯,还急躁;贫血会直接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发育;智力水平会下降10个点以上……


如何标本兼治呢?


1. 治标:可以先给孩子足够量的含铁的营养补充剂,当缺铁的问题得到改善后,食欲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因为缺铁会引起食欲不振)。


2. 治本:调理脾胃功能。可以通过小儿推拿或中药等方法,调理孩子的脾胃功能,逐渐增加食欲和食量。


3. 治本:当食欲和食量恢复正常,缺铁的问题也基本解决后,合理的膳食搭配和摄入量,则是孩子接下来营养均衡的根本保障。


通过上面的这个例子,我们再来看一看下面的几个问题。


1. 孩子能不能吃营养片?


在饮食不能够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时,营养补充剂可以作为饮食的辅助手段,补充营养供给的不足。从这个角度来讲,营养补充剂对孩子的健康是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的。所以营养片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可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能不能吃营养片的关键不在“营养片”,而在于孩子是不是“需要”。比如,一个缺铁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没劲、不爱动,胆怯,精细运动差,手脚凉,注意力差,反复感冒等表现。一旦足量补充铁剂后,一周时间,就可以发现孩子的活动力增加,性格变得越来越活泼,逐渐会变得红润,并有运动力、学习力、免疫力等等的相继提升。可是,一个不缺铁的孩子过度补充铁,会导致铁中毒,长期超量的铁摄入也有增加胃癌的风险。蛋白质是生命的基本物质,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可是如果过度补充,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导致肾损害。所以营养补充剂对人的利与弊,最根本在于是否能“合理使用”。


2. 生活条件好了,营养不均衡的问题还存在吗?


生活条件好了,想吃什么吃什么,还会缺营养吗?这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营养问题的原因。


举个例子,现在孩子出生后,医生均会建议补充维生素AD(鱼肝油)吧。这一方面说明,维生素AD在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说明,正常饮食不能保证孩子快速生长对维生素AD的需求,缺乏维生素AD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所以,有必要通过营养补充剂的方式进行常规的补充。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对孩子安全有益的。


再看近些年国内对儿童缺铁研究的报告,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 2004年公布的研究结果,全国15个省,26个市县为调查点,7个月—7岁的儿童,32.5%存在铁不足,几乎达到1/3水平;其中7个月——12个月的婴儿铁缺乏率高达44.7%,几乎是一半的孩子。2014发表的研究文章,调查了北京等7个大城市和两个乡镇,其中3~4岁和4~5岁儿童的铁不足分别高达47.1%和38.2%。此外,钙、锌等营养素不足,在儿童中也是比较普遍的。


这些都跟儿童生长太快,需要的营养多,可是脾胃功能还不完善,消化能力有限有关。另一方面,就是喂养不合理,伤了脾胃,或者吃了太多没有营养的零食等引起。所以,提醒我们家长朋友们要重视营养,更要重视生长发育中的孩子的营养。光吃的“好”不行,还要“吃”得对!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病”和“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营养状况,因为,营养均衡是身心健康和良好学习能力的保障。


3. 您的孩子在吃营养补充剂吗?


如果您的孩子正在吃营养补充剂,请问,您正在吃什么,您给孩子吃这些营养补充的依据是什么?吃多大的量?为什么这么吃?吃到什么时候可以停下来?脾胃功能调理和膳食调理应该如何配合?如果这些问题,您都很清晰的话,恭喜您,孩子的健康是有保障的。如果对于这些问题,您都是含糊不清的,那么您必须要慎重了。建议您或者马上学习相关营养知识把问题搞清楚,或者是尽快找到真正有经验的营养师,从膳食分析及孩子营养状况评价做起,在专业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


4. 孩子目前的膳食是否能满足他生长发育的需要,您清楚吗?


如果您的孩子目前没有进行任何营养补充。您应该搞清楚一个问题——孩子目前的膳食能满足他生长发育的需要吗?如果不能,是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就能达到,还是需要配合营养补充剂以及脾胃功能调理来实现?请家长们马上思考并行动起来吧。因为,孩子生长的每一天都十分宝贵,不容错过!


5. 临床医生可以帮我们解决孩子的营养问题吗?


目前国内的医学教育方式,和临床治疗模式下,多数非常营养科的临床医生是不懂得营养学,也不重视营养学的。所以有关这一类的问题,应该咨询有经验的营养师或是营养科医生,而不是一般的临床医生。


日前,一个网友妈妈,因孩子(1岁)经常干呕的问题在壮娃娃健康学堂QQ群里咨询,因吞咽辅食时干呕明显,所以吃的很少,夜间睡不好,不长牙,照片显示有方颅等,考虑缺钙可能性很大。干呕可能与缺钙引起软腭发育不良(太软),导致吞咽功能障碍有关。建议检查骨密度和骨碱性磷酸酶进一步明确,进行钙剂的补充。却遭到了当地医生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微量元素检测不缺钙,孩子长个是正常的。孩子长个往往是钙相对不足的原因(因为需求高),而微量元素早已经被证实,不能做为判断是否缺钙的依据。实事上,家长在尝试补钙后约半个月,孩子的干呕症状消失,睡眠明显改善。可见,在营养相关问题上,完全信任临床医生是不太靠谱的事情。

这也提醒家长们,要懂些健康常识、营养知识。这个社会太复杂 ,很多人为了各种目的在玩着游戏,夸大的宣传、歪曲的宣传防不胜防。信息越来越发达了,各种各样的健康养生信息传来传去,内容却是鱼龙混杂。盲目照搬导致严重不良后果案例也十分常见。在这场游戏中,我们将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果我们没有知识,就会缺少基本的判断力,不断的成为一场场游戏的牺牲品。

综上所述,营养学和营养补充剂本身没有错,关键是在于能不能“合理使用”!既不要盲目拒绝,也不要随意滥用。同时提示,别人用的再好的健康养生方法,都未必适合您或者您的孩子,一定请可靠的专业人士确认后再行使用!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