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宝,王传宝讲师,王传宝联系方式,王传宝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经济学家中的段子手;经济学家;投融资专家;产业研究专家;规划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王传宝:双循环、碳中和背景下宏观经济形势与银行机遇、挑战和应对
2021-07-19 2037
对象
银行
目的
双循环、碳中和背景下宏观经济形势与银行机遇、挑战和应对
内容

双循环、碳中和背景下宏观经济形势与银行机遇、挑战和应对

王传宝教授

课纲

本课程共分四个模块。

第一模块 双循环、碳中和背景下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银行应对

第二模块  经济双循环格局下,商业银行的机遇、困境、使命与对策

第三模块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第四模块  “绿色银行”路径及政策建议


第一模块 双循环、碳中和背景下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银行应对


第一模块课纲

一、大变局:世界政治、经济进入新周期

1、疫情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衰退

——当前全球处在罕见的经济增长低迷期

——十年一次的金融危机是否已经到来

——会不会发生百年一遇的危机?

2、世界经济周期与新工业革命

——全球长波周期划分(康得拉季耶夫周期)

——工业革命、技术变革与城市化

3、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引发通胀担忧

——油气价格与世界经济景气度

——铁矿石、铜、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4、美国加息预期引发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连锁反应

——世界经济进入“三低两高”,货币政策环境巨变

——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开始加息

5、拜登上台后的内外政策新变化

6、“灰犀牛”与全球大变局初显

——警惕“灰犀牛”式大概率危机的到来

——黑天鹅与绿天鹅

——全球大变局初显

7、疫情对全球化的影响

8、中美贸易战及其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二、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解读与中国应对

1、正确认识和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修正和调整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发展战略的总结和深化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理念的深化和提升,是加速深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综合发力

——全力维护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

——着力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全面扩大高水平开放

——高质量建设双循环平台载体

——打造合作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

3、六脉神剑:加快疏通国内大循环

4、以“内循环”促进“双循环”

5、以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


三、大挑战: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行动和中国承诺及其对各产业的影响与应对

1、碳中和的深远意义

2、“绿天鹅”来袭:碳中和目标将重构产业结构

3、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4、什么是碳账户、绿色账户

5、什么是气候变化税

6、什么是碳排放权交易

7、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行动

——全球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共识和目标

——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达峰情况

——世界主要经济体碳排放峰值

——主要经济体碳中和目标及汽车产业实施路径

8、碳达峰的中国承诺

9、“十四五”规划关于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发展

10、中国碳排放规模与地域差异性

11、中国碳排放达峰路径与峰值水平预测

12、中国各行业碳达峰情景预测

——工业碳达峰预测

——电力行业碳达峰预测

——交通部门碳达峰预测

——农业碳达峰预测

——建筑业碳达峰预测

13、受碳达峰、碳中和影响最大的产业有哪些?——从欧盟碳交易看我国碳中和的投资机会

14、我国各高碳排放产业如何应对碳达峰、碳中和?

——建筑业、钢铁产业、电解铝产业、水泥产业、电力产业


四、大趋势: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

1、从总需求与总供给看中国经济长期增长

2、防止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3、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深刻变革

4、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来源

5、近年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拐点

6、中国经济将现“四大分化”

7、中国经济新体系与新时代中国经济新信号

8、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新趋势


五、大方向:“十四五”时期政策展望和投资方向

1、“十四五”时期政策背景研究

2、“十四五”时期要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3、“十四五”时期政策主线

——“民生”摆到突出位置,超越“增长”

——深化供给侧改革,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主线

——财政着眼“可持续”,货币政策“非常规”破局

4、“十四五”时期投资方向

——数字经济;绿色新能源;创新科技自主可控;医疗健康;消费升级;大都市圈和新基建;关键零部件……


六、大攻坚:金融风险分析与金融热点聚焦

——谨防“明斯基时刻”加速到来

——到底有没有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会不会来?

——金融出清:长安十二时辰

1、纷至沓来的金融风险具体表现为:

(1)全球债务飙升

(2)美联储缩表与停止缩表与中国的应对

(3)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4)警惕区域性金融风险蔓延

(5)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6)实体企业违约加剧,部分中小银行面临破产清算威胁

——民营企业的机会和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分类指导,分区施策

——包商被接管,下一个是谁?

——在打破金融机构和同业业务的刚性兑付后,过去一些激进的经营模式逐步暴露

——工行、信达、长城宣布受让锦州银行股份,均称是财务性投资

——中央汇金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恒丰银行

(7)互联网金融的冲击,P2P暴雷

(8)最近热议的金融问题:利率走廊与利率并轨

(9)民企债接连违约,银行放贷门槛收紧

(10)银行理财子公司时代已来

2、现有金融风险与中美贸易战的叠加效应

3、银行业可能面临新一轮不良资产大暴露的局面

——疫情影响下,中小微企业经营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上升

——疫情影响下,国内外金融风险共振更加明显

4、央行加强对中小银行流动性支持,保持中小银行流动性充足

5、新形势下银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6、银行业务人员要严密防控合规风险、信贷风险

——刚兑不断打破

——不仅防刚兑,还要防诈骗!承兴百亿供应链金融骗局

——钱端与招行“14亿逾期”争端

——地方性银行接连发生国有大行托管,银行如何抵御防范内外部经营风险

7、2021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对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影响,银行如何调整政策?


七、十大应对:2021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下的银行业经营发展建议

1、适当提高对银行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

2、数据驱动,建立以大数据风控为基础的线上普惠金融贷款产品

3、银行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励普惠金融产品

4、抵押物多元化

5、针对不同行业和产业开发针对性产品

6、推出更多到期无还本付息续贷产品

7、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简化贷款手续

8、除贷款外提供更多综合性金融服务

9、银行利率更加市场化

10、平等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第二模块  经济双循环格局下,商业银行的机遇、困境、使命与对策


第二模块课纲

一、大机遇:以经济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双循环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1、经济基本面更稳,这是商业银行最大的发展机遇

2、消费需求更加强劲,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更加优化

3、新一轮基建投资进一步加大,高生息资产会有更多的机会

4、新兴产业、行业争先出场,新的金融机会进一步增多

5、技术创新运用力度前所未有,金融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拓宽

6、供应链经济将成经济硬核,金融循环更新提上日程

7、市场环境可控性增强,商业银行发展秩序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大挑战:以经济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双循环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加大

2、收入增长趋缓风险加大

3、客户结构流失风险加大

4、金融产品创新风险加大

5、整体涉外金融风险加大


三、大使命:以经济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双循环中商业银行使命与对策

1、做强区域性金融,落实宏观类发展战略

2、做大产业性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

3、做好消费性金融,提升居民消费动能

(1)要优化消费金融结构

(2)要创新消费金融产品

(3)要大力发展线上消费金融

(4)对消费底层增加利率优惠的贷款

(5)积极支持农村的消费,提高农村的消费贷款的获得率

4、做优特色性金融,做细垂直细分等领域

(1)做大普惠金融

(2)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3)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强环境保护,对于信贷评估必须坚持环保评价优先的原则

(4)大力发展旅游金融

(5)做强文化金融

(6)养老金融

5、做长供应链金融,锻牢产业链、供应链

(1)要理清服务对象、服务区域中有哪些供应链、产业链

(2)要了解“双链”上的各种金融需求

(3)要积极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

(4)要积极应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加强“双链”上的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

(5)要切实做好“双链”上的核心客户的风险管理

(6)要驱动国有经济做大做强,夯实经济循环的基础

6、做多长期金融,加大固定资产贷款的力度

(1)要增加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

(2)要增加政府配套项目的固定资产贷款

(3)要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类贷款

(4)增加新基建贷款,持继增加新基建项目的贷款力度

7、做快数字金融,引领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

(1)要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进程

(2)要推动数据资产市场化

(3)要积极支持国有企业及大中型企业的数字化进程

(4)要积极支持金融科技产业化





 SHAPE  \* MERGEFORMAT







 

 

 

 

 

 

 

 

 

 

 

 






第三模块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第三模块课纲

一、大机遇:“碳达峰、碳中和”带给商业银行的机遇

1、“碳达峰、碳中和”过程将创造大量投融资需求

2、现阶段企业在清洁能源利用开发、节能减排方面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仍然是绿色金融市场的主力,在信贷支持和风险防范方面具备优势

3、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将不断创新


二、大挑战:“碳达峰、碳中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仍不完善、相关标准尚未统一

2、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还不完善

3、商业银行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转型风险


三、大应对:商业银行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策略建议

1、强化顶层设计,做好战略调整

2、加强气候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

3、调整信贷资源配置,创新产品和服务

4、内外部齐减排,助力达成“碳中和”目标

5、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参与碳交易





第四模块  “绿色银行”路径及政策建议


第四模块课纲

一、绿色信贷业务布局与“零售银行”定位的冲突与协调

1、目前“最绿色的银行”有哪些?

2、我们所熟知的银行行业首选标的的绿色信贷发展并不处在领先地位,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标的定位是“零售银行”,但是我们现在采用的绿色贷款标准仅涵盖对公贷款。

3、梳理国内外商业银行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信贷产品可见,国内绿色信贷产品品类有限,且主要针对企业贷款而零售产品较少

4、从本质上看,产品的丰富程度取决于绿色标准的范围广度,目前国内的绿色信贷目录尚不包含零售产品

5、预计未来零售绿色信贷产品(如节能型住房贷款、绿色信用卡、低排放汽车贷款)的增长空间可期,有望推高绿贷规模增速


二、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角度分析绿色信贷相关痛点以及政策建议

1、银行商业化运营角度:绿色信贷成本收益分析不够完善,商业可持续性较弱,占用资本且难以盘活

(1)痛点

1)绿色贷款承载一定的隐性成本、存在期限错配的风险、更为消耗资本金

2)实际上大部分绿色贷款项目具有公益性质和民生改善类性质,不作为银行或是企业的盈利抓手

3)既然碳中和时间线已经确立,我企业推进绿色转型的力度将明显加大。

4)对于银行而言,向前看,绿色信贷的商业激励可以从两方面确立:

——贷款收益方面,建立完善的碳核算系统以真实反映绿色项目的收益;——资本消耗方面,降低绿色信贷资本占用,赋予银行手段盘活长期限绿色信贷资产

(2)政策建议

1)通过设立成熟碳核算、碳定价机制,将环境效益反映在贷款收益率上

2)降低资本占用,盘活信贷资产

——考虑适当降低绿色信贷的风险资产权重,降低资本占用

——灵活使用ABS盘活绿色信贷资产

2、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期待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以及绿色信贷国际标准的统一

(1)企业端:企业披露信息不全面,银行将环境风险纳入风险评估体系受阻,环境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不足

(2)国际上对于绿色信贷尚无统一标准或者权威的统计数据库

(3)期待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以及绿色信贷国际标准的统一


三、绿色银行契合轻资本转型战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X变量

1、绿色债券:表内参与绿色债券投资/发行绿债/承销绿债

(1)商业银行表内资产可直接进行绿色债券投资

(2)商业银行可以作为发行各类绿色债券的主体

——发行绿色债券能够为银行参与绿色金融补充资本,增强绿色业务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各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规模差距较为悬殊,发行份额向头部集中

——在承销端,2019年商业银行债券承销规模与上榜家数总体大幅落后于券商

2、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ESG产品,参与ESG投资

——ESG主题投资策略强调企业管理、社会责任与环境友好,能够规避环境污染严重、内部管理混乱的企业,对风险控制与绩效提升都有正向影响

——由于ESG投资理念在国内尚未成为主流,投资者对ESG理财产品存在认知壁垒,特别是个人投资者通常更为关心到期收益率,对ESG投资长期价值缺乏了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ESG产品的推广速度

——向前看,银行在ESG理财产品推广策略中应重视投资者教育,强调碳中和目标所带来的长期投资价值

3、银行投贷联动,助力PE/VC鼓励科技创新

1)自设子公司模式

2)“银行+风投机构”模式

3)“贷款+认股权/期权”模式

4、参与碳交易,扩充中收来源

5、商业银行在碳交易市场中的参与形式主要有三种

1)提供金融基础设施

2)促进资金融通

3)商业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碳排放交易咨询、代客理财等服务,有利于提升碳排放交易市场规范水平与专业度

6、目前商业银行参与碳交易的主要方式是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碳金融产品包括:

1)

碳质押贷款

2)发行、承销碳债券等现货金融产品

3)提供其他金融工具,如结构性存款等

7、碳资产管理方面,国内商业银行作为主体亲自参与碳资产管理服务尚处探索阶段。

——此类业务风险与机遇并存,其高回报与较高的投资风险相伴而生,对商业银行的投资研究能力有较高要求。

——典型的商业银行碳资产管理业务模式有如下两种:

(1)撮合企业与第三方机构进行碳金融工具交易并提供资产管理咨询与服务

(2)发行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

8、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碳交易相关业务,预计将对商业银行业务带来以下两方面影响:

(1)形成存款资金

(2)提升中间收入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