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维,余世维讲师,余世维联系方式,余世维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被誉为“中国管理教育导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余世维:在公司内部形成对立
2016-01-20 72699
在公司内部容易形成对立,或者形成派系。有时在无意之间,潜意识里这种意识已经形成,这也是职业经理人常见的一种错误。谈到自己公司时,只有一个代名词“我们”公司也许你在工作之中很喜欢说“你们”“他们”,其实作为自己企业的代名词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因为企业是我们每个人的,是我们自己的企业。【案例】“他们”是谁? 一名部门经理向总经理汇报工作,其中说到其他地区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的时候,前面都加了一个“他们”。“他们天津分公司”“他们人力资源部”“他们财务部”……这时候总经理问他“他们是谁?”部门经理一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他们,他们,你是谁,莫名其妙!”部门经理此时听出了领导的意思,知道自己讲错话了,连声说:“对不起,总经理。”其实总经理的话有道理,“他们,他们,那你是谁?”难道你不是公司的一分子吗?作为一名管理者,可能你也会时常犯这个毛病。注意以后不要常常说“你们”“他们”,要说“我们”。常说“你们、他们”的后遗症常说“你们、他们”会造成一种疏离感,久而久之会破坏团结。公司里常常听到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攻击,“他们策划部除了纸上谈兵还会干什么?整天凭空想象一些东西让我们做,自己怎么不做。”“哎呀,他们行政不就是后勤,发发手纸什么的,人员素质太差。”……如果一天到晚把其他部门看成对立者,不利于部门间的协同合作,继而会影响整个公司的效率。整个公司就像一台机器,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每个零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团结的重要性【案例】在美国坐车一次在美国坐车,中途上来一个亚洲人,他一上车就站到门口发呆,美国司机用手指一指投币器,示意他投币,可他还在发呆,这时有人替他投了币,问道:“是日本人吗?”那个人马上说:“嗨咿。”然后两个人坐在一起,“第一次到美国来吧?”说着掏出一把钱让这个人拿着,并告诉他,这是美元,这是美分……那个人连声说着不好意思,“拿着,拿着,有用的,有用的。”帮忙的那人又问他到哪里去,还向他介绍了在旧金山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日本人的聚会,让他一定要来,又掏出一张名片,告诉这个日本人他的住址,住宅电话,公司电话。很快,中途上车的陌生人要下车了,那个帮忙者拉着他下车,并给他指路。之后回到车上,跟司机说:“谢谢”,便又回到他的位置上。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一种温暖的感觉,这种感觉来源于民族团结。对企业来说,团结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内部的团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凝聚力跟团队精神,这是一种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民族团结有助于国家的安定,人民生活的幸福,这也是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来源。 接电话的人或被询问的人就是要解决问题的人有的时候,从接一个人电话的态度上就可以感觉出来他有没有团队意识。因为接电话或被询问的人就是要解决问题的人,在接电话,被人询问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讲话方式,避免经常说“你们、他们”。为用户解决问题【案例】接电话的艺术德国贝尔上海公司,对员工的培训也包括接电话的方式一项,他们发现很多新员工接电话的方式很直接,习惯简单地回答客户的问题。曾经有用户打电话来问,是否有S3104的材料。咨询的结果只有两个字“没有”。而注意接电话艺术的人的回话永远不是只有一句,尤其是对时间、地点、数量都量化得非常精确。“对不起,S3104的材料昨天刚好用完,现在还有两个替代品:S3101和S3102,可以吗?”“不行,我只需要3104。”“噢,这样呀?那么最近的库存在南京还有3500只,我们正发调拨,大概下个礼拜二可以拿到。”“我很着急,这个礼拜能不能拿到?”“那这样,今天下午4点钟我给你回话,紧急调拨南京1500只,这个礼拜六早上先让你拿到,必要的时候我们看看能不能够在礼拜五的下班前让你拿到,你看怎么样?”听到这样的回答,相信对方一定会很高兴地说声“谢谢”。接电话的3个毛病忠告接电话时请注意你的回答方式,避免这样的回答:(1)“不在”;(2)“不知道”;(3)“这不归我管”。 1.“不在”有时候我们习惯于用一句话来回答对方的问题,例如一个电话打来:“请问,吴美丽小姐在吗?”“不在。”听到这样的回答,相信你一定会有很不舒服的感觉,一句话将人拒于千里之外。【自检】是否你也如上文所述一样回答过别人的问话?对于这样的询问你将如何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道”很多人都喜欢说“不知道”,如果你打电话给某公司,得到这样回答的时候,说明这家公司的员工素质还没有到位,完全可以教育他一下:“请问你是不是某某公司的人啊,是啊?哎哟,我以为你不是呢。”就把电话放下。某酒店在客人的桌上都摆上了一个小牌子,上写:“IneversayIdonotknow”。就是“永远不说我不知道”,牌子底下是总经理签名。这个小牌儿起到了对员工的约束作用,提高了服务质量。3.“这不归我管”【案例】对客户负责王先生和刘小姐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接电话的是刘小姐。“哦,您找王先生啊,他那个事情不归我管。”如果这样讲就会使人很反感。如果是这样回答:“哦,你找王先生啊,他现在刚好不在,但是,我们两个是同一个部门的,他的东西我多少知道点儿,你说说看,我帮不帮得上忙。”结果对方一讲还真的不知道,“哎呀,这件事情我真的不晓得,对不起,王先生马上回来,我会告诉他,你留下电话,我会叫他打给你。”这样的回答可以给她80分。没多久老王回来了,刘小姐跟他说:“老王,你刚才不在,一个客户打电话过来,电话留在你桌上,赶快回给人家。”我们可以给她85分,结果老王一直东忙西忙忘了回电话,刘小姐会说:“老王啊,快点,已经过了15分钟了,你还没有打给人家。”我们给她打90分。结果老王就是没打,刘小姐自己拨了电话:“喂,蔡总吗?你等一下,王先生回来了,他和你说话。”95分。结果老王居然说:“你告诉他我不在,”“老王快点,对方在等,不要说你不在。”100分。小心地避免这几种错误,首先要从思想入手进行规范,培养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礼貌地问候现在很多人喜欢看日本和韩国的电视连续剧,在看电视的同时,你是否看到了其中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回家时的一声招呼“我回来了!”朋友之间见面稍微鞠一个躬。另外除了我们和熟悉的人之间要注意礼节之外,和陌生人交往,也要注意礼貌地问候,因为起码的礼貌会给人以亲切感,会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也许就会使两人之间由陌生人变成朋友。【案例】在美国早晨打招呼在美国一家酒店,我早上来到餐厅吃饭,因为很早,餐厅里除了我只有另外一个小女孩。那个小女孩大概只有7岁,也许她在等爸爸妈妈,我一过去,她就举了手,“Hi!”我也马上微笑着说“Goodmorning”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外国人比较热情而中国人比较含蓄,我们也许不会主动热情地和陌生人打招呼,但是如果你面对你的合作伙伴,你的客户,还有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还是需要你热情、主动地与对方打招呼,“Hi!”或“你好”,“MayIhelpyou?”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问候,就会在彼此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本讲总结】本讲讲述了在公司内部形成对立的危害,还提示了我们谈话中常见的一些错误,比如常讲“你们、他们”,这样会造成一种疏离感,久而久之会破坏团结。接电话时请注意你的回答方式,避免这样的回答:(1)“不在”;(2)“不知道”;(3)“这不归我管”。这种回答拒人千里之外,会令人产生反感。接电话或被问话的人就是要解决问题的人,应努力给对方一个满意的答复。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