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强,张小强讲师,张小强联系方式,张小强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FMP培训模式创始人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小强:提升生产效率与品质的十个关键技术
2016-01-20 66253
对象
制造企业管理者
目的
提升企业品质与效率
内容
课程简介: 企业因为生产效率低下和生产品质不良所带来的损失,大概占到其销售收入的35%—50%,这是相当惊人的数字。然而,更加令人惊讶的是,目前大部分企业都缺乏一套改进生产效率和提升产品合格率的机制,没有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效率改善技能和产品合格率管理流程,以及缺少掌握改进产品合格率的方法和工具。如果不作改善,企业面临的将是生产成本会大幅度增加,利润却不断减小。没有利润,企业将如何生存?企业如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将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条陌生之路! 众多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的技能和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工具,将卓有成效地提高企业的制程能力,而且,这样做是一条投入少,回报高的发展道路。为此,张老师专门设计与开发了本课程,旨在帮助企业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效率提升技术和质量管理方法工具,解决生产效率和品质低下的问题,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 学习对象: 生产管理人员、品质管理人员、IE人员、采购人员、生产计划人员及相关职能管理人员 课程大纲: 一、 制造企业现场管理的六个终极目标 品质 效率 成本 交期 安全 士气 二、 造企业现场管理的五个核心要素 人员 设备 材料 方法 环境 三、 生产现场效率低下的十个拐点 1. 人工成本与生产效率不成正比 2. 设备损失及稼动率低下 3. 物料延期及周转期长 4. 临时插单与急单的影响 5. 没有找到有效的改善方法 6. 未使用IE技术进行改善 7. 生产现场职能化 8. 没有目视管理或没有提取生产关键指标 9. 没有有效的生产效率考核体系 10.生产现场标准化不明确 四、 提高生产效率的十个关键技术 1. 人员效率最大化 2. 提高设备稼动率 3. 确保物料进度 4. 急单与插单应对 5. 合理运用“删简重合” 6. IE手法是基础 7. 流程化替代职能化 8. 关键指标目视管理 9. 基于能力模型的KPI效率考核 10. 标准化与“5S”维持 五.生产品质不良的十个疑难杂症 1.品质依赖于品质部门的检验 2.没有品质预防管理 3.品质标准不建全或不统一 4.没有进行品质日清管理 5.只求结果,不重过程 6.产品库存损失 7.没有进行品质变更有效管理 8.供方品质能力不强 9.客户投诉 10.品质追溯不到位 六.零缺陷品质保证的十大支柱 1. 建立全员品质管理机制 1) 品质成本分析 2) 供应商品质管理 3) 品质职能互动品质目标 2. 量产性品质评价 3. 标准化品质文件 4. 品质日清技能方法 5. 过程品质管理技术 6. 长期在制品管理 7. 4M品质变更 8. 品质预防技术 9. 品质客诉处理 10. 品质追溯 七.基于效率和品质为导向的薪酬管理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