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昌宝,邰昌宝讲师,邰昌宝联系方式,邰昌宝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门店精细化管理畅销书作者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邰昌宝:赢在终端之店长学习力
2016-01-20 41010
学习力等于竞争力等于企业生命力,这句话也许很多人都有听说过,但是有有多少人真正做到。 Y店长是上海一家外资连锁企业的店长,现年已经三十四五岁了, 12年前毕业于内地的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先后在电子制造企业、物流服务行业干过短短的两三年,其后就来到这家外资企业,从下面的课长助理做起,只五年多的时间他就已经成为一家大店的店长了,如今他已经是一位资深的店长了,为此,他感到很自豪。   周围的同事和来自公司总部的领导对Y店长的最大的评价就是:“他不仅好学,而且接收能力特别强,几乎是一点就会,从不像别人那样需要死缠烂打。”   当我今年有缘与他相识,并向他请教学习的经验时,他淡淡地一笑:“别听别人瞎吹,其实我还差得远呢,我倒要向你讨教讨教怎样学习,怎样能够在名校打败那些博士们,在搞了那么多的社会活动以后,还能够选修那么多的课程,能够写那么多的论文,在学习方面你一定比我更有经验了…”   我一听,心理一惊,这小子啥时把我的底细给摸得这样透,莫非他还认识我的那些复旦老乡不成,问他也只是微笑不语。我只好搪塞:“打败一词用得太重了,顶多是没有太输给他们吧,虽然也写了几篇论文,但是与那些博士中的高手比还是差距很远的,况且那时只是一心读书,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其它时间全看书了,不比你啊,一面担负这么繁重的工作,还能够学这么多的东西。”   他这才没有跟我客套,把他在进入这个行业时的困惑、如何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在上司的点拨下,自己找到一条路,慢慢摸索过来的历程向我简单做了介绍。   他是工科出身,对于商业企业管理最初也是一窍不通,当初招聘他的人也仅仅只是看到他的基本素质还不错,英语水平、反应能力及以前的学习成绩和工作业绩都还不错也就要了他了。刚来时,也是两眼一抹黑,好在零售行业也并不是很复杂,外资企业还有非常精细的入职培训,加上得知被录用以后,很快买了三四十本关于零售业企业管理的书籍,利用个把月的时间迅速地过了一遍,脑子里对于零售企业的管理已经有了一个框架。   此外,这家外资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抓得挺紧,这些都帮助自己很快度过了入门关,相对于周围的同伴,他自己感觉要比其他人快两三个月进入角色,这也为他赢得了一些先机。进入管理工作岗位以后,他不再盲目地去读书,而总是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为什么这里会是这样?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有时为了求解这些解决方案,他会去翻阅大量的参考资料,会到竞争对手的门店去考察,找同事和领导切磋交流,他常常还会很主动地打电话给本公司其他门店的店长,甚至是让电波跨越几千公里远,向他们请教学习。   在向这些资深店长学习的时候,他总是把自己放得特别低,而且是一开始就抛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困惑,请求别人给与指点答疑,奇怪的很,这些人都仿佛需要证明自己的诚意和实力似的,会非常深入地与他分享他们的探索结果和经营管理经验,他感觉,把向书本学习与向周围的“活教材”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进行比较的话,一开始那一两年,似乎书本和单位里的培训教材给他的帮助更大一些,而到了后来,则主要是来自于周围的这些“活教材”了,也许是因为向这些人请教得比较多的原因,大家似乎对他这个小弟弟也特别关照,在领导面前也美言了不少,这一点他还是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的。   我有些纳闷:为什么好多人都向我抱怨,单位里的同事关系紧张,别人都对我封闭得死死的,自己从同事身上根本学不到什么,为什么他就能够如鱼得水呢,是不是他们这家外企特别开放?   他略一沉思,解开了我的迷惑:其实哪里的人哪里的企业都是差别不大的,特别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一开始他只会直接向别人请教,不知被拒绝过多少次,后来他学乖了,每次请教关键人物之前都会先搜集这个人的情况和偏好、这个人的专长与业绩,首先一上台面就给对方戴上一顶非常舒适的恰到好处的高帽子,让对方无法推脱,然后把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与研究的成果首先与对方分享,这样让对方感觉自己并不仅仅是个乞丐,自己是真心实意地向对方请教、与对方分享的,而且这一招也让对方放心,万一将来他有求于自己时是不会被遗忘的,还有,自己抛出的见解其实也激发了对方的好胜心,让对方有些欲罢不能。   简短的几句话,让我对他不得不刮目相看,怪不得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企业,他能够象坐飞机一样平步青云,只短短五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别人可能走十年还走不完的路,如此高的情商和智商,着实让人敬佩:他几乎是每一次在与别人进行智力“角斗”之前就把对方打败了。怪不得与他相约见上一面要费我半年左右的时间,也怪不得一见面他对我就这样了解,实在是习惯使然也!   点评:   Y店长是我见过的店长中非常杰出的一位,特别是他的学习能力,一直在店长圈子里被大家所称道的。   总结他的学习经验,结合我自己对于成年人学习的规律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思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善于不断地归零   只有掏空自己现有的,才能够在自己有限的肚子里装得更多,只有让自己虚心,我们才可能学到更多,这几乎是每一个成年人都懂的道理,但是绝大部分成年人在运用到自己身上时常常就把这一条给忘了,总是带着自己过去的经验、自己过去的业绩、自己过去所获得的权威去强行套用现在的环境,自以为过去行,现在也一定行,其实是很不一定的,因为道理很简单,真理总是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绝对真理,只有条件真理,倘若这个世界还真有绝对真理一说的话,那也仅仅只限于这一句——“真理总是相对的、绝对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但为什么成年人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过去来套用现在呢?其实源于人的两点劣根性——惰性与自满,毕竟获得过去的那点经验不容易,要是还要重新来过的话,实在是太累,同时我们也会觉得我们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尽管与潜在的无限可能相比还有无穷的差距,但是与周围的大多不思进取的相比,自己已经是遥遥领先了,为什么还要那么拼命地学习呢?所以,“让成年人明白归零的道理,一秒钟就足够,但是让成年人主动做到归零,一千年都太少。”   而恰恰是那些能够不断地否定自己、战胜自己、不断地从客观的现实环境中掘取知识营养的人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强者。所以,归零是一切学习的起点,没有这一点,一切的方法都是要大打折扣的。   系统性地学习、带着问题研究性地学习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很多东西放在你目前还非常有诱惑力,比如游戏,所以要挡住种种的诱惑,象去西天取经的唐僧那样心无旁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有可能取得成功。   只有聚焦才能产生奇迹,这已经是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能够获得持久性的成功的一个不是捷径的捷径了,就像巴菲特一样,只有坚定地锁定二三十年,他手上的股票才会奇迹般地暴涨。潮涨潮落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而决定浪头高低的不是大浪上面那几滴水——那几滴水其实一直在变换着,是下面的暗流潜流在决定着大浪的方向和动能,而潜流总是不动声色的。所以,专注于潜流才能够真正成为逐浪的高手。   同时,从自己的手头工作开始学习,应该是最佳的捷径,因为这里聚集了你最有效的资源,倘若在资源最充分的地方你都不能够学出点或研究出一点独到的东西的话,那么,到了资源稀缺的地方,更是一切都免谈了。围绕着眼前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去搜集资料、去思考总结、去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去实施检验,这是最佳的学习路径,也是浪费最少的途径。也许我们在学校里所学的大约只有5%可以在工作中直接运用上,但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则基本是80%以上的东西都是可以持续运用的。   不仅要向死的书本和网络学习,更要向活的书本——你的同事和竞争对手学习   Y店长让我感到最为超脱不俗的一点就是他特别善于向周围的“活书本”学习,而这常常是很多成年人所非常欠缺的。很多成年人总喜欢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锁起来放到自己的知识保险柜里,但是没想到才一两年甚至几个月没用,拿出来一看发霉了——世界早已物转星移了,自己的研究都白研究了,这其实是很可惜的。   其实个人的才能和智慧,只有不保守才能真正守得住,只有让这些才能和智慧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处于与人交流分享的状态,这些才能和智慧才能够不断吸收新鲜的血液和养分,不断地更新版本补充插件,保持足够的鲜度和活跃度,才可能达到呼之即来、用之即灵的境地。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地向自己挑战,挑战自己的惰性和自满,向周围的伙伴学习,与他们交流分享。   做到了这三点,学习的效率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我一直认为,学习的效率不是按照你用多少时间读了多少本书、这些书本知识又记住了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你在既定的时间内获得多少的智慧,运用这些智慧又解决了多少实际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又获得了多大的物质效益和精神效益。这才是我所理解的学习效率。   期望我们的店长能够从这些方面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这将受益终身。
上一篇 事态
上一篇 心境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