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芬,姜燕芬讲师,姜燕芬联系方式,姜燕芬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人力资源实战专家,咨询顾问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姜燕芬:如何成为组织设计的高手?——向中国共产党学习组织建设
2016-01-20 46009

近期听了王明夫先生《从业务能手到组织设计高手》的课程,很是有感而发,特写下此文,但愿对前进中的中国民营企业有所启示。有人说,战略决定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为战略服务。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倒过来说,即组织结构决定战略,一个好的组织体系绝对支撑着企业的战略实现,也决定了每一个阶段的目标能不能实现。

所以说,做好组织建设很重要。那如何做好组织设计?我们要向中国共产党学习成功的经验。

回顾中国革命的历程,每一个关键的转折都伴随着组织建设的不断推进。第一个要铭记的转折点就是三湾改编。秋收起义失败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员匮乏,逃兵频出,被国民党连连围剿,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这个时候毛泽东带领着900名从国民党追杀中幸存下来的士兵,来到了江西的三湾村,在赶路的途中,伟大的领导人始终在思考着,这支军队的未来怎么办?如何继续前行?当夜到了三湾,在他住的一个叫泰祥和的小杂货铺里,他刻不容缓地做出了改编的决策并付诸实施,面对着这帮有雇佣军、游兵用勇、百姓子弟混合起来的部队,经过短短的五天的组织调整,整体军队的士气有了回升,稳固了队伍,虽然还是那些人,但是从精神面貌到外在的行为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回顾三湾改编,总结起来有五大举措值得我们借鉴:

一、     搭起大架子收拾小摊子。

虽然改编时只有900人,但是却支了一个大架子,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第一军,毛泽东亲自担任军长,军下面设置了两个团,这个思路决定了组织未来的高度。也就是说,在组织设计中,领导人要预见到未来的发展,并且要有大格局,后来中国共产党收编了很多有实力的队伍,比如说袁文才部、井冈山王佐部,都是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第的名义从容收编,这说明了什么?虽然我们人少,枪少,但是我们的部队和你们游兵散勇不一样,我们有要求有规矩,一看就是正规军,有正式的组织管理,就像当前各大上市公司收购小企业一样,开疆辟土,一定是师出有名,从这一点看,组织的起点、组织的宽度和深度决定了它的包容性和成长性。

二、建立从高到低的组织体系。党组织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一大特色,也是红色政权漫卷中国的重要支撑。我们来看党组织如何从高到低渗透到每一级组织?

首先,每一个班都有党员,每一个排设党小组,每一个连设支部,营团以上设立党委,在支部以上设置指导员,层层配置,自上而下实现了严明有序的管理,确保党的思路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落地,实现了“党指挥枪”。毛泽东作为全军的最高领导者,实现了对军队的全面掌控和管理,其实从打仗的角度来看,他不拿枪、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一个领袖人物,不一定要会做业务,要成为业务高手,关键的能力是系统的建设能力,也就是要作好战略,布署好战略的实施,体系强大了,就能打胜仗,所以说。天天关注业务的老板可能会成为好老板,但是忽略了组织设计的老板会当不成老板。也许有人要问,老板做组织设计,要HR做什么?别忘记了一个企业的顶层设计相当于国家的政体,要想实现“党指挥枪”,达到企业战略管控的目的,这样的大任只有老板出思路,HR负责实施层面的规划和落地。

三、尊重成员。

当时的中国工农红军,有来自百姓人家的子弟,还有,还有扯起选反大旗的各山头下来的人马,这让我们联想到,民营企业在初创时期,不也是杂合着一支学历、背景、知识层面各不相同的员工吗?而且高学历的、有经验的人才往往很难招到,招来的人,勉强能用,大部分人员需要培养和提升。那如何做好成员工培养和管理?

让我们看看毛泽东是如何做培训的。在员工的培养方面,红军首先制定了基本的行为准则,即三大纪律。第一条行动要听指挥,第二条是不要拿老百姓的一个红薯,第三条是打土豪要充公。为什么制定这三条?说明这三种现象在当时极其普遍,时时有人违反而且纠正不过来,是要严加管理的现象。那为了让大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毛泽东用很直白的,每一个士兵们都能够听懂的语言,做了一个全员培训,教材只有三句话,但是每句话都针对一个大问题,一个严重的现象,只要士兵们记住这三句话,不违反这三条,那就能跟上组织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我们发现他的假设是:人都是可以改变,不管他当过土匪还是小偷,都是可以影响的,可以教育好的;组织的文化是必须建立的,而且要持续培育的,这和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克恩提出的人性二重假设的Y理论有相同之道,即体现了对人的信任和尊重。再加上八项注意,那八条规定更是具体细化,比如离开老百姓家里要“捆稻草、上门板”等等,士兵们记得清楚,行得出来,让培训效果直接达到了柯氏三级行为评估的层面。

讲到这里,我们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要思考,如何尊重员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员工感觉到这种尊重,如何培养员工,让员工的一言一行体现你的要求?

这个里面其实有六个字就解决了,即从管人、到理人、到安人。说白了就是把员工当人来看待。

 四是走群众路线,让员工自已管理自已。

实施民主管理,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至胜之道。成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相互监督,参与到日常的管理中,比如士兵委员会开会时,每个士兵都有发言权。例如:班长派班公平不公平,哪位军官说话态度不好,士兵都可以在大会上进行指名批评。对经济上的意见,士兵同样可以在大会上讲。对排长、连长、党代表的缺点都有批评的权力。士兵委员会设有经济小组,管理连队的伙食,每个礼拜或每半个月,要清算账目,做到经济公开,达到自律和他律的目的。联想到我们的企业当前的情况,大部分企业往往是制度管人,通过管理层的检查监督,奖励或惩罚来管理员工,员工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体,有些企业有意见箱,有投诉热线,但是都形同虚设,没啥实用。只要管理者始终以监督者的面目出现,就会让员工形成条件反射,导致相互的对立,表面上服从,内心不服,有时候罚得过头了,员工干脆辞职不干了,大不了再找一份工作,高额的流失率由此产生。而成立士兵委员会,则有利地疏导了官与兵的矛盾,让士兵不再是一味地接受管理,而是可以站出来管理别人,其实这也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效果就是获得一大批代士兵代表和基层力量的认同。对此,我们的企业要思考,如何让群众路线在企业里处处开出积极的花?我们是不是也要建立一种自下而上畅通的沟通机制,常态的机制,鼓励普通员工有机会参与到企业议事机制中来,通过这种氛围的引导,像中国共产党一样,让员工首先自律,然后他律?从管理成本的角度来看,这样做的成本是最小的。

五、顶层设计,中层发力。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设计,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总结下来有两大特色,一是“党组织建在连上”,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二是采取了“双首长”负责制,既确保了整个组织的活力又增强了组织的稳定。这源于顶层设计的合理性,但是顶层设计需要中层发力,才能够保障这两大特色,所以说做中层的组织建设十分重要。我们看到红军在连以上单位全部设置党支部,设指导员,做到连长管打仗,指导员管思想,各司其职。加强中层组织建设的好处,自然是保证顶层的精神和指导思想畅通无阻,也保证了对基层的指导常抓不懈。那我们的企业如何做呢?通过对企业

管理咨询的项目实施,我发现很多企业存在着高管阵容强大,中层团队弱小的问题,很多老板见到我们的苦恼之一就是没有人可以用,没有人可以提拨!为什么呢?因为企业忽视了梯队建设,没有重视中层管理团队的培养,甚至有的企业大树底下不长草,越是厉害的老总下面越是出不了能手的状态。这个问题,要深思,如果想做好管理,想做好企业,那就要从中层发力,把中层培养煅练得精锐有力。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