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强,安新强讲师,安新强联系方式,安新强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安新强:绩效到底归谁管?
2016-01-20 47742

绩效到底归谁管?

         在最近的一次关于企业绩效管理的调查中,发现了这样一些观点,这些观点来自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我们公司的绩效由总经理管,不归我们;

  ——我们没有绩效考核,也就没有绩效管理了;

  ——我们不需要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不就是发奖金、评荣誉吗?

  每到年底,各个企业几乎都开始了周而复始的绩效管理工作,不过,称其为绩效考核则更为准确。类似这样每年1次、或2次、或4次的绩效考核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些企业的惯例。这样的工作大都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测算,然后报公司高层批准。

  上述的观点和现象无不时刻警示着我们,绩效管理到了需要彻底改变的时候了。

  ——绩效管理的本质是什么?一般认为绩效是就获得的结果而言,这种狭义的理解将绩效与目标混为一谈,失去了绩效的本质含义。对绩效的理解应该从更广泛的视野来认识,那就是整个产生成果的过程都属于绩效的范围。具体的说,包括目标的设置、管理活动、态度、成果。如果用一个简明的系统来表示那就是:前因——行为——结果。这都属于绩效管理的范围。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绩效管理的本质在于完成正确的战略目标,同时塑造不断完成战略目标的持续能力。

  ——由绩效管理的本质来看,任何企业都有绩效,也都需要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只不过是绩效管理的一个工具,并不是绩效管理的全部。可以不考核,但是不可以不管理。发奖金和评荣誉都很重要,但是,只有把它们放在绩效管理的框架中,才能发挥激励的作用,否则就要轮流坐庄,失去作用。

  ——绩效管理必须日常化。绩效管理是为实现战略,并塑造实现战略的能力而发挥作用的。战略业已经融合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之中了,做为绩效管理怎可能每年1次,或2次?同样的道理,企业的部门业务主管最熟悉其下属的绩效表现,不做日常管理,而进行定期管理,又怎能保证绩效的卓越。

  ——人力资源的角色要发生变化。人力资源不再是绩效管理的主体,而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绩效管理的主题是各绩效单位的经理。

  ——要采用适当的工具以保证绩效管理日常化的有效进行。具体的工具可以通过对目标的设置、标准和指标的制定、任务确定、指导建议、自我评估、上级评估等诸方面进行设计。

  总之,必须消除绩效管理中的误解和错误做法,否则,绩效管理将失去意义。正确的做法就是,将绩效管理日常化,并赋予部门经理真正的绩效管理职能。将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管理角色变换为指导者。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