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男人或女人,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具有阴柔、阳刚两种可能性,都有两种同样的潜能潜在,所以肉体上有男女之分,可是在灵魂、心灵上并没有性别之分。 我认为在性格、心理或行为上的区别,大多来自后天的教导、文化上的制约,父母从我们一出生时,就不自觉地配合社会的期待、文化的传承,给男孩女孩不同的对待与期许。
我记得一九九六年,我去美国上一门全方位呼吸的课,我们那一班是由当代超个人心理学大师史坦尼斯拉弗·葛罗夫(Stanislav Grof )带领。葛罗夫是意识革命的创派人,也是现代超个人心理学四位被公认的大师之一,因为他亲自带领课程,所以来自世界各地将近两百多人参加,多数是美国人。 在我们的小组里还有德国人、法国人,我是全场唯一的东方人。在五天课程里,有一个单元是女学员留在工作坊内,男女分开活动,由于上课的地方是位于加州东部的沙漠区,所有的男性就走出教室,聆听着鼓声来自何方,在沙漠中寻找鼓声,聚集到发出鼓声的地方,老师早就已经在那边击鼓等待我们前去。
我是最后一个到的,因为我从来没有在沙漠行走的经验,我又为了追求自由,赤脚在沙漠中摸索,结果被仙人掌刺得痛得要命,就这样拖拖拉拉,大概是最后一个到达,鼓声原本还持续着,突然间安静下来,老师没有说话,所有的人也静默不语。 我们一群将近一百个男人就围坐在鼓的旁边,在这样的气氛之下,突然之间我的眼泪就无法遏止地流了下来。
在那五天的课程里有分大团体和小团体,小团体大约有十五个人,我的英文表达能力不是非常好,所以我都选在小团体里分享,从来没有在大团体里分享。可是那个时候我内心澎湃、无比激动,当老师要求我们分享的时候,我勇敢的选择了分享。我与团体分享的是,我这一辈子第一次感觉到,我是一个男人,而且跟一群男人在一起,大家可以毫无界线,可以不需要比较,我们都是男人,但彼此不必有任何竞争的心,而像是气氛融洽大家庭成员,那样的体验是我这一生身为一个男人,从来没有感受到的;原来男人之间也可以这么平和、这么接近,这种一体的感觉,令我感动的流下眼泪来,这是我这一生最难忘的体验。 我真正体会到,自己身为一个男人内心里真实的孤独、防御性,从小到大被“你不可以不如别人”,“你一定要更好”的想法制约,在顷刻之间那股强而有力的枷锁与负担突然松开,整个灵魂深处感到一股自由。
所以,身为一个处于竞争环境与自我要求的男人,在有那次经验以后,我很羡慕女人可以有柔性分享,她们可以在脆弱的时候哭泣、找朋友分享,可以表露不满,生气的时候抱怨、求助,可以和三五好友喝下茶,聊上几个小时,分享自己在生活里的感觉、困境,可以彼此聆听、支持、分享、这在男人的世界是非常困难做到的。
这些跟小时候玩的游戏就有很大的关连,因此女性会渴望和先生分享内心的世界,可是,男人却不习惯去分享内心世界,因为他们从小学会的是竞争。我想这是许多夫妻或几乎大多数的两性碰到的一个最大的难题。
有很多的妻子想要进入先生的内心世界,分享他的辛苦,愿意在他脆弱的时候给予适时的支持,倾听他所有的抱怨、难过、、委屈,可是却好像碰到一道铜墙铁壁,因为先生无论如何都不愿打开那一扇门,他宁可一个人默默的独处,或者借着跟好友之间的娱乐、运动,他宁可选择其他的方式释放压力,要他敞开心和另一半分享是很困难的。
在这个男女不同最大的课题里,女性往往为了要与伴侣有心的交会与分享而做了许多的努力,可是不停的会有一些挫败感,到最后终于放弃、分手。男性也因为太太一直试图想要打开那扇门,他会逃得愈来愈远,甚至于感受到那种被强迫、被操控的童年经验苏醒。
如果男性适时展现自己的阴柔面,如细腻、接受、了解、倾听的能力,愿意把心打开和伴侣分享,愿意呈现脆弱、无助的一面,让另一半可以有机会去了解他、滋养他,而不是只表现自己强壮、好的一面,这样男性的阴柔面呈现,很受女性欢迎。 在企业界有愈来愈多的成就的人或者受欢迎的人,也几乎都具备了中性人的性格。许多的政治人物也学习柔性的诉求,不再如戒严时期被塑造成像神一样的强者,不准犯错。
社会上这一些演变逐渐在产生,可是仍有多数的人被角色局限,女性只被鼓励发展出阴柔的一面,以家庭为生活的重心,当女性发展出阳刚的一面时,常会被视为有攻击性、有侵略性,威胁到男性的存在或尊严,冲突带来的愤怒、怨恨,会让彼此都受伤很深。
男人也常被局限在阳刚的一面,如果一个男人发展了阴柔面,往往会被视为软弱、委曲求全、牺牲、逢迎、讨好。因此,多数的女性并没有发展出阳刚的正面价值,男性也并不重视阴柔的正面价值。
我指的是多数的,也许读者可以自我评估,了解自己是属于阳刚型还是阴柔型,或者你是属于少数的中性人,能将阴阳两种特质的正面价值淋漓尽致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