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淼清,魏淼清讲师,魏淼清联系方式,魏淼清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电力\能源\安全\法规\党建\演讲\营销\多媒体\软件开发\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魏淼清: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2016-08-15 2470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自然灾害共存,人类是在战天斗地中不断发展的。7月28日,到唐山考察时指出:“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一、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必须认真面对并妥善处理好这个关系,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要认清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性。自然灾害是由自然因素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损害的事件和现象。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2015年全球共发生353起灾害事件,有26000多人在灾害中丧生,其中自然灾害198起。2015年全部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为920亿美元,约有800亿美元是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特别是尼泊尔地震是当年全球最为严重的灾难,地震导致近9000人丧生,是当年死亡人数最多的单次灾难。其中包括印度、中国和孟加拉国以及尼泊尔地震造成的总损失估计达到60亿美元。自然灾害的影响面十分广泛。它不仅造成人员伤亡,社会和经济财产损失,重大灾害还能造成资源和环境破坏,增加财政支出,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工农业生产和商业秩序。迫使国家将长期需要变为短期需要,把本可以用于发展经济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用于灾害救助、抗灾和灾后的恢复。自然灾害不仅延误发展规划进程和减缓经济发展速度,也对投资环境带来消极作用,导致就业人数减少和市场需求降低,以致影响政局的稳定。因此,人类有必要认清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主动而为,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

人要与自然顽强抗争。作为自然界演化过程的一部分,要完全防止致灾事件的发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人类可以在不断认识自然灾害特征的基础上,对灾害做出反应,抗御灾害或调整自身行为去适应灾害、与灾害共处,从而把可能造成的伤亡或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中华民族自古就具有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没有其他三个古国那样天然优良的自然条件,数千年以来,黄河以“害河”著称于世,有历史记载以来,平均每三年就有两年成灾,然而灾害非但没有摧毁我们祖先坚强的意志,中华民族却在与黄河之“害”的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光辉诗篇,“大禹治水”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瓠子堵口”亦是人类古代史上的壮举。中国历朝历代与自然灾害抗争的遗迹至今在神州大地上仍历历可寻,都江堰、贾鲁河……无不在向中华民族的子孙叙说着先辈们面对灾难时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新中国成立后,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从未停止。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 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大地震就造成了24万人死亡;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死亡人数近七万。面对灾情,中国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举国之力”,统一调度,统一指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与自然灾害的顽强抗争中书写了无数的壮丽篇章,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一个个奇迹,显示了党和人民的伟大力量,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人要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自然的整体中,人与自然都各自处在相应的位置,并发挥着相应的有限的作用。谁都不能超越自己的位置,这样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才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给整个自然界带来的生态危机日益加深,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进一步的发展。把人和自然截然对立起来,毫无节制地掠取、支配自然的行为不但破坏了自然,而且直接导致自然界以自然灾害的形式向人类“报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指出:“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灾害的发生潜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要将减灾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行为相联结,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降低人类自身及社会经济财产对灾害的脆弱性,实现减灾效益最大化。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处理好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中国,自然灾害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刻。历史上,频繁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不仅直接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还极大地影响了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宗教等方面。治理洪水曾促成了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而对于灾荒救助的失效也几经成为一些王朝覆亡的重要诱因。防灾减灾救灾属于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是公共安全体系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必须正确处理好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指出:“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护航。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能力之一。防灾减灾救灾可以减少人类非正常死亡、伤残以及各种地方病、污染病人群数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减轻社会负担,提高人口素质,增加社会财富;防灾减灾救灾可以减少财产损失,增加财富积累,保障人民生活,促进农业、工业以及其他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使人民摆脱贫困,增加社会产值;防灾减灾救灾可以保护和发展交通、通讯以及水利、能源、城市等设施,提高当代人民生活水平,为后世创造更加充分的发展基础;防灾减灾救灾可以削弱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使人民安居乐业,安心发展生产,提高生产能力。防灾减灾救灾有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导致水资源匾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等问题的出现。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再生能力和生态环境修复能力有限,在遭到破坏后往往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才能恢复,甚至不能恢复,这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防灾减灾救灾在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价值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据联合国在非洲的一项实验表明,一英亩的森林用于生产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是3400美元,而其生态价值的计算结果是4600美元,其生态价值是生产价值的1. 13倍。我们应该加强减灾工程与非减灾工程方面的投入,减少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并且注重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使其恢复平衡,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和生态环境保障。从防灾减灾救灾的治理绩效来看,中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不断强化、不断提高,突出表现为不断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与“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历年平均值相比,“十二五”因灾死亡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减少86.7%、22.6%、75.6%、38.8%、13.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坚实保障。防灾减灾救灾,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作后盾,难以取得满意的成效。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有效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综合能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城市与农村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的提高,医疗救护、灾后防疫、科学检测、科学预警等方面的健全都需要经济方面的支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实行全面、综合、科学的防灾减灾救灾战略。防灾减灾战略是指人类社会为了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增强自身抗灾能力而建立的预防和救助的体系。第一,要通过宣传教育,普及保护自然和防灾减灾的观念和知识。防灾减灾救灾是一项社会性的行动,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众的支持和参与。贯彻防灾减灾战略首先要扎根于人的内心,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的统一观念,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经济与环境都是统一的整体,唤起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危机意识和防灾减灾的使命感,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根植与人们心中。在公众间推广防灾减灾理念,普及灾害知识和基本救助技能,增强人们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能力,在面对灾害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伤害。第二,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科学防灾减灾救灾水平。要有科学发展上的远见,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自然现象进行监控,发现自然规律,提高准确预测自然灾害的能力。面对重大的战略,尤其是面对有环境问题争议的项目时,应该及时主动地与科技部门沟通,以期获得科学结论,作出科学决策,减少人为自然灾害和环境灾害、生态灾害的发生,为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发生,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第三,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进行工业生产时要加大科技含量,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高产出的道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扶持环保产业。同时,推崇绿色生活方式,利用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崇尚环保、节能、健康的生活,在享受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第四,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机制。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是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系统治理的理念,即政府主导下多方共同参与的治理框架。要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救灾工作原则,落实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完善救灾准备、应急救助、灾后救助、恢复重建相衔接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建立方便快捷的储备、调运、接收、发放、回收相衔接的救灾物资应急调度体系,健全以抢险、搜救、救护、救助、捐赠为基本内容的救灾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坚持灾前预防与应急处置并重,推进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结合,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分工合作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形成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的强大合力。指出:“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防灾减灾救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自然灾难既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又是对民族精神的洗礼、对民族力量的凝聚。只要我们戮力同心,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处理好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就能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损害降到最低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