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奎,彭奎讲师,彭奎联系方式,彭奎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心理学应用及企业管理专家
50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彭奎:“忽悠”、“洗脑”与“催眠”—— 也论企业培训师的工作方式与效果
2016-01-20 51305

“忽悠”、“洗脑”与“催眠”

                        & “忽悠”、“洗脑”、“催眠” 

    “忽悠”这个词能够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要感谢小品《卖拐》的创作和表演人员,尤其是“本山大叔”。在《卖拐》中本山大叔的外号就叫“大忽悠”。于是,“忽悠”一词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鈥満鲇柒潯⑩溝茨遭澯脞湸呙哜忽悠正解:两层意思

  1.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心态

  2.北方一带的俗语,在东北尤其流行.忽悠的本字是“胡诱”,胡乱诱导的意思,就是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勾.叫人上当,使希望落空。

忽悠有“胡说”“谣传”“设圈套”“欺骗”的意思。如对某人表示怀疑,就可以这样说:“你别听他忽悠你了。”

    以后,“忽悠”一词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有“吹牛、煽动、鼓动”的意思。比如形容某人在公众面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而且有不真实的成分,就可以说“这个人可真能忽悠”。

    再后来,就有“劝说、鼓动、怂恿”的意思了,比如我们要做某件事情,考虑到很多人有顾虑可能不愿意做,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去忽悠忽悠他。”

     其实很多情况下,语言很多并非有任何意义,只是约定俗成的东西。

     于是培训界有了第一约定俗成的语言——“忽悠课程”  

 

     鈥満鲇柒潯⑩溝茨遭澯脞湸呙哜“洗脑”一词的流行则要感谢“传销组织”,第二功臣应该是“保险公司”了,不过保险业界的心态培训给人的感觉要正统和正义很多,这如同金庸先生笔下的梅超风所练习的“九阴白骨爪”和《九阴真经》中所载的“九阴神爪”一般,练习的虽是同一种武功,不过前者有着诡异的阴森,而后者却多了正义与罡直。

    如果“洗脑”的功力弄个什么“华山论剑”之类的比武大会,传销组织的“洗脑”功力大约相当于“西毒”欧阳锋,而保险界应该大致相当于“东邪”黄药师罢。

     所谓“洗脑”,并不是把脑子冲洗干净的意思,也不是胡乱编造慌言歪曲事实真相的意思,而是一种在真实中建立偏见的宣贯方法。

    翻译成中国话说就是:被人用一种经过设计的方式灌输了一种新的观念或者概念、定义等等,并使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无论它是否是一种听来荒谬绝伦的说法,也不管这个是对的还是错的。

    当然,值得提出来引起大家注意的是:要洗脑一定要截取真实的事实,因为接受洗脑的人不同于催眠,接受洗脑的人在洗脑过程中并不会停止自己的思维活动,也即是说,你所提出的论据在真实性上是不能打折扣的,否则一旦被揭穿,尴尬难堪,就达不到洗脑的目地了。

    “洗脑”并不在论据上下功夫,而是在逻辑及灌输方法上下功夫。至于怎么下功夫呢?这方面的鼻祖和超级大师应该算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老先生(公元前320年-250年)他老先生的“白马非马”论至今无人企及。

     而这,和我们企业培训老师的授课方式却有那么几分神似,于是培训业界有了第二个约定俗成的名词——“洗脑课程”。 

    鈥満鲇柒潯⑩溝茨遭澯脞湸呙哜

  催眠”:不是培训业界约定俗成的名词。在企业培训的课程中,并没有所谓的“催眠课程”!

    今天让“催眠”与“忽悠”和“洗脑”并列提出的原因是: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甚至大多数的人都希望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学习“催眠”。(各位愤青不要急于丢石头,咱们姑且这么一说,后面在慢慢分析,看管理界是否都有这种“催眠情节”)。他们用某种方式嘲弄甚至抵制“洗脑课程”“忽悠课程”,然而却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种高效的简单的控制人意识的方法。我把这种情结称为人类的“催眠情结”。

    然而,很可惜的是培训界却似乎不能提供类似的课程;于是,“催眠”最终没有能够像“忽悠”和“洗脑”一样成为流行名词。

    所以,很少有人会将企业管理培训称为“催眠课程”。即便有人这么称呼,也并不是因为课程的内容,而完全是因为授课老师的“深厚功底”——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将底下的学员渐渐的带入梦乡,其实是一种很高深的技能。

    不管怎样,我们先来看看关于“催眠”。

    “催眠”: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并能够产生神奇效应的一种法术。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

 

& “洗脑”和“忽悠”的亲近

   在企业培训界“洗脑”和“忽悠”是分不开的,一个“洗脑课”(心态类课程)如果老师上得好,得到的评价有很大一部分是:

    “忽悠得不错啊”

    “忽悠功力不错啊”

    “挺会忽悠的,哈——”

    “忽悠大师嘛”

       ......

   “洗脑”和“忽悠”的近亲关系由此便确定了下来,而某种关系的确定就意味着必定某种结果会产生,这就如同法律上如果被确定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关系,就必然得出“不能结婚”的后果——而“洗脑”和“忽悠”的这种近亲关系,就意味着心态类的课程(洗脑课程)是必须通过设陷阱和欺骗(忽悠法)的方法来进行的。

     这似乎是将心态课程的老师推入无底深渊。因为这种联系犹如法律上的“数罪并罚”, “洗脑”和“忽悠”的近亲关系的危害后果是“洗脑”和“忽悠”两者危害后果的“和”或者“倍数”甚至是“次方级”。

    不过,有意思的是倒是很少有人直接和授课老师表明:“你这就是个洗脑的课程”!

    不说并不代表没有,也不代表不这么认为,这是中国人的特点。如果你完全相信一个中国人说的话,那恐怕年(也叫“春节”)都要过错。

    中国人说:“那多不好意思啊”。就意味着他已经答应了,无论什么是好事都非常的“好意思”的接受并心安理得。

    中国人说:“不会吧......”这意味着他已经完全相信了你所说的一切,无论这件事情如何的匪夷所思。

    中国人说:“应该在这里的啊!”这意味着确实不在这里,无论你多么努力的寻找是绝对不会在“这里”找到的。

    当然,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那一句最著名、最温馨、最浪漫、最肉麻、最雷人的“反义语言”——中国的女孩子如果说:“你坏——!”(拖的时间越长,就越雷、越麻、越酥),那就意味着他已经完全的接受了你,无论你是冰川世纪前的恐龙,还是ET世界后的异形。

    所以,中国人的话你要分析。

 

 & 关于为什么可当面说“忽悠”却不能说“洗脑”的分析报告

    为什么不能说老师的课程是“洗脑课程”,却能当面奉承老师“忽悠”功底深厚呢?分析的结果其实很简单:

    拜本山大叔和传销组织所赐!

    本山大叔虽然也“设陷阱”也“欺骗”,但是却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同时我们还能看到本山大叔的“聪明”、“智慧”和“不可思议的设计”。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现代人有某种被“忽悠”的需求。(先不要扔鸡蛋,金融风暴下,鸡蛋让人觉得前所未有的贵)我说的被忽悠的需求并不是说现代人有“受虐倾向”,而是说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某种“麻醉”效应。

    这就如同我们都知道电视剧是编剧编的,每次在辛辛苦苦追完一个电视剧后总信誓旦旦的说不再浪费时间,并大骂这个片子太不合逻辑、太低级、太弱智、太没意思、太没内涵……。但遗憾的是,我们却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跟着某部超级无聊的影视剧渐渐的不能自拔!我们明明知道所谓的“打折”和“狂降”多半是商家的噱头,却一次次的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在自己经济情况日渐紧张的背景下,全力刺激“国内消费”;明明知道下属的恭维是“形势所迫”,却一次次的被推入云端,不能自已……。

    所以,恭维老师的“忽悠功底”至少可以让人理解为:

     A、这个老师很幽默;

     B、这个老师有着不可思议的严密逻辑(简称:太有才了);

     C、这个老师的课程在某种程度上麻醉了听课者(虽然水平和那个白痴编剧差不多)。

   而“洗脑”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洗脑在某种意义上和“邪教组织”、“拉登”等等“世界名牌”有密切的联系。当然,在上个世纪初、中期,这个词还和“苏共”“中共”等“红色邪恶组织”有密切联系,现在在西方人开发的一款“红色警戒”游戏中,能够控制人意识的“尤里”怎么看怎么像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革命导师列宁同志。

   不过伟大的列宁同志并没有改变“洗脑”的罪恶,这实在是因为前段时间非常活跃,现在还时见报端“传销组织”做的那些坏事太多有关。从历史的长河中观察,“坏”也分等级,有些是“坏”,有些是“很坏”,而有些是“骨灰级的坏”,这传销应该算是“骨灰级的坏”了。

   伟大的革命领袖列宁同志的“骨灰级正义”在近代“骨灰级坏”前显得力不能及,这应该可以证明:历史的伟大很难战胜现代的邪恶!

   “洗脑”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一个人的“操纵”,而操纵一个人是很无耻的。这是全人类的共识。

   “洗脑”渐渐的在生活中失去了“中性词”的本质,滑到了“贬义词”的行列。

&  “忽悠”与“洗脑”得历史冤案考

     在近代被中国人毁掉的词语很多,比如:“同志”、“小姐”、“农民”、“胴体”……而我看应该加上“忽悠”和“洗脑”。

    首先,“忽悠”是一种方法,一种行为方式。我们的正式定义应该是:“忽悠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一种科学工作方法”。而工作方法本身是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的。真正区分正义与非正义的是定义中那要达到的“某种目的”。

    “忽悠”是“纯国产”。古已有之,在中国历史上被人熟知的最早的忽悠应该是“陈胜吴广起义”。这两个人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忽悠了大约几百号人,将不可一世的秦帝国摧枯拉朽般的给“灭了”。

而历史上最有创意的忽悠应该是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布条塞到鱼肚子里面,然后当大家拿着鱼回家准备美食一顿时,一剖开鱼肚子,却发现鱼吃不成了,改起义了!“最佳忽悠创意奖”应该授予张角、张梁两兄弟。

     如果要颁发“最直白忽悠奖”,得主无可争议的授予宋太祖赵匡胤同志,他这一生和“忽悠”算是结了缘了,先是“黄袍加身”把大家狠狠的忽悠一把,而且自己亲自充当男主角。后来“杯酒释兵权”把众位大臣忽悠得如芒在背,乖乖的交出兵权。连死都搞个“烛影斧声”和自己的弟弟狠狠的忽悠了历史一把,给世人留下一个千古之谜。算起来“忽悠”境界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在近代,随着西方文化的进来,中国人很有幽默感的把西方文化也“忽悠”了一把,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同志以上帝的名义(“拜上帝教”这个名字就起的通俗易懂,直接忽悠。)差不多“忽悠”了大清朝半壁江山。

    这些都是忽悠大家,改朝换代的主。

    企业培训老师因为采用“技术手段”将某种新的观点引入受训者中,结果被称为“忽悠”与本山大叔扮演的“大忽悠”同属一个序列。而改朝换代的真正忽悠大家,因为实在太有档次,太有才了,所以不能称为“忽悠大师”,应该改称:“政治家”、“农民企业领袖”、“伟人”等等更有创意的名称。——这真实“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啊!

    有人马上提出来:历史上也有“忽悠”历史名人啊!

    当然,被大家普遍认同的“忽悠名人”首先应该算是秦桧,这家伙忽悠老子、忽悠上司、忽悠同事、忽悠朋友、忽悠敌人。还自欺欺人的忽悠了一把中国人民的智商——“莫须有”自此万年遗臭。而这位秦先生自己也最终把自己忽悠到了岳飞墓前(连同他夫人)。跪了近千年,并准备继续跪下去。

    接着,现代最有名的忽悠名人该算李洪志了,这位声称“发功阻止地球爆炸”的“释迦牟尼的师兄”,狠狠的忽悠了现代人一把,最终忽悠到自己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去了。

    综上所述(也可以说“总而言之”或“总之”):忽悠如同“原子弹”一样,本身并不具备正义与非正义,关键是看他掌握在正义的和平力量手中,还是掌握在邪恶的恐怖组织手中。

    于是,第二个问题便出现了!

    如果“忽悠”是为了“洗脑”,那么掌握在企业培训师手中的“忽悠”就毫无正义感可言了。犹如那些掌握在索马里海盗手中的先进武器一样——能力越大,危害越大。

    “洗脑”罪大恶极!

     对,洗脑罪大恶极,但是,我们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鸦片”首先是一种药物!记得吗?

    “当事物的某一面被无限夸大,人们很容易忘记他的另一面”这是黑格尔说的。

    “当“洗脑”因为传销组织而被贴上标签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万劫不复了”!这是我说的。

     “洗脑”是任何一种教育都应该有的性质!

     先不要丢石头,虽然他很廉价!

     所谓洗脑,其实是用一种思想去占领你的思维,或者用一种思想去替代另一种思想。

     我们想一想,教育是否就是为了这一目的呢?

     当人们告诉你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时,我们相信了几百年,后来,哥白尼告诉你,那是不对的,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我们又相信了,最后科学家告诉你“我们啥都不是”。我们又相信了几百年。

     这是“教育”还是“洗脑”?

     教育让我们强大,洗脑让我们软弱!

     对!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当冥王星是九大行星的时候,我们确信,2006年冥王星被踢出了行星,变成了“矮行星”从此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了。我们为什么相信?我们凭借什么判定这是一种科学教育,而不是科学家的“洗脑”?

    因为我们自己思考!

    对!

    这是问题的又一个关键。

    当我们自己思考,我们被教育,当我们被剥夺思考的权利,按照他人设定的方式统一“假思考”,叫做被“催眠”(对!不是洗脑,是催眠!)

    邪恶的不是“洗脑”而是用催眠的方式洗脑!

& “洗脑”与“催眠”

   “洗脑”包含着“催眠”。

    从这个意义上看“洗脑”只能算是个“中性词。”

    我们反对的是“催眠”式的“洗脑”。

    也许有人问,这有区别吗?

    有!

    从方式上讲,“洗脑”和“催眠”都是一样的,用一种思维和思想去占领某人的思维领域。让他按照新的思维或者思想去思考问题。在这一点上,“洗脑”和“催眠”有着共通性。但是他们有着最本质的区别:

是否剥夺接受者“思考”的权利。我们用新思想“武装头脑”这是没错的(这是一种洗法)。

    关键问题是看:我们对这种新思想是否经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催眠,是剥夺接受者思考的权利,他们直接灌输某种思维,并告诉人们:你不用在思考和分析了,因为我已经替你思考和分析了,你只要接受就可以了。于是被催眠者逐渐丧失“自我意识”。顺从催眠者的指示。

    而企业教育(也就是全文所称的“洗脑教育”),是交给学员新的思考方式,或者引领学员去思考新的问题,并帮助学员理顺思路,请注意:培训师并不代替学员思考!

    有人说:你问什么要教我思考?我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这不是一种“思想法西斯”?

    请注意:人类近百年的进步极大的是依靠科技。而科技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而且科技最大的优势在于——无权威、无固定模式。这意味着,我们随时要接受新科技的“洗脑”(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主旋律作家称为“洗礼”)。“地方天圆”到“宇宙无边”到“黑洞理论”到“宇宙爆炸”这些都是一种“洗脑”。只是我们用我们认为先进的东西代替旧的东西,并接受时间的考验。

    所以,当培训师进行“洗脑”时,我们的学员应该努力的进行思考和分析,判定培训师的东西是否正确?

    是否吸收取决于你自己!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是否思考也取决于你自己,一个思维懒惰的人,最容易被催眠。

    如果,你因为害怕被改变,而将这种教育称为“洗脑”,而将其妖魔化,我只能说,这代表你在思维领域上的某种懦弱。害怕被改变。

    “洗脑”和“催眠”的另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如果:“洗脑”是培训老师的专用名词,那么“催眠”就应该是企业管理者的烙印。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管理者学习管理技能的目的就是“催眠”。

    很多的管理者学习管理技巧的唯一目的是,如何让自己的部署听指挥!听话!

    最好是无条件的服从和听话

    这是赤裸裸的操纵,而这种操纵学名就叫“催眠”。

    所以,我更认为,恐惧“洗脑”其实是管理者对“催眠情结”心底的愧疚。更是对自己信心丧失的一种表现,因为,思想坚定的人是不容易被“催眠”的,而掌握真理的人是不容易被“洗脑”的。

    学习和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人思维活跃起来,进行自己的思考,这是上帝都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自由意志”。这一原则被西方推崇,我想将被全人类推崇。

    而无论“忽悠”、“洗脑”或者“催眠”都将因此而退出舞台。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