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正,孙军正讲师,孙军正联系方式,孙军正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受欢迎开门红导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孙军正: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
2016-01-20 116472

我曾经反复强调过,结果好坏是考核员工优劣的唯一标准。工作不仅要去做,更要做成、做好。企业不会看苦劳,而只会看功劳。

作为中国企业标杆之一的联想集团有个很有名的理念:“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这是联想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联想一贯坚持的企业文化。

联想刚成立时,只有几十万元,由于柳传志过于轻信人,被人骗走了一大半,骗他们的人是某个部门的干部。这使公司元气大伤,甚至逼得员工要去卖蔬菜挽回损失。

毫无疑问,刚刚创业时候的联想,大家都有为事业拼命的干劲和热情,但是,光有干劲和热情,并不能保证财富增加与事业成功。况且,商场如战场,光有善良、热情、好心等品质,如果缺乏智慧和方法,完全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当时就那么一点点资金,如果不能利用好,公司就有可能夭折、破产,这时只强调繁忙、勤奋、卖命、辛苦等,已经没有太多意义。

经过这一教训,联想后来做事不仅越来越冷静、踏实,而且特别重视策略、方法。联想自成立至今,已经成为一家享誉海内外的高科技公司。它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发展,无疑与这个核心理念密切相关。

我们经常听到某些人讲:“没有功劳有苦劳。”苦劳固然使人感动,但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只有具备“结果思维”,不断创造功劳的人,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老板让秘书李伟去买一本关于财务报表的书。李伟先到了第一家书店,书店业务员说:“刚卖完。”之后又去了第二家书店,业务员说已经去进货了,要隔几天才有;李伟又去了第三家书店,这家书店根本没有相关的书。

快到中午了,李伟气喘吁吁地回到公司。见到领导后,李伟汇报说:“跑了三家书店,快累死了,都没有,过几天我再去看看!”领导看着满头大汗的李浩,欲言又止……

李伟有了苦劳,却没有功劳,因为他没有为公司提供结果。要知道公司是靠结果生存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满足于苦劳,满足于“我尽力了,结果做不到我也没办法”,那么公司靠什么生存?

其实,去买书是任务,买到书才是结果。李伟的确跑了三家书店都没有书,这就意味着李伟已经付出了劳动,却没有结果,如何让自己的劳动不白费?只要李伟执著地要结果,就会找到有效的方法:

第一:在去书店之前先打电话确认书店是否有货,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跑书店的时间。

第二:了解到书店没货后,应该主动向业务员打听,或者上网查这本书是哪家出版社出的,直接向出版社邮购。

第三:如果所在城市的书店没有,可以考虑是否能从网上书店淘到。

但李伟这么做了吗?没有!为什么他不这么做?是因为他有一种思想,你安排我做这件事,我就做这件事,我只对事情的过程负责,不对结果负责。但公司真正想要的是做事的过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公司要的是做这件事的结果。

结果第一,执行的本质在于抓住结果,实现预期的结果。没有结果,一切过程都没有意义。反过来讲,如果没有结果,那么所有的苦劳都没有价值,因为过程追求的是获得结果。

    约翰·吉米是美国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保险员,他花费65美元买了一辆脚踏车,到处推销保险,但成绩始终不理想。吉米毫不气馁,即使晚上再疲惫,也要写信给白天被访问过的客户,感谢他们接受自己的访问,力请他们加入投保的行列,每句话都写得诚恳感人。

    可是,任凭他再努力,再劳累,也没有什么效果。两个月过去了,他连一个顾客也没

有,上司催得愈来愈急……他劳累一天回家,常常连晚饭都没有心情吃。

    他在日记中写道:“从前,我以为一个人只要认真、努力地工作,任何事情都能做好,但这一次,我错了,因为事实显然并不如此。我辛辛苦苦地跑了68天,却连一个客户也没有。唉,看来卖保险这份工作并不不合适我,干脆换个工作吧……”

妻子劝他说:“过程走完,就是结果。”

吉米听从了妻子的劝告。他想说服一个小学校长,让学生全部投保。然而校长对此毫无兴趣,一次次地拒他于门外。当他在第69天再次跑到校长那里时,校长终于被他的诚心感动,同意全校学生投保。

他成功了,直至后来成了著名的保险推销员。

优秀的员工一定是对结果负责的员工。他们关注结果,并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结果。他们只关心结果,对找借口不感兴趣。他们只在意是否做了正确的事情,而不愿意花费精力和资源来为不能达成积极的结果找理由。

一位年轻人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顶层的主管手里。他拿着盒子快步登上舷梯,满头是汗地爬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主管只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让他送回去。他快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领班也同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给主管。

    他看了看领班,犹豫了一下,又转身爬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浑身是汗,两腿发颤,主管却和上次一样,在盒子上签上名字,让他把盒子再送回去。他擦擦脸上的汗水,把盒子送下来,领班签完字,让他再送上去。

这时他有些愤怒了,他看看领班平静的脸,尽力忍着不发作,又拿起盒子艰难地往上爬。当他爬到最顶层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盯着他说:“把盒子打开。”他撕开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罐咖啡,一罐咖啡伴侣。他愤怒地抬起头,双眼喷着怒火,射向主管。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

年轻人再也无法忍受了,“叭”地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看倒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全释放了出来。

    这时,主管站起身来,直视他说:“刚才让你做的这些,叫做承受极限训练,因为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要求队员一定要有极强的承受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才能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可惜,只差最后一点,你没有喝到自己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年轻人懊悔地离开了,但却从这件事上吸收了教训,立志一定要做一番事业。经过几年的艰苦拼搏后,他成了一名油田钻井队的队长。

成功,有时只需要我们在过程中多一点坚持,少一点放弃;多一点磨练,少一点退缩。尤其是在工作中,许多人之所以付出了苦劳,却享受不到功劳带来的喜悦,在于他们在点点滴滴的砥砺的过程中轻易选择了妥协。结果的到来,往往就在最后五分钟。人们永远期待着那些能创造结果的人,因为结果,才使得一切过程变得有意义和价值,也使得一切苦劳散发出光彩!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