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全,张连全讲师,张连全联系方式,张连全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十年磨一剑,专注培训师培养。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张连全:培训小故事
2016-01-20 115950
锻炼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小蓝鲸注解:

  每个人都希望用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身价值,手下也不例外。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华,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支持。不要害怕他们失败,给予适当的扶持和指点,放开你手中的“雄鹰”,让他们翱翔于更宽阔的天空。是个猴子就给他们座山折腾折腾,是条龙就给他们条大江大河扑腾扑腾。他们的成长,将为你的工作带来更大的贡献。他们的成长,将促使你更

发 挥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 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 、“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小蓝鲸注解:

事必躬亲,是对员工智慧的扼杀,往往事与愿违。长此以往,员工容易形成惰性,责任心大大降低,把责任全推给管理者。情况严重者,会导致员工产生腻烦心理,即便工作出现错误也不情愿向管理者提出。何况人无完人,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而且片面的。为员工画好蓝图,给员工留下空间,发挥他们的智慧,他们会画的更好。多让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事务,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要。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和权利,他们会取得让你意想不到的成绩。

鞭策

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小蓝鲸注解:

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员工,一味的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六分之六的人生

有一天,一名大学教授到一个落后乡村游山玩水,
他雇了一艘小船游江,当船开动后教授问船夫:”你会数学吗?“

船夫回答:”先生,我不会。“

教授又问船夫:“你会物理吗?”

船夫回答:“物理?我不会。”

教授又问船夫:“那你会用计算机吗?”

船夫回答:“对不起,我不会。”

教授听后摇摇头说道﹕“你不会数学,人生目的已失去六分之二;

不会物理,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

不会用计算机,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

你的人生目的总共失去六分之四…”

说到这儿,天空忽然飘来大片黑云,随后吹来强风,眼看暴风雨就要来到。

船夫问教授:“先生,你会游泳吗?‘

教授愣一愣答道:”不会。没学过。“

船夫摇摇头说道:”那你人生目的快要失去六分之六了...“

小蓝鲸注解:人不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故事中的教授是数理方面的专家,便认为数学、物理、计算机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不能了解这些学问,人生似乎没什么意义了。这也是一种”专家心态“。对船夫来说, 会不会这些有什么关系,最重要的应该是「活」下去的能力, 在紧要关头,教授所专长的一切都没用了,只有会游泳才能保命。 命都没了,还谈什么人生目的? 不要小看其它人, 更别一味用”我“的标准做为对错、好坏的标准。

在工作中,经常能听到:这位员工虽然不够机灵、缺乏创意,但他做事不计较、不用心机; 那位员工可能表达能力不好,可是他执着认真、实事求是。我的「优点」他没有,可别忘了,他的优点我也欠缺啊!

跳蚤人生: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三天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 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

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生活中,是否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千方百计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或者已习惯了,不再跳上新的高度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了出来。

小蓝鲸注解:

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并不需要等到事实结果的出现,而只要看看一开始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如何思考的,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不要自我设限。每天都大声地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

爱看电视的小女孩
一位工程师家里有个小女孩,对电视节目特别着迷,工程师担心呆在家里没人照看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太长,缺少身体锻炼。为了让孩子锻炼身体,这位工程师设计了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装置的脚踏动力发电机,以此作为电视机的电源(当然,相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是排除了电视机接通其他电源的所有可能性)。孩子要想看电视,就得不停的蹬踏板。这样就利用了孩子想看电视的心理动力促进了她的身体锻炼活动。

小蓝鲸注解:这个故事启示了一种“激励”模式:将组织希望发生的行为与个体追求的目标“联结”在一起,使组织希望发生的行为成为个体实现自身目标的前提条件。很大一部分激励机制的设计,应该都是这个原理的应用。当然,如果两者能够更加“内在”的统一,就更理想了。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