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雷雨讲师,雷雨联系方式,雷雨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QC小组/QCC/持续改善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雷雨:让劳模“亮”起来—龙泉电力局季晓武劳模工作室纪实
2016-01-20 48381
2011年5月5日,以浙江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季晓武同志命名的“季晓武劳模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在传承劳模精神、助推企业发展和员工素质提升上凸显了劳模的辐射效应和品牌效应。

  传承劳模精神的“接力棒”

  变电检修班班长朱卫敏算是工作室为数不多的老资格员工了。他告诉记者:“有时会跟季晓武开玩笑说,你的徒弟一个都带不长,过不了多久就被提拔了。你看现在局里面的职能部门都有好几个你的徒弟了,有的都已当上了部门负责人。”而季晓武也会高兴地回答:“这是他们学得快呀,能带出这样的徒弟,我心里很高兴。”

  “工作不能光说,还得要实实在在地去做。”这是季晓武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年轻员工的理论知识很强,但动手能力不足,季晓武率先垂范,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及课题研究,亲自动手去研究,去解决。季晓武身先士卒解决难题的能力吸引了一批青年员工参与进工作室中。

  李香凌是2009年入企的年轻员工,刚进入企业就被分配到了修试工区工作,并与季晓武签订了师徒合同。“每当发现一个新问题,无论季师傅多累,他都会很兴奋,并立刻开始研究对策措施,白天干完活,晚上就在工作室做试验,一干就是四五天。”经过3年的锻炼,李香凌现在已经成为了工作室的骨干之一,还参与了35千伏变电操作一次性合格率提高、接地线挂设防滑器等项目的研究,并负责起了成果发布文稿的撰写。像李香凌这样的年轻员工在“季晓武劳模工作室”有6名,他们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为工作室出谋划策,同时,自主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加强。

  企业节能增效的“百宝箱”

  劳模工作室的重点在“创新”,但创新是“花”,效益才是“果”。在劳模的带动下,基层业务骨干热情参与,在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助推企业发展等方面成为了推动企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他们先后攻克了大量生产中存在的疑难技术问题。合理改造变电所主变10千伏电缆出线,有效地消除了因电缆头直接接于主变套管产生应力而导致主变套管渗油的问题;加装35千伏母线压变消谐电阻,明显升高了母线压变高压熔丝对感应雷的耐受能力,减少了高压熔丝的熔断率;将一次设备与铝排的直接连接改造为钢芯铝绞线的软连接,将“螺栓型线夹”更换为“压接型线夹”,极大地提高了全局变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在劳模工作室的荣誉里这样记录着:2008年,研制“多功能扁铁压模工具”获国家级优秀QC成果;2010年,提高35千伏变电操作一次性合格率项目在全国第32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上荣获发表最高奖;2011年,降低变电所标识的损坏率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奖;季晓武劳模工作室QC小组也多次荣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水泥杆埋深测量工具,目前已在浙江省十几个县(市)电力部门推广应用,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QC成果创新最终是要为生产服务的,这是季晓武劳模工作室一直坚持的理念。2009年是“两无误”年(无违章、无误操作),引发了季晓武的新思路。之前变电所防误操作的主要措施有程序锁(机械锁)防误、电磁锁防误、微机五防锁防误三种,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防误的目的,但未能彻底实现五防功能,仍然存在误操作的可能性。季晓武的脑子里萌生了一种想法,研制出一种防止室外变电设备误操作的方法,杜绝室外35千伏变电设备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想干就干,季晓武利用周末及节假日休息时间,跑遍了龙泉市各变电所进行调研。经过近7个月的调查、实践、论证,提高35千伏变电操作一次性合格率的装置设备最终得以研制成型,并取得国家专利,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以龙泉电力局城镇变电所为例,安装一套微机五防装置需资金12万元,若采用此项装置只需5万元,可节省7万元,仅此一项装置就可以让龙泉电力局的7座变电所节省资金49万元。同时,该装置还将变电操作一次性合格率从91.2%提高到98.3%,有力保障了人身、电网、设备安全,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对推动全社会有序用电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职工素质提升的“孵化器”

  劳模工作室叫响的是劳模,带动的是一大批热爱技术、爱岗敬业的职工。在工作室,每个人都以劳模标准要求自己,以满腔热忱投入工作。

  “一个人优秀不算优秀,大家优秀才算优秀。”说这句话时,季晓武眼中满是诚恳,“建立劳模工作室,不仅要向员工传授技术,还要传授智慧和思想,真正增强员工的岗位责任感。”

  季晓武将提高班组成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比学赶帮超,针对人员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全队人员特点,采取自用自取的方式,定期开展“自助餐”式、“导师带徒”等多种形式的技术传授交流培训,累计为技术职工培训授课达200余课时。积极参与导师带徒不少于20人,有效提高了员工的整体技能水平。

  由季晓武领衔的劳模工作室,目前已成为龙泉电力局职工提高技能的“大本营”,带出了一大批岗位标兵、创新能手和技术比武冠军,并先后取得丽水电业局供电服务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调控员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变电检修技能专业第二名、浙江省电力公司继电保护整定运行“三位一体”综合竞赛中优秀个人第三名等好成绩。

  工作室成员目前已发展到14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一线员工占92% ,本科及以上学历成员占64%, 超过80%的成员还取得了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许多员工感慨地说:“在这里,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精湛的技术,更是一种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劳模精神。”冉江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