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峰,吴宝峰讲师,吴宝峰联系方式,吴宝峰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吴宝峰 荐 优 2022年度中国20强讲师
战略规划资本运作商业模式实战落地专家
2
鲜花排名
11501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吴宝峰:互联网金融点燃中国梦 
2016-01-20 65865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出现今天这种火爆局面,而在其发源地欧美国家却仍然不温不火?有人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来形容中西差异,虽然很生动形象,或许有些过于简单。在欧美没有产生这样火爆的场面,第一是他们各国的人口总量少,市场规模缺乏人口红利支持,第二是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已经广泛和普及,第三传统金融体系已经把互联网金融一步一步纳入其中,第四是有关的金融制度比较有弹性,可以适应新事物的生长,因此没有产生从夹缝中爆发的情形。但是如何认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原因这个复杂问题,需要一个合适的分析框架和同情的理解能力。

互联网金融发生的中国情境
 我认为可以不必急于得出结论,但是需要对互联网金融发生的中国情境和问题症结进行专门的探讨,我个人以为有如下三个问题,可谓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生的三大痛点。

 第一,中国未得到金融服务的人数广大。互联网金融在美国为何没有这么火爆?因为他们几乎人手一张信用卡,一般不需要上P2P平台进行贷款,信用卡就有透支功能。我们中国互联网金融就是屌丝金融,希望为屌丝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就靠互联网金融,当然互联网金融能不能最终实现屌丝金融还有待观察,现在看来是在逐渐朝这个方向走。我最关注的是能不能让那些身体不能移动的,足不能出户的残疾人朋友也享受到金融服务。检验互联网金融能不能达到理想境界,就看这些弱势人群能不能享受到金融服务。

 第二,中国民间资本堰塞湖现象越积越高。我从2001年开始研究中国的民间金融,一直在持续观察,可以看到我国居民存款一直在节节攀升,没有找到投资通道。大家在说民间金融堵不如疏,可是疏到哪里去了?没有其他安全通道,老百姓还是只能相信存款,其他的投股市成为股东,投房市又遭遇限购,姜你军豆你玩蒜你狠中国大妈等故事不断重演。民间游资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产生市场的扭曲。如何改善民间资金的投资理财出路,让老百姓的钱保值增值是我们的金融改革必须要做的。

 第三,现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有三重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险。现在有了小贷公司、P2P平台之后,融资难被削减了,选择渠道多了,融资难问题有所缓解;但是融资贵,融资成本年化20%30%哪个行业能支撑的住?所以很多小微企业通过高利贷融资后一个个倒下;融资险,融到资金后不是为企业脱困反而增加了风险,甚至融资以后竟涉嫌非法集资、诈骗。如何让小微企业、创业者走出融资三重门困境,是我一直在思考的的问题。互联网金融这个时候的出现恰恰如一道阳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互联网能为金融改革和创新做什么?
 过去我们金融出现了这些问题,互联网能为金融改革做什么?

 

  我认为第一是减少金融供需信息不对称,在中国需要钱和有钱的人都很多,可是过去就是没有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工具。现在有了互联网这个工具,可以消除和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和运营的效率,特别是对于过去被称之为地下金融的民间金融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阳光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机会。

 

  第二是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消费者教育和风险披露。出现资金堰塞湖现象。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们面临着一个钱多的烦恼,有了一定的余钱后,人们不得不考虑资金的安全。没有投资渠道,没有金融知识,只是看着钱包越来越薄。新的问题出来后,资金个体户却没有像当年的农村个体户有耕种的土地,知道土地怎么样如何打理。拿着资金却不知道如何保值增值,所以这时候通过互联网快速教育这个人群。

 

  第三是互联网平台高度集成后可以互链接,可以形成交易平台、信用平台、评价平台等等,通过互联网全部链接起来了,打造了一个新的金融生态链。过去我们要买一个东西,要货比三家要跑很多地方交易成本很高,通过互联网上的评价,交易成本降低了。所以通过这些方式能够帮助我们金融解决过去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产生了新的交易模式、新的盈利模式。

 第四,互联网更重要的功能是能够把海量的零碎的散户资金集合起来,集腋成裘,形成长尾效应。为什么余额宝厉害?不是说有互联网就厉害,而是因为淘宝、支付宝积累了海量用户,形成了长尾效应。腾讯为什么厉害,也因为微信积累了海量用户,他一夜之间可以把微信由一种社交工具变成金融工具!用微信红包绑定了银行卡后,微信就成了一个支付号码。这是用其他的网站没有海量用户作为基础不能想象的。

 

  第五,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推动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改革。在中国,传统金融一直在喊改革,要实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要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等等口号。但是资本的追逐高利的天然本性导致其嫌贫爱富,以至于国有商业银行曾经撤出县域。现在在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刺激下他们也要回归,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注意草根金融了。

有人说互联网金融还没有什么创新,但是互联网把不相关的东西绑定在一起、粘连在一起就是创新。创新有必要说得那么神秘么?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增加了新的组合就是创新,为我们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通道就是创新。通过互联网金融解决了长期积累的遗留问题,碰触了过去每个人都感觉的痛点,找到了一种简便快捷的出路。特别是在互联网和资本的渗透率到了爆发临界点时,互联网与金融一结合产生了杂交效应,创造了基因突变的金融新物种。

互联网金融点燃中国梦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实在制度夹缝中快速成长,媒体称之为野蛮生长,正经历着成长的烦恼。中国实行分业监管,产生了很多夹缝,一行三会相互有不衔接的地方,特别是我们产生了民间金融,大家不愿意管的地方。所以互联网就和民间金融结合,产生了突破性、爆炸性的效果。如果没有民间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就没有P2P、众筹的在中国的出现。

 以P2P行业为例,我认为P2P行业的现状是:有三有三无四集聚,所谓三有:有大量的资金供给、有大量的资金需求,也有大量的第三方服务;所谓三无: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所以产生四集聚:大量的人员集聚其中创业投资、大量的新技术应用其中促进产业链发展、大量的资金涌入作为股东投资项目投资、大量的隐患和风险在集聚。我曾经思考和设计通过民间借贷登记中心来招安民间借贷和收编P2P,也有些地方在试点规范。2013年底有70多家P2P平台跑路倒闭等事件。即使去年发生很多风险事件,互联网金融却还是一直在升温,所以我曾说互联网金融2013年没有冬天。大家持续在关注、持续投入和持续期待。

 互联网相对金融而言到底是什么,欧美的主流观点是工具论,认为互联网增加了销售渠道,用一种更方便的交易平台、选择平台、比价平台。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催生了互联网精神,几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与互联网关联上了,透明、平等、公平、民主、普惠、协作、分享等等理想化的词儿都成了互联网精神的内涵,人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可以推进金融民主化,可以推进普惠金融,可以推进民生金融等等。互联网金融承载着我们的价值追求,而不仅仅是工具的性质。互联网金融激起人们内在情绪的冲动和理想信念的憧憬,这或许是互联网金融能够在中国持续火爆更深刻的原因,而我们很多旁观者不觉察和不理解的细微之处,这需要我们参与者去好好体验。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成为了很多人的梦想。2013年互联网金融这个梦想在憧憬中点燃和升华,2014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时,互联网金融已经融合汇入了中国梦,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