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传文,陆传文讲师,陆传文联系方式,陆传文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家庭教育 品格教育 亲子教育 青少年素质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陆传文:孩子为何不尊重妈妈
2016-01-20 45974

孩子为何不尊重妈妈

第一节课:实话实说

讲述人:段女士

我儿子汪洋今年8岁,这一年来,他特别不听我的话,对我说话呼来喝去。汪洋的脾气和他爸爸有些像,爱挑剔,有事儿不知道好好说,喜欢责备人。跟我一起走路时,他嫌我走得慢;我让他和熟人打招呼,他也不耐烦;有时候无缘无故顶撞我,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烦人”“讨厌”“老冒儿”等,根本不像是在对妈妈说话,倒像是在训斥仆人。

    每天汪洋都要看30分钟的动画片,那天,30分钟过去了,他还不主动去写作业,我对他说:“你该写作业了,写得太晚影响睡觉,明天早晨能起来吗?上课能好好听课吗?”我的话音还没落,他就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看会儿电视都不让,烦死了,三八。”我当时气疯了,这哪像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第二节课:

实案分析:

1、孩子在模仿爸爸对妈妈的态度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个聪明、机灵、顽皮的小家伙,和他谈话很有趣。通过交流我了解到,刚开始汪洋不敢对妈妈有不礼貌的举动。可当他长大懂事后,却发现爸爸总是对妈妈命令、挑剔,而妈妈也不生气。比如有一次,爸爸因为妈妈菜没烧好,闹情绪训斥妈妈,妈妈不仅没有反驳,反而一个劲儿地陪笑脸,这让汪洋感到很好玩,也很过瘾。他决定以后也像爸爸那样做个威风的男子汉,所以开始尝试对妈妈出言不敬,对妈妈的要求也敢顶撞。

2、孩子喜欢表现自己,挑战权威

8岁的孩子刚有一点儿自我意识,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做,甚至能上天入地。他们表现欲很强,富于幻想,往往把幻想当成现实,误以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在他们心中已不那么伟大。在汪洋看来,妈妈的弱点和缺点越来越多,权威性开始下降, 尤其是在他顶撞妈妈几次之后,发现妈妈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就更大胆的向妈妈的权威挑战了。

3、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话语里所包含的侮辱成分

汪洋毕竟只有8岁,虽然看上去精灵古怪,但是他对很多事情还是一知半解,对有些词语还不太明白。比如,“三八”这个词他就是从同学的口中和电影、电视的对白中学到的,并不知道这个词的这种用法是对女性的嘲弄和轻视。别人说,他也跟着说,只是觉得好玩,说完了看到妈妈生气自己心里很得意,没想到那么严重的伤了妈妈的心。

4、妈妈的话的确有些太多

段女士的话的确有些不节制,简单的一个要求附带了那么多的道理和情绪。这一点从段女士和儿子的对话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如今的孩子几乎都反感父母的这种话与方式:要求+哄劝+说教+威胁+命令+指责,原本很简单的事弄得很复杂。吃饭就是吃饭,写作也就是写作业,你说得越多,说明你越无奈,孩子就越烦。尤其是独生子女一直都是家庭的中心,从小就被含在嘴里,放在心尖上,比较自我,听惯了赞美、哄劝甚至哀求,如今一下子面对那么多道理和命令自然不舒服难接受,顶撞和争吵也就在所难免了,也是对父母话语攻击的一种反抗性的自我保护。

5、妈妈的宽容和爸爸的态度无形中纵容了孩子

妈妈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和他一般见识这种宽容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妈妈的宽容在孩子看来误以为是迁就和软弱,是妈妈误导了孩子,没有尽早使孩子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不礼貌、没有教养和不孝敬的表现,也没有及时坚决的制止,使孩子认为妈妈可以攻击和嘲弄。

另一方面,孩子的父亲做事要求完美,平时觉得妻子处理问题不恰当,怀疑她的能力。在教育孩子方面,父亲认为妻子管的太多,太唠叨,父亲也是通过孩子的嘴表达自己的不满。只不过父亲没想到这样做会降低妻子在孩子面前的尊严,导致孩子轻视母亲,无形中纵容了孩子。

第三节课:

父母对策:

1、严肃而平和的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

孩子伤害母亲和母亲伤害孩子一样,都是无意的。不同的是妈妈是为了爱和责任,而孩子伤害妈妈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证明自己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和孩子都忽略了对方的感受。作为成人和有经验的妈妈,应该及时让孩子了解到他的不礼貌的话语已经让妈妈很伤心难过了,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出于对妈妈的爱和感恩,自然会检讨收敛一些不敬的言行。

2、帮孩子分析那些话是不礼貌的

8岁的孩子对礼仪规范还不太了解,对有些话语的含义似懂非懂,所以及时提醒,提前告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孩子表现出不敬的言语和行为,一定要严厉的告诉孩子,这些话语和行为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孩子觉得好玩的话,妈妈在肯定他的探索意识时,也要指出这些话的意思和使用的后果。

另外,妈妈要学会引导孩子的情绪。有时候,孩子的不礼貌言行是在表达他的情绪,可能是不满,可能是愤怒,妈妈要敏感地体会到这些情绪,并告诉孩子如何处理。

3、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正像我们要求孩子检点自己的话语一样,母亲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怎么解恨怎么说。孩子也是有情感、情绪和尊严的人,只不过是个子和年龄比我们小而已。

孩子对我们不敬,有时也是因为我们的话语刺激了他,让他感觉到我们总是在管制他,干涉他,首先没有尊重他,比如妈妈在叫孩子写作业时说的话,包含了指责、抱怨、不信任、命令、说教,孩子一下支很难接受这么多负面的信息,只能用反抗给自己挽回一点面子。如果我们只是简短但坚决地对孩子说:“十分钟已经到了,你该去写作业了。”也许效果会更好些。

4、让爸爸和自己站在一起

在家庭中,父亲的参与会极大地增强母亲的教育力量,父亲的理智会让孩子感到公平和畏惧,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父亲一般很少管教孩子,但一旦父亲作出某个决定几乎是不会改变的。

段女士一定要说服丈夫和自己结成同盟,互相维护,有不同意见私下协商解决,不能相互拆台。尤其父亲要维护母亲在儿子心中的形象,让孩子从小尊敬妈妈,爱妈妈,不对妈妈无理。父亲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少对妻子有不敬的行为,要知道,孩子的模仿性很强,而父亲又是他的偶像,父亲的言行常常会决定孩子的习惯。

   当孩子对妈妈温顺有礼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强化鼓励,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同时告诉孩子,他一直是妈妈心中的好儿子,是妈妈的骄傲,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5、适当的惩戒

   如果经过讲解,并告诉孩子妈妈痛苦的感受等都不能使孩子有明显的收敛时,就需要适当的惩戒。这里的惩戒不包括语言攻击和体罚,而是剥夺他的某些权利,如看动画片,上网玩游戏等。另外,父母可以协商适当地冷落孩子,让他认识到他给妈妈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也让他知道,不尊重别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家长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坚持到孩子真诚地道歉悔过,决不能中途心软,否则孩子就会故技重施,不仅害了孩子,也让自己苦恼不堪。

家长作业:

1、 学习用导师称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家长觉得受到伤害时。用“我的感受是如何”代替“你怎么能这样”,这样既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感受,又不觉得自己受到侵犯,从而容易矫正自己的言行。

2、 制定“礼貌卡”,孩子和家长互相记录对方的言行中哪些是礼貌的,哪些是不礼貌的,每周进行一次点评,逐步建立好习惯。

3、 父亲多陪孩子学习,玩耍,在日常生活中告诉他什么言行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4、 父亲要多夸奖,赞美,尊重妻子,成为儿子模仿的榜样。


发表于《婚姻与家庭》下半月刊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