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君,骏君讲师,骏君联系方式,骏君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微信营销/互联网营销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骏君:O2O颠覆了什么? 
2016-01-20 3407
??


O2O就是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优势分享富余资源和改善非理性溢价,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剩余价值都达到最大化。

通俗的说,作用之一就是通过双方需求信息的快速对接,达到资源供求平衡;作用之二是优化传统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信息对称,使消费者和商家拥有平等的信息获取权利,双方采取直接点对点交易,剔除中间商的利益附加,改善商品非理性溢价,如一亩田等平台,通过这两个作用,使得B端和C端剩余价值达到最大。


B端颠覆

O2O诞生于传统工业时代,也是互联网的产物,但奇怪的是它的母亲是互联网,但血液中流淌的却不是传统工业的血。

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讲,互联网与传统工业的商业模式只限于是B和C之间,它们诞生了B2C、B2B、C2C模式,所以说传统工业厂商走O2O,总会有种越亲近就越疏离的感觉,因为O2O的DNA里面,没有传统工业的基因,理所当然,它很难与之融合。传统工业思维的本质是机器驱动,做出标准化的产品,输送给消费者的也是冰冷的产品与浮华的包装。传统工业的核心是产品论,企业利润的来源就是产量乘以单价,通常情况下机器产生的量越大利润就越多。

O2O虽诞生在传统工业时代,但与B2C、B2B、C2C只算是同母异父的兄弟,O2O骨子里不再是传统工业思维,传统工业社会的服务标准是在B端,它的各项数据只要达到质量标准就是合格乃至优秀产品,就可以卖向市场,甚至出口都行,产品是否合格不是顾客说了算,而是数据说了算。但O2O的服务标准是在C端,例如一个鼠标握在成人手中刚刚好,但孩子握在手中就很别捏,如果让孩子去评判这个鼠标是否好用,他们一定会努着嘴说不喜欢。所以对于O2O行业而言,其产品是否合格,除了数据本身外,更多是有顾客说了算,这种评判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不看数据,只有“心满意足”。

所以从B端来讲,O2O颠覆了传统工业的产品衡量准则,除了产品本身的合格外,还需要满意于消费者。


C端颠覆

成本论是B2C所要考虑的,需求论是O2O要考虑的,但目前O2O模式还处于萌芽期,受传统工业思维的影响严重,产品论依旧占主导地位。

O2O的实质是以人为本,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进行销售。例如上门美甲服务,工作人员首先会询问顾客对价格、颜色等要求,在涂甲途中,顾客可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工作人员则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工作人员也会根据顾客的手型、肤色等个人属性做出专业意见,最后做完了,两人一见如故,工作人员又给了顾客很多好的美甲建议,顾客不断付了钱还预约了下次上门的时间,由于工作人员的情感注入,顾客觉得这次美甲效果比上次的还好,于是她决定拍照发到朋友圈,这就是一次完美的O2O交易。

O2O对于顾客来讲,对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大大增加,如果说传统产品是看说明书,那么O2O则是看体验,这个体验可以是产品本身,也可以是服务质量,更可以是服务的人;如果说传统产品是一个点,那么O2O形成的是一条链,这条链由不同的点构成,每个点都很重要,一旦这条链发挥出磁性,O2O就能形成威力。


生产力颠覆

O2O表面上是在成熟的市场里抢客户,不用去激发需求,比如美甲、外卖、洗车这些服务都是很传统的服务业,似乎不用去开辟新的消费市场,仅仅是将线上和线下的消费体验整合好即可,但O2O的本质并不在整合,其本质是要最终改变消费者在传统工业社会形成了消费习惯。以往都是从标准化商品中找到一个最接近自己意愿的商品,这个商品有着统一的尺寸和使用说明书,它不区分究竟是小孩用还是大人用,不关心是健全人用还是残疾人用,统一标准就成了传统工业社会的明显标签,因为它只要符合大多数人用就成功了。

O2O所要改变的正是这种长期被传统工业化产品禁锢的消费习惯,从勉为其难选最合适的,到根据自己意愿去定制自己想要的任何商品和服务。O2O的诞生,就是将边际效应的需求精细化、多样化、特色化,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把传统工业社会只有贵族才能拥有的私人订制变成大众化的独一无二。

O2O的C端需求,传统工业模式是远远无法满足的,必须要更加先进甚至具有颠覆性的生产力才能为消费者带来如此多样化的需求。工业4.0时代,智慧工厂出现,让顾客的个性定制化需求得以满足,智能工厂、物流网、自动化产业集群可以全方位、高精度实现O2O顾客的不同需求。

工业4.0时代将会是再次革新工业发展,O2O作为第三次工业时代末的产物,它将会成为推动传统工业步入4.0的时代的助力器。对于O2O来讲,它颠覆的不仅仅是传统商业模式中的B端和C端,更多是要在颠覆传统生产力,利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去改善各个行业。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常说过程是痛苦的,因为它需要不断的经历蜕变才能走向辉煌,也因为有了每个行业的蜕变,社会才会由量变积累到质变,达到O2O最终的夙愿,那就是步入工业4.0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