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耿洲,朱耿洲讲师,朱耿洲联系方式,朱耿洲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小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实战策划导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朱耿洲:朱耿洲:切莫一窝蜂涌入民间放贷业
2016-01-20 15038
  “民间借贷业到底好不好做?能不能做?如何做?” 2014年7月17、18日,本人在成都为西南财大金融班讲授“民间借贷融资策划36计”实战金融课程时与学员探讨了这个话题。事实上,这类问题已然成为中国民间金融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资本策划网》随行记者现场采访了本人(以下为采访记者记录)。在本人看来,目前中国民间借贷的硬软环境都大有改善,也大有前途,但随着金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的加大,风险远远超过收益,因此切莫一窝蜂涌入民间放贷业!

    《中国资本策划网》:在讲学过程中,很多学员现场向您咨询民间借贷经营的诀窍,您认为诀窍是什么?

    朱耿洲博士:世界上任何事情应该都没有什么诀窍可言。如果说有,那也只不过是在尊重事情本身的发展规律与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些方法而已。以民间借贷业来看,要说有诀窍,那应该一是要在合法合规、二是在不触犯民间借贷三条“高压线”的前提下,谨慎经营,才能求生存谋发展。

    但是当前我国金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导致民间借贷业的风险性加大,且此行水本来就很深,一不小心淹死人!别眼红别人高利,要从温州、鄂尔多斯、包头、邹平等地民间借贷风险大案中吸取教训,更要从吴英、季文华、曾成杰、苏叶女案中领悟法之无情与刚性。

    我国民间资本存量目前高达30万亿,相当于去年我国GDP的64%。从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看,民间借贷与银行贷款的比例大致为7:3,民间资本在中小企业的经营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从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还是支持个体创业、支持三农,从事民间借贷业前途远大,都要正视风险,学员及企业家朋友们要谨入民间放贷业。

    《中国资本策划网》:朱博士您讲到民间借贷的三条高压线——非法集资、高利贷、利滚利行为,请问能否具体说一下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方法,或者说是使民间借贷合法化的方法?

    朱耿洲博士:要做到合法化,一是要明确公民之间的合法借贷是受法律保护的;二是任何机构与个人不得向非特定的大量对象融资;三是不得用包括手机信息、微信、邮件、网站、刊物等工具或形式公开宣称融资;四是公民之间的借贷利率在在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之内;五是要明确利率,免得造成无端损失。也就是说,如果借贷合同里没有约定利息,就是无利息,即无约无息;六是约定借贷期限。如果无约定期限,那么贷方主张权利即到期;七是不得有先扣利息行为,或利滚利,即复利行为;八是要明确:公民个人借给企业合法,企业借给个人无合法依据。因此企业不能把钱放贷给个人;九是企业之间禁止相互借贷融资。

    当然对于有些确属禁区,通过一些创新的形式也是可以化解的,比如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通过委托贷款的形式就可化解法律风险。

    《中国资本策划网》:本月初四川汇通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突现危机,人去楼空。请问中国担保业到底怎么了?其发展瓶颈是什么?

    朱耿洲博士:四川汇通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突现的危机,其实是中国担任业内,之前发生在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区的担保业倒闭潮的进一步蔓延。

    近几年来中国的担保业的确发展太快,民间资本有点饥不择食的味道。仅以四川为例,截至2013年12月末,已开业融资性担保公司509家,从业人员达到11000余人。全年累计融资性担保余额已经达到2338.40亿元,在全国各省市排名中已居第2位。

    其它各省的形势也大同小异,而高速发展带来附加的高风险。比如2012年以来民营担保巨头中担、广东华鼎、创富等深陷资金链断裂危,2013年浙江全省法院共受理了企业破产案件346件。发生在温州的企业破产案就有198起,超九成的担保企业关门倒闭。截至2014年6月17日,广东省已有30多家担保公司退出融资性担保市场。而截至2013年年底,广东省共清理严重违规担保机构36家、分支机构13家。

    担保公司大规模倒闭,与其盈利模式不无关系,担保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类:一是与银行合作赚取担保费;二是违规发放高利贷,这两种模式如今都面临挑战。

    担保公司收益往往与风险严重不匹配。担保公司每笔贷款银行至少收担保公司贷款金额10%到20%保证金存在银行,担保公司利润来自担保额3%左右的佣金收入和存入银行的保证金利息收入,但却要覆盖100%代偿风险,如果经济形势不好,一次坏账,一年就等于白干。

    而中国不容乐观的金融经济形势已经清晰的摆在大家面前。 当前,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过渡的新周期。今年,中国宏观经济存在进一步下行压力,不平衡性和脆弱性风险进一步凸显,“去化”风险最为突出,即“去杠杆”、“去产能”、“去泡沫”的风险。事实上,金融、实体、政府各个部门都面临着较大的资产负债压力,“去化”风险可能最终汇集到金融体系,并通过金融风险表现出来,具体表现为增速放缓、结构调整、风险暴露、地方债务风险、影子银行风险、产能过剩风险、房地产泡沫破灭风险等等。这样的经济形势无疑影响着整个担保业。

    而担保业玩的就是小博大的游戏,比如有杠杆率高达5-10倍,这样杠杆太高,风险过大,当监管层趋严和实体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大时,担保公司面临的风险肯定就越来越高。

    事实上按照国家规定,目前国内担保机构的担保放大倍数一般不超过10倍,实际上大部分信用担保机构实行2至5倍的担保放大倍数,这虽然能够抑制担保业所面临的风险,但根据风险收益原则,势必将造成一些担保机构未能充分利用担保资金,导致低收益。

    除了传统模式存在风险外,当下中国很多担保公司最大的风险就是一是不专一,除了做担保业务,还从事一些自担风险的业务;二是不专业,工业,农业,化工,建材等都在担保,人员业务不熟悉,损失概率无法科学计算;三是虚假注资,乱设机构,承包性机构满天飞,缺乏风险识别能力。

    总体来讲,目前我国担保行业,一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融资性担保贷款代偿金额较高,不良贷款快速增长,融资性担保贷款增速放缓;二是机构过多,竞争激烈,全行业平均担保放大倍数过低,融资担保主业的规模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担保业务盈利能力偏弱;三是个别融资性担保机构违法违规经营,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四是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参差不齐。

    这就是中国担保业的现状,也是担保业的发展瓶颈。本人先前告诫的要谨入民间借贷业,其实就包括担保业。

    《中国资本策划网》:违规发放高利贷肯定不行,与银行合作之路也越来越窄。担保业何去何从?

    朱耿洲博士:风险控制、创新、加强公司治理、人才培育是担保公司发展的四大关键。担保公司首先要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其次需要不断地业务创新。担保公司要开拓业务渠道,如除了融资担保外,可以开展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私募债等直接融资担保,可开展工程担保、诉讼保全担保等非融资性担保,还可积极参与担保投资业务、资产管理、担保配套服务、担保基金委托管理、资产处理及资产证券化。业务多元化的发展也使得公司可以获得多渠道的收入来源,避免业务单一性带来的经营大幅的波动性。第三,担保公司要健全公司治理、完善决策和业务流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为担保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

    比如上海担保行业正在探索创新风险防范措施,探索共担共赢的新模式,发挥国资担保主渠道的引领作用。比如以各区(县)镇、工业园区推荐中小企业担保为平台,采取国资、财政或再担保分担10-15%风险,合作银行分担10-15%风险,担保机构分担40%风险,企业资产抵押或保证金40%的风险分担模式。

    总体而言,正规的担保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制度来办理理财、融资方面的业务,既不能吸收也不能占用双方借贷的资金。担保机构只是为民间借贷提供中介服务而已,促成双方交易,为理财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信用管理服务信息。正规担保机构对借贷双方都是实行公开、透明、规范化操作的,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监督。只有这样,担保公司才能规范、阳光、健康发展,学员朋友们涉足这样的民间借贷业才大有前途!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