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筠,杨大筠讲师,杨大筠联系方式,杨大筠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服饰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管理专家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杨大筠:失望的终端培
2016-01-20 6387
作为一个行业里资深的培训师,作为一个专门针对时尚行业有着10年以上培训经验的专家,每月我本人接到的培训订单应接不暇,每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游走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企业去实施培训,在众多的培训中,以我10年的经验来看,企业的培训费用在最多的受众对象是经销商,我本人从事的培训中最多的也是经销商的培训。10年下来大约有20万人以上接受过我的专业训练和培训
 
培训在中国作为一个新型行业,它对服装行业的发展,比如说给企业经营者带来新的概念,新的方式方法,还有提升经销商的经营能力,改变经销商的经营意识,跟随企业行业发展区不断调整资金的方向,都起了积极地推动型作用。自1998年我正式介入培训,一直到2007年的今天,真正认识到培训对提升企业和终端有积极作用的是在2000年以后。所以说2000——2007年,7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这种培训一时变得越来越强势,越来越渴望。培训已经成为服装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行业。因此这个行业自2005年以后,一夜之间诞生了无数的培训师和培训专家,像原先不关注服装行业的咨询公司也转型服装业培训,经过这3年的风风火火的发展,我从很多顾客口中听到对培训行业这样的看法:“听起来兴奋,晚上想起来激动,白天爬起来一动不动。”培训使很多企业花了很大的价钱,很多企业做了很多场培训,其结果就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因为培训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并没有因为培训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从很多客户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培训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培训有用吗?培训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培训真的是企业发展所必然的吗?”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要从企业角度来解释培训的意义,培训本身它的目的主要是未来带来最新的理念,协助企业提升员工素质,提高整体的经营水平,传递技能,传递最新的思想,这是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培训有他因有的作用,关键字与采购培训的企业和需求培训的企业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我在接触到的很多企业跟我谈培训业务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杨老师您的培训能使我的业绩增长吗?您的培训能使我的业绩增长百分之多少?您的培训能够使经销商改变态度增加订货量吗?您的培训能够使我终端的形象在我培训过后得到明显的改变吗?各种各样的疑问纷纷沓来,我听到这种疑问的时候都会耐心解释。培训不能通过一场或两场的活动从本质上改变人的意志和行为,这个世界上最难改变的是人的行为,要想改变一个团队的行为甚至是所有合作团队的行为,这不是一朝一夕的行为,这是一个持续渐进,循序渐进的问题。
 
中国服装企业从摸索中依靠个人经验和对市场敏感发展的能力,依靠着产品的复制能力,依靠着自己对市场的勤奋,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很多企业发展到一个瓶颈的时候就迫切地希望寻找一个途径改变企业的现状,通过这种途径改变企业发展的思路,这种时候企业就走出企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咨询公司搞得培训、公开课,并且请老师到公司里针对不同层面的人作各种各样的培训,到这个时候很多企业对培训的理解还是初级的无意识的状态,很多企业对培训的需求还是抱着试一试,是否真的有效,是否真的能带来帮助的感觉来接受培训。这个阶段过程中,很多企业真正的接触到培训,真正请老师给经销商,给公司内部管理人员,或者亲自参加企业培训多次以后,他们得到的感觉是,光听,光积发了感想,但是怎样去解决问题呢?很多企业还是感到迷茫。这时候就产生两种想法。一种时参加学习的人认为自己接触的东西太少,不足以解决问题;还一种想法是学习无用论,不用学了,他们讲的东西都没有实际使用价值。主要的原因在于培训的理论思想,手中的基础素质落差太大,这种落差太大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的管理、营销,还有对企业的策略本身就处于一个朦胧的状态,而很多企业是依赖自己经验的摸索,然后加上市场的机会发展到今天的。突然之间发现企业需要培训而管理改变思想对于企业是多么重要,这个时候他的这种迫切,很多时候是带有一种麻木性质的眼睛。所以说企业没有冷静的去思考、没有冷静的去接受,那么这个时候麻木的眼睛的培训,麻木的大大的眼睛,一些自己感兴趣而自己并不了解的一些东西,这个时候企业得到的结果对培训的失望多过与他的期望,这是第一种心态。第二种心态就是,企业已经度过了麻木的培训的需求期,企业这个时候对培训的理解就是:培训是一个培养人才长期的工程,培训是一个提升员工性能的有效手段,培训是一个改变员工思想行为的一个重要工具。这个时候很多企业每年会固定拿出营业额的一部分的受益,用来作为员工的福利,用来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一种手段,长期持续的进行。那么这个时候很多的企业会选择一家优秀的咨询公司,在培训上,首先对自己的培训体系所需求的课程、还有所需要的老师、还有针对自己企业所存在的现状,拉出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培训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管他叫做顾问式的培训。所以说,我们的公司在这几年也在着重的把从培训简单的缩到曾经,变成企业的贴身顾问,协助企业建立培训体系,建立每次培训后的评估,建立循序渐进的培训课程。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拉出有针对性的体系与教材协助企业。让这些问题在发展中得到有效的遏制。当然,作为培训一种管理工具,他所解决起来的问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改变人的行为是否自身愿意去解决。企业是否有执行力,这个本身不是谁能解决的。所以说培训的局限性、培训的有效性也代表了培训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持续需要的一种工作,这是第二种心态。第三种心态都是一些外资企业并且比较大气一些的公司,做培训已经上升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那么我们所知道的海尔管理学院,我们所知道的雅格尔管理学院,我们知道很多的企业,我们所知道的真维斯,在全国很多大专院校都有真维斯管理学院,为什么这些企业要把这个培训上升为学院制的管理,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他要是解决的第一个是人才的持续的储备问题,那么人才的持续储备问题,第二个是具有一定技能人才的持续供应能力,第三个是企业文化深度的离职跟发扬的问题,究竟从在职的员工抓起,还是从刚刚进入这个企业或者是马上要进入这个企业的抓起呢?所以说这个时间大企业所办的这种企业学院,很多时候会起到一个文化传递、人才的储备、人才的造血,三大最基础的功能,同时还会起到一个公司的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他也是公司品牌形象的一部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大型的企业,在这个阶段,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所以说把人才从学生抓起,把人才从走向岗位抓起,把人才的塑造跟储备从基层、中层到高层,然后以学院的方式、以固定的方式作为企业持续成长的一个不可有利推动的力量,长期进行。这是国内很多企业比较高层的,世界500强的企业,百分之七十的企业,都有跟大企业合作,建立自己企业大学的集团,比如说像微软,他们很多时候要对外培训,使企业文化得到更大的传播,不仅仅是为自己内部企业人才的塑造,同时也包含对外,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已经发展到对培训作为企业成长中一个核心力量,已经得到有效的重视,作为企业持续发展和有效的手段。那么回过头来说,中国这些服装企业,他们为什么愿意把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花费到给经销商给经销商做培训,原因很简单,他们希望透过老师去把他们的想法和意愿传递给经销商,透过老师从第三者的角度和专家的身份去收服改变经销商的行为。其实企业在选择这种培训的初衷开始,这种愿望是正确的,但是这种做法其实不会起到根本的作用。所以说企业一定要对培训有一个真实的认识,并且根据自己在不同阶段培训不同的需要,需要搭建什么样的培训方式和方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么这样,企业在选择培训产品和培训公司的时候,才是有一半为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的作用。那种盲目的或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或是把培训切换马上见效改变企业的生存机会的这种企业,那么您对培训,我相信失望现在存在,您对培训未来的失望也会存在。当然,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是培训之所以会失望,主要是就整个培训行业来说,两手不齐。那么中国的很多培训师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很多都是企业里的职业经理人,不管他是否在高层做过、经验是否充分,这里有很多的培训公司本身的经营者也不了解培训,只是因为市场中这种庞大的追求,还有客户对培训认识的这种麻木性和粗鲁性,为这个培训市场提供广大的机会。自2003年到2007年的3月中间,服装行业诞生的所谓专门为服装企业进行培训的公司,都会多达三四十家。这还不算很多自由的、游动于企业之间的个人专家在给企业做的这个服务。那么在企业庞大的需求和企业认知度不清晰的情况下,多给这些两种不齐的咨询公司提供了广大的一个发展的机会。其实有很多咨询师,其实这些咨询师在进入这个领域都真的能生存下去吗?在服装行业里面的所有咨询公司里面的能赚钱、并且能盈利的咨询公司,我相信都不超过三家到四家,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服装行业所谓的咨询师和咨询公司仅是在维持生计和生存而已。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自己的生存都是一种困难,怎么样去指导企业去寻找生存的机会呢?怎么样为企业提供生存的方向呢?一个连自己都经营不好的人,怎么有资格去经营企业呢?怎么有资格去指导别人的方向?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选择咨询公司、企业咨询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有经验、有实力、有能力的人,首先第一个在选咨询师的时候,因为我认为,首先第一个服装行业,他是对经验依赖性非常强的行业,那么企业针对自己在终端内部管理上出现问题的时候,选择咨询师的时候,选择那些著名的外资企业和著名的服装企业,做过工程管理以上的工作的并且受过良好教育的,这样的咨询师去给你做培训。他给你带来的那些企业的成功的经验会对您的经营和管理会起到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直接应用的一个作用。这是第一种咨询师。那么第二种咨询师是未有工作经验,但是却是大学教授和从事大学多年的管理研究,如果您不介意他的理政和实际拖欠,而你却需要通过理论提升你的实践能力。这些老师也可以在管理理论上跟你传达有效的一些方式和方法。至于怎么利用,企业可以自己有选择的去争夺,并且去选择。那么这是两种。那么这个行业还有一种培训师是第三种,职业培训师,这些培训师一没有工作,二对管理知道一些,但是这些培训师在培训的时候会针对某一个课题因为讲的多了、讲的久了,忽然透过这种方式,针对每一个企业讲的同一个套路,重复的去讲,讲的多了、讲的久了,他就可以很流利的把这些东西将给企业,这些重复的经验,这些没有升华的经验,对企业有没有帮助?也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企业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知道用之要甚之又甚。所以说,在整个培训行业不规范,在企业不懂的产品消费的时候,我就希望整个企业对这些东西应该有一个确切的认识。这也是我们在做这件工作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第四个问题就是企业发展一定阶段的时候,如果想使培训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那么一定要注意在培训上能够自己有个专业,自己可以选择一些有实力的咨询公司进行外包合作,然后通过这种外包合作建立自己的培训体系,也有自己一套标准化的对终端管理的、对货品管理的、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标准化的课题,与其使自己的管理,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样使自己的管理可以更多的持续下去,在有一个基础的情况下,在慢慢形成自己的培训风格。据我所知,一些很大的像    ,像我们了解的     ,很多外资企业的外资服装企业,他们对终端的培训和企业内部的培训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他们都有自己实施培训,自己建立培训教材,实施人才的培训教育,然后升级,然后再指教,然后再升级这方面系统的工作,这些系统工作也是给予他们跟一些咨询公司合作,然后慢慢建立自己的培训体系,加强自己在方面的教育能力跟过程,所以说早期的时候我建议很多企业选择和这些咨询机构合作,慢慢地完善自己,建立一套自己的运做机智,所以说培训不要期望短时间能改变企业的命运,没有培训的企业,我认为是万万不行的,因为没有培训就意味着员工的素质、员工的理念,还有经营的技能跟在竞争过程中,跟对手比、跟市场比,会处一个落伍的境地。所以说,培训和教育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培训和教育也是一个企业要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实施的一个过程。所以说我希望很多企业培训一定有一个充分的看法。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