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鸿昌,姚鸿昌讲师,姚鸿昌联系方式,姚鸿昌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姚鸿昌:从“一碗水”到“自来水”
2016-01-20 66283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做老师的就得有一桶水

于是老师们拼命备课,期望能先让自己有一桶水,以便能给孩子一碗水;我们的家长也希望自己有一桶水,以便也能给孩子一碗水,这样孩子就能喝到两碗水,就有了比别人更大的竞争力。

但是不少家长并没那么大的能力去获得一桶水,只能靠原来那已经撒了一半的半瓶水给孩子灌水,陈年老水并不那么好喝,孩子也变得逆反起来,到头来,本来能喝进去一碗水肚量也在逆反中只吸收了半碗水,家长尴尬了。

为了让孩子能获得满满的一碗水甚至更多,家长们把期望寄托在能给孩子更大压力、管理得更严的学校老师,即使这样还不够,请上几个家教,参加几个补教班,外加自己不厌其烦的说教打骂,不信孩子肚子里不能装下满满的一碗水

于是可怜的孩子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中无奈地苦学着。有的成了不爱学习又不得不苦苦学习的高分学子,有的成了厌学迷网的差生

其实,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局面已经让现代人应接不暇,即使我们有一缸水也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为陈年老水再多,在新池塘里也派不上用场,知识老化的速度在变快,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快。真正能派上用场的是鲜活的知识。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成为自来水,恐怕学了一车知识到头来都得象垃圾一样倒掉了。怪不得不少学生一毕业就把书本扔了。如果他们没有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恐怕被时代淘汰的日子就不远了。

显然,还坚持以一桶水倒出一碗水的思路去搞教育,我们可能会毁掉孩子的未来。只有让孩子成为自来水,我们的孩子对明天才会更有把握。于是,如何让孩子成为自来水的服务就成了全部教育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重要的观念转变摆在了我们面前:

把只针对孩子知识学习的教育观转变成为孩子主动学习提供服务学习观。在终生学习时代,只有孩子自己成为爱学习,会学习,并能把所学应用于实际去创新的人,他们才能真正把握未来。也就是说,如果想让孩子成为自来水,我们就得成为为孩子修管道的人。继续做知识灌输者和说教者,只能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远离时代。

那么怎样修管道呢?如何让孩子成为终生快乐学习,终生创新工作的人呢?办法有三条:一是抓住孩子成长的敏感期,及时进行早期智慧启蒙(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启蒙);二是抓住唤醒童心再激励的机会及时进行帮扶和唤醒;三是抓住时代环境机遇运用好三爱激励法。

学龄前的教育(特别是三岁前的教育),是奠定孩子一生幸福的重要教育。在婴幼儿家长中普及早期智慧教育的思路和方法,让孩子在智学慧思中得到成长,实现左脑加右脑中的协调发展,大脑加小脑中的智慧整合,人脑加电脑中的功能延伸,孩子完全可以成长为有终生学习激情的智慧人。

对于知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孩子,只要抓住唤醒机会,为孩子创建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孩子可以重新扬起希望的风帆,茁壮成长起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服务者心态的改变非常重要。多些宽容中的接纳,多些赏识中的发现,多些关爱中的付出(三多),问题孩子也可以活出最好的自己来。但是如果我们的家长坚持狭隘中拒绝孩子,审视中挑剔孩子,对立中伤害孩子问题孩子就会真得成了问题孩子。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和孩子的共同成长提供了方向,实现我们和孩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面对未来的智慧选择。那些只知道通过教育给孩子灌输知识的家长,最终会让孩子在智慧上输在起跑线上。真正能让孩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是道德力、智慧力、意志力。这三个力构成的人格三角形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我们有必要通过三爱(爱心、爱好、爱学)激励的方法,把道德力、智慧力、意志力作为送给孩子的三件礼物。孩子就会成为走出家门能快乐生活和学习,走出校门能继续学习和创新工作,走向社会能和谐相处的时代智慧人。所谓三爱激励方法,就是:

学习儒家的仁爱观,帮助你所爱的孩子在学会爱别人,学会主动负责中,成为有道德力的人。一个有道德力,能主动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的人是会把学习当作自己终生的责任和义务。

学习道家的自由观,鼓励你所爱的孩子在为兴趣和梦想快乐表演中成为有智慧力的人。一个有智慧力,对生活充满情趣的人是会把学习当作最快乐的生活内容的。

学习佛家的觉悟观,引导你所爱的孩子在学习中唤醒自己的智慧心灵,在成长体验中突破心灵障碍,成为有信念和意志力的人。一个有信念和意志力的人,会把学习中的困难当作成长的机会,拼命去突破,最终会到达阳光彼岸。

教育其实就是唤醒,教育其实就是创建环境,如果大人面对孩子能实现人生第二次成长,环境中就有了核心激励源。如果说教变为心灵沟通中的引导,大人和孩子就会实现共同成长。

运用好三爱激励法的关键是家长和老师能在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先学会做好孩子。当好孩子的心灵好友和智慧成长导师,是家长和老师面对时代的智慧选择。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