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喜东,郝喜东讲师,郝喜东联系方式,郝喜东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郝喜东:“司仪”一称即将消失 “礼仪主持人”取而代之
2016-01-20 39566
对象
礼仪主持人
目的
礼仪主持人
内容
“司仪”一称即将消失 “礼仪主持人”取而代之2005年12月12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第5批与人们日常生活及高新技术息息相关的新职业。以从事礼仪活动方案策划、程序推进、气氛调节和关系沟通等工作的“礼仪主持人”为代表的10个新职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这是我国发布的第五批新职业。这10个新职业分别是:室内环境治理员、水域环境养护保洁员、花艺环境设计师、印前制作员、礼仪主持人、数字视频合成师、集成电路测试员、网络课件设计师、霓虹灯制作员和计算机乐谱制作师。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国家劳动部门开始组织相关单位专家团队对此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论证,完成了对“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的论证和职业标准的制定,并获准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体系。华东师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全国首个职业礼仪主持人培训班率先开班。经过培训,学员通过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考试后,将获得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礼仪主持人资格证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在上海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5增补本)》首发式。分类大典2005增补本共收录了包括“礼仪主持人”等77个新职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没有司仪。由此可以预见:“司仪”一称即将消失,“礼仪主持人”将取而代之。关于司仪的解释: sī yí ,1.官名。《周礼.秋官》有司仪,负责接待宾客的礼仪。北齐有司仪署,隋唐因之,属鸿胪寺,掌凶礼丧葬之事。宋以后不设。明代之司仪主管陈设引奏礼仪,清废。参阅《通典.职官八》、《明史.职官志三》。 2.举行典礼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 3.谓举行典礼或大会时报告进行程序。 : 司者,动词;执掌\把握\掌控的含义,仪者,名词;仪礼的意思。何为司仪?司仪并非新生事物,其历史久远。《辞海》对司仪一词的解释:“官名,《周礼、秋官》中,专门接待宾客者。随齐、唐、宋、明、清时就有司仪署”;又具《周礼、秋官》司寇第五中记载,当时朝中有:“司仪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可见,在当时的社会,司仪这个行当已经有了等级区分。到了近代,《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举行典礼或召开大会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 社会是一个人们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相互之间赖以生存并相互发生联系的共同体。为了保障人们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需要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以交换信息,交流感情。这些社会活动就需要有人穿针引线,组织协调,来充当主导人物,从广义上讲,此人物就是司仪。 司仪的业务范围很大,大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的领导组织和管理协调,甚至国家之间的相互协调都需要司仪。小到民间的一些庆祝活动。如:婚礼、祝寿、开业等活动的主持人,民间都称其为司仪(包括:追悼会)。可见,司仪早已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地充当司仪这个角色,如主持家庭宴会、座谈会、朋友聚会、讨论会、酒会等。 社会生活中,司仪的主持活动是普遍的,按司仪的工作分工不同,大致可把司仪分为报幕式司仪和角色式司仪两种。 报幕式司仪也可说成报幕式的主持,多见于政府活动,担任此主持的必须是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如主持会议、座谈、竞赛、动员大会等;角色式司仪也可说成角色式的主持,多见于民间活动,如婚礼、祝寿、开业等。按司仪主持活动的不同,角色式司仪又可分为婚礼司仪、祝寿司仪、开业司仪等等。 司仪即“主持”,或者说司仪就是主持人,只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主持者的称呼不同。如现在的北京、上海、天津等大都市早已把婚礼司仪称为婚庆主持人。可见,主持人已经成了司仪的代名词。(作者周斌)由此可见,“司仪”只是千百年来民间的流行叫法或人们惯用称呼,就是说,你的长辈、亲属、单位领导、朋友、 同事、商界名人、政府官员、老师、演员都可以做婚礼司仪。我国自古以来就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礼仪活动层出不穷,涉及范围也在不断加大,如政务礼仪、商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营销礼仪、婚庆礼仪等,这些活动都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礼仪主持人。近年来,一些复合型自由职业的礼仪主持职业发展迅速,在庆典活动、展览仪式、婚丧寿庆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还均带有民间自娱自乐的色彩,行业发展很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不一、绝大多数从业者没有受过必要的专业培训,良莠不齐,培训和就业混乱、行业管理落后等问题日渐突出。而“礼仪主持人”国家的职业定义是:从事礼仪活动方案策划、程序推进、气氛调节和关系沟通等工作的人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礼仪活动逐渐增多。已成为当今的热门高薪职业。礼仪活动数量激增,涉及范围也在不断加大,如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营销礼仪、婚庆礼仪等。因此,礼仪主持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如果在国家、政府的一些社会上的大型礼仪庆典活动上来由一个叫“司仪”的来主持,一是不严肃,二是不规范, 因为“司仪”在古代是一个官职,而现在毕竟不是官方或国家承认的称谓。还有人认为司仪既是演员又是导演,既是主持人又是主事儿的人,所以才有了“婚礼台上的司仪是疯子(二百五),婚礼台上的新人是傻子(没他们什么事儿),婚礼台下的宾客是老蔫儿(已学会了忍耐)”的说法。我们注意到,互联网上建立最早,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司仪交流学习的网站“中华司仪之友网”已经于2007年正式更名为“中华礼仪主持人网”,其原网站的站歌“中华司仪之歌”也被新的“中华礼仪主持人之歌”取代,其实他们的做法就是为了和国家相关规定和政策接轨。目前,上海,湖南,江苏,辽宁等省市的劳动部门陆续开始启动了“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由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牵头组织专家已完成了礼仪主持人职业标准(湖南试行)制定,并编写了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和鉴定试题库。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湖南省首次礼仪主持人职业资格鉴定日前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举行,来自全省的59名考生参加了鉴定,他们将成为湖南省首批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礼仪主持人。这次礼仪主持人鉴定采取“分级培训、集中鉴定、统一发证”办法,所举行的全部是四级(中级)职业资格鉴定。凡通过考核鉴定合格者,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发给《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要求,“礼仪主持人”制定了相应的职业准入规定。随着职业标准的明确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展开,从业者将持证上岗,并按水平评出不同级别的“礼仪主持人”,适应不同场合层次的礼仪活动的需要;而需求者也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衡量礼仪主持人的水平和价值,使市场形成 “ 透明 ” 的明码标价机制,便于他们 “ 按图索骥 ” 。其次,“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的展开和职业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加强和扩大急需的礼仪主持人才的培训规模,以目前情况来看,如果仅仅依靠婚庆礼仪公司或民间力量来培训培养人才的话,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2-3 年内也缓解不了市场需求。而统一的标准出台后,就可以使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使实现合理的人才培养机构成为可能,这样才能促使“礼仪主持”人才市场的真正启动。第三,礼仪主持人职业标准的制定,也便于对从业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树立职业形象,让从业者有约束感,这样可以避免鱼龙混杂,缺乏职业操守、品位不高、低俗无创意等问题的出现,进一步规范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为推动礼仪主持人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在礼仪主持人从业人员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完成《国家职业标准•礼仪主持人》(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参加《标准》编写和审定的专家及其他有关专家,编写了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紧贴《标准》要求,内容上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职业资格培训特色;结构上针对礼仪主持人职业活动领域,按照职业功能模块分级别编写。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共包括《礼仪主持人(基础知识)》《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4本。《礼仪主持人(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各级别礼仪主持人均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其他各级别教程的章对应于《标准》的“职业功能”,节对应于《标准》的“工作内容”,节中阐述的内容对应于《标准》的“能力要求”和“相关知识”。“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训练课程等,“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培训课程结构设置遵循的原则是:既有系统的理论学习,又有大量的业务训练;既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又积极开展一线实践活动;既要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又要发挥专业优势。旨在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和提高能力;整个课程系统具有专业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核心技能课程、宽泛的职业课程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门的技术和艺术课程;整个课程系统突出技能的训练,部分项目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 “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主干课程为语言文学、礼仪学、新闻传播学、民俗学、中西文化比较、节目编导策划、播音学、节目主持通论、演讲交际学、形体表演等。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拓宽知识面,培养礼仪工作者必备的专业素质、训练语言表达基本功,体现专业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培养优质人才;注重培训人员各方面修养的提高,兴趣及特长的强化。同时,先期组织专家队伍开发了相应的核心技能课程和教材。核心技能课程和教材的开发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教学原则和方法,摈弃了传统陈腐的框架和教条,便于学员吸收掌握,融会贯通。总之,“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目的是为了确立行业标准,以规范行业的管理和服务,加强行业自律,让软性的服务逐步有一个硬性的标准。同时专业高效的职业培训将使婚庆礼仪主持行业的从业者、各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喜爱礼仪主持艺术的社会各阶层人员获得全方位的提升,从而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礼仪主持人”作为一个为幸福和快乐做指引者的行业需要规范,才能真正使这个职业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