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谦,孔令谦讲师,孔令谦联系方式,孔令谦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孔令谦:温热性哮喘的研究
2016-01-20 48061

温热性哮喘的研究

孔伯华名家研究室 张绍才

一、   温热性哮喘探源

自仲景作伤寒论,奠定伤寒病辩证论治之根基。仲景专书,以启后人,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发明温热病学说。大概每一学说的创立,都与当时环境气候变化,气运转化,体质强弱,生活劳逸有关系。二十世纪上半叶“北平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遇外感温热病强调郁热伏气是感受温热病的主因,临证善用石膏,民间誉曰“石膏孔”,至孔少华先生秉承家学,继承和发扬从伏邪论治温病学说来指导治疗杂症,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哮喘病增多,强调以往年老体弱嗜饮而得哮喘的人多;而今天,幼稚的儿童,甚至二个月的婴儿也患此病。时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先生常言临床观察哮喘病症多为睡醒咳逆,睡中嘎齿,或鼻衄喷嚏,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苔或薄黄或干粘或花剥,舌质或红或绛,甚至舌尖布满红刺。与前人所说喘病有所不同。故孔老认为当今之哮喘大都属温热性为数众多。

    温热性哮喘为何如此多呢?老年喘嗽有成因可以理解,但青年幼稚儿童为何而起,数十年来反复揣摩,细心观察,始有所悟。今天的家长不论气候冷暖,昼夜寒温,只知防其寒,而不知减其热,常以厚衣厚被穿着,致使动则汗出,卧也汗出。一则毛孔张开,卫分不固,易受外邪;二则汗湿侵衣,阴冷贴肤,久着湿衣,寒热相博,引起咳逆喘促而得病。平常都因遏热于里,积热蒸痰,又加外感,由内而发于外患病。

    前人所论述的哮喘,多由外而内,持久劳顿而遇外感,再加饮食起居失调,恣食生冷,多饮快食为好,太阴内伤,湿痰停滞,积痰成饮而为哮喘病。现在得哮喘和以往得哮喘对比,确有不同,现在的哮喘不是辛温散寒能愈。宜辛凉透热,化痰定喘为愈

二、哮喘的寒热鉴别

头痛鼻塞,恶寒发热,咳嗽痰稀,甚则夹痰沐,咯之不爽,眩晕呕吐,舌苔白而滑,脉象弦滑,当属伤于寒性的哮喘,为寒饮积聚。

头胀痛鼻塞流涕,咳嗽痰嘶,痰如泡沫或如黏胶,气急不得卧,额汗淋漓,咽痛咳喘,常以睡醒时发作,舌苔白滑而厚,或黄白相兼,舌尖红绛或红刺,脉象浮滑或滑数,属温热性哮喘,为痰热蕴结。

以上寒温比较,温热性哮喘为咳喘时额汗淋漓,睡醒时(午睡后、夜半时、晨起时)更易发作,吐白沐粘痰为辩证要点。若属寒证哮喘,前人论之甚详,此不赘述。

三、病因分析

温热性哮喘病因在于温与热。内有郁伏之热,蕴结之痰,外感温邪之气。温邪,为六淫之气,人感触化为温热时邪。外感温邪治疗不当而化热,或清解未彻底而滞留热邪。温亲其累,内有伏热,加之外热,两相焦灼,反复发作。叶天士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此时病邪在表,哮喘症状肺经多见。酿成温热性哮喘往往都在痧疹、百日咳、乳蛾之后。痧子成喘,乳蛾成喘,临床处处可见;另有嗜饮肥甘,临睡饱食,易于积热成痰,种下温热性哮喘的病根。

四、病机阐述

        哮喘主症为咳嗽,痰鸣音,气急不得卧。发作时病变转化主要在肺。哮喘发作在于肺有胶固之痰,再遇非时之感。遂致痰涎壅塞气道,上气喘逆,鼓动宿痰,声如沸水奔腾。生痰之源,大都脾胃薄弱,生化不足,外加饥饱劳倦,寒温失调,将平时饮食之物积蕴成痰。痰热聚于内,留恋不化,气易阻滞,气候稍有变化,风寒外袭触动而发作。总之,哮喘发作在于痰雍气阻,加以卫分薄弱,招受时感,内外合邪,鼓涌得病。

五、治法概述

       温热性哮喘为内有伏热积痰,外感六淫之时邪。孔老乃采用表,攻,补三法,联合应用,随节气交替变化相应施治。

       表法:使用外感时邪,孔老治疗往往辛凉轻剂、平剂、重剂一起用,即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一起用,辛凉解表与清里同施。如仅解表,而不清里伏邪,则病根未除。邪解中止,使用短暂。

       攻法:为化痰而设,孔老治疗常选用二陈汤或温胆汤、三子养亲汤同施,化其宿痰则无满闷雍逆,贯穿哮喘病之始终,使用最长。若化其痰不培其本,痰随化随生,感受外邪而复发,使患者愈病愈虚,当补其不足以复其正。

       补法:以调养身体而定,使用补法,孔伯华先生临床首重“元气”,诚如内经所云:“必先岁气,勿伐天和”,病机方面注重肝热和脾湿。但孔少华先生认为当今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饮食、情志、睡眠、致病尤为显著。在人体机体上表现常常以阴虚肝热兼有脾湿者体质多见,虽症状百出,而其理则一。自拟“潜滋渗化和调方”。

   其方如下:

   生牡蛎15克(先煎)     生石决明30克(先煎)   生赭石12克        

旋复花(布包)12克   桑寄生30克             炒知柏各10克

川牛膝15克          霍石斛30克             橘子络核各15克

法半夏10克         云茯苓30克        血琥珀5克(同煎)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